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教育心理学有感.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56054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教育心理学有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教育心理学有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教育心理学有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教育心理学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教育心理学有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教育心理学有感学教育心理学有感学习教育心理学有感几年前,曾与一位同龄的老师一起聊天,这是一位在教育教学中乐于考虑、擅长总结的老师,他感慨的告诉我:要相当好一名老师,必需要先啃完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否那么你充其量只是一个老师匠。在他的提示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在书城的一个角落里买到了这本书。读完几页,已是感慨多多。老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归纳书中的观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一是老师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的需要。本书所要强调的是,老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老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二是老师要进步教育业务程度的需要。老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

2、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进步教学质量。三是教学实际的需要。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开掘学生的优点,克制学生的缺点。老师只有理解了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四是进步教育理论素养的需要。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历,有效进步自身教育理论素养,从而更有效地施行素质教育,进步教育教学质量。这其中许多专家提出的教育思想给予了很多的启示。卢梭认为教育不能因为传授知识而使孩子变得呆板,教育是为了让人更擅长发现,更擅长创造,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我非常赞同这样

3、的说法。在小学阶段,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为分数而学习,要弱化分数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学生才能的培养和进步。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分数仍然是老师们努力追求的教育教学目的,如何让学生个人才能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兼而有之,是我们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泊令纳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于老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无数的事例证明了这句话,证明了表扬和鼓励给孩子们带来的信心,这是学生的心理上的需求。这种赞赏教育法对小学阶段的孩子作用特别明显,因为这一年龄层次的孩子对老师有一种特别明显的崇拜心理,老师的一句赞赏的话能令孩子快乐一整天,骄傲一整天。在老师的表扬中孩子们的课堂纪律好了,发言的积极性高了,作业书写的更好了;假如我们把孩子们的优点无限放大,时时发现孩子们的优点,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工作的乐趣,而且学生也在承受老师表扬和赞赏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反之,我们总是去挖掘孩子们的缺点,久而久之,不仅孩子们处于消极状态,就连我们每天生活在对学生的批评、抱怨中,又何尝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呢?上一篇:关于鼓励的句子 下一篇:没有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