《光的本性-》学习指导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56199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的本性-》学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光的本性-》学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光的本性-》学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光的本性-》学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的本性-》学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本性-》学习指导(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光的本性学习指导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树祥一、学习要求内容主题知识内容学习水平要求说明光的本性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B拓展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学生实验)B拓展光的电磁说A拓展光电效应 光子说A拓展对光本性的认识过程A拓展光的波粒二象性A拓展二、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 1.微粒说:牛顿提出,认为光是一种从光源发出的物质微粒,在均匀的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传播。它成功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困难问题是无法解释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的直线传播只是近似规律、光在两种媒质分界面同时发生的反射、折射现象等。 2.波动说:惠更斯提出,认为光是在

2、空间传播的一种波(机械波)。它成功解释了光的独立传播规律、两种媒质界面同时发生的反射、折射现象,以及后来发现的光的干涉和衍射。困难是解释光的直线传播,以及光在真空中的传播 (1)光的干涉: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在空中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或者是彩色条纹的现象叫做光的干涉1。双缝干涉: 由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首次在实验室完成。相干光源的获得:光从第一狭缝S到达同距离对称的双狭缝S1、S2,通过这两个狭缝的光由于来自同一束光,因此从S1、S2射出的光具有相同的振动情况,即为两个相干光源。现象是出现中央明条纹,两边等距分布的明暗相间条纹。在相同的实验

3、装置条件下,相邻的明(或暗)条纹中央之间距离与波长成正比;在波长相同的条件下,相邻条纹间的距离与两孔的距离成反比,与狭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当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除中央条纹为白光外,其余为彩色条纹。薄膜干涉:相干光源的形成:薄膜的前后表面产生的两束反射光相遇后成为相干光波(注意:用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用白光照射时,出现彩色条纹。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实际上是等厚线,即同一个条纹上各处膜的厚度是相等的。由于是两列反射波相遇叠加形成的干涉图样,因而应当从光源的一侧观察薄膜的干涉图样(让反射光线进入眼睛!)。(2)光的衍射:光偏离了直线前进的方向而绕到障碍物阴影区域的现象,叫做光的衍

4、射。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越接近光的波长或小于光的波长,光的衍射现象越明显。小孔衍射:用点光源照射圆孔,当孔径由大到小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依次出现:亮圆;亮圆的面积逐渐减小;光源的灯丝的像(以上的现象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衍射圆环(形状是中间为亮圆,外面是圆环;如果实验用白光照射圆孔,图样将是中间为白色亮圆、外面是彩色圆环);衍射圆环逐渐变大,亮度逐渐减弱;全部暗下来。单缝衍射:光源照射狭缝,当狭缝很宽时,衍射现象极不明显,光沿直线传播,在屏上产生一条跟缝宽度相当的亮线;但当缝的宽度调到很窄,可以跟光波相比拟时,光通过缝后就明显偏离了直线传播方向,照射到屏上相当宽的地方,并且出现了明暗相间的

5、衍射条纹,条纹的宽度不同,中央亮条纹最宽;纹缝越小,衍射范围越大,衍射条纹越宽,但亮度越来越暗。:小圆板衍射:光照射不透明的很小的小圆板时,在黑影中央(直线传播形成的影)有一个极小的亮斑泊松亮斑。3.光的电磁说:麦克斯韦提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1)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形成一个统一体,叫做电磁场。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外传播,就形成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光速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2)电磁波谱:频率由低到高: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X)射线、g射线。部分波段频率有交叉。(3)电磁波的特点: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

6、磁波是横波(电场、磁场、传播方向三者相互垂直);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和电磁波的频率共同决定);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式仍然成立;电磁波可以脱离电荷而独立存在。(4)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实际用途。电磁波种类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射线频率(Hz)1043101210123.910143.910147.510147.5101451016310163102031019以上用途通讯,广播,导航加热烘干、遥测遥感,医疗,导向等照明,照相,加热杀菌消毒,荧光效应,治疗皮肤病等检查探测,透视,治疗等探测,治疗等4.光子说:爱因斯坦提出,认为在空间传播的光是不连续的

7、,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即E=hn。h=6.6310-34Js,称为普朗克常数。(1)光电效应现象:光照射到物体,从物体表面逸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2)光电效应的四个规律:对于任何一种金属,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某一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极限频率,无论强度如何,无论照射时间多长,也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只要入射光的频率高于金属极板的极限频率,无论其强度如何,光电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109s.发射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在单位时间里从金属极板中发射出的光电子数跟入射光

8、的强度成正比;经典的电磁理论对光电效应的前三个规律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于是爱因斯坦借用了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提出的光子说5.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动说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的电磁说表明光是电磁波,而光电效应现象和光子说同时也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说并没有排斥电磁说,因为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反映波的特性的物理量。后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不是宏观世界中的机械波,也不是宏观世界中的粒子。光的波动性是指光在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机会多少,因此,大量的光子表现出波动性,这就是概率波(不是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指光与物质作用时,是“一份一

9、份”进行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而且这种粒子的运动是没有规则的(是不可预测的,即所谓的“不确定性”)。少量光子表现出粒子性(无规则),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显示概率)。因此,大量的光子以及在光传播的过程中显示出波动性;少量的光子以及光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的时候显示出粒子性。三、典型例题1、光的干涉例1. 在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旁竖立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线圈,将金属线圈在其所在的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是()A当金属线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B当金属线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C当金属线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D干涉条纹保持不变解析:肥皂液薄膜

10、被照射形成薄膜干涉,薄膜由于是缓慢转动,所以由于重力的作用,会使膜总是上薄下厚,由于同一条纹对应同一厚度,所以形成的条纹都是水平的。因此答案选D2、光的衍射例2、下列现象哪些是光衍射产生的(),A著名的泊松亮斑B阳光下茂密树荫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C光照到细金属丝上后在其后面屏上的阴影中间出现亮线D阳光经凸透镜后形成的亮斑解析:光线通过小圆盘,则会在屏上出现中心有亮斑,说明光线也偏离原来的直线方向传播,所以属于光的衍射,故A正确;阳光下茂密树荫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是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故B错误;光照到细金属丝后,在其后面屏上的阴影中间亮线,是光传播到了“阴影”区域,属于光的衍射现象,故C正确;太阳光

11、通过三棱镜产生彩色条纹,是由于光发生了色散现象即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AC图13、光电效应例3.如图1所示,用导线把验电器与锌板相连接,当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发生的现象是( )A有光子从锌板逸出 B有电子从锌板逸出C验电器指针张开一个角度 D锌板带负电解析: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是能够发生光电效应的,锌板上的电子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从锌板表面逸出,称之为光电子,故A错误,B正确;锌板与验电器相连,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锌板失去电子应该带正电,且失去电子越多,带正电的电荷量越多,验电器指针张角越大,故C正确,D错误。4.光的波粒二象性图2例4.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2(a)(b)(c)所示的图象,则( )A图象(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象(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解析:图像(a)只有分散的亮点,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图像(c)呈现干涉条纹,表明光具有波动性;用紫外光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图象,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选项A、B、D正确。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