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552729 上传时间:2022-07-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永恒的范仲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范公祠位于青州城西。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这祠并不大,大约就是两个篮球场大的院子。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丸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如同情人的信物,这井成了后人怀念范公的依托。宋人有诗云:“甘情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范仲淹字希文)昔日心。”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可知这祠的久远。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

2、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 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愤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以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他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被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的改革,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 范仲淹是一个

3、诸葛亮、周恩来式的政治家,一生主要是实践。他按自己认定的处世治国之道,鞠躬尽瘁地去做,将全部才华都投身到处理具体政务、军务中去,并不着意为文。不是没有文才,是没有时间。皇三年,范仲淹到青州任知府,这是他的官宦生涯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病逝了。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正如出师表一样,这是一个伟人后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思想的结晶。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虑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民生疾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

4、,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岳阳楼记并不在岳阳楼上所作,洞庭湖之大观当时也不在先生眼前。可以说这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范公将他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将他胸中起伏的思潮,一起借洞庭湖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然而又顿然一收,总结出这句名言,化为彩虹,横跨天际,光照千秋。 春风拂动唐楸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这古祠在岁月的长河中又迈入了新的一年。范公端坐祠内,默默地享受这满院春光。 (选自梁衡散文集,有删节) 【文本探究】 1.纵观

5、全文,分条归纳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事迹。 2.画线句子中冯玉祥先生的碑联从哪些方面概括了范仲淹的才能? 3.文章最后一段别有韵味,请赏析它的妙处。 4.为什么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声长叹,是一种“大彻大悟”?读了这篇文章后,除了要学习范仲淹的忧乐观以外,你认为还要学习他的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见下期二、三版中缝) 【立意角度】 责任与使命、忧患意 识 【运用示例】 烛光下,诸葛亮奋笔疾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写罢,他不禁抬头仰望苍穹,目光闪烁。是什么让孔明如此夜不能寐?是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辅佐后主强国安民的责任。是什么让范仲淹难抑心潮的荡漾,放声高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切为了天下百姓的责任正是这各种各样的责任压在了他们的肩上,正是他们勇于担当责任、不辱使命的做法,才铸就了他们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