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54929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单元评估检测(三)(第六、七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某国2015年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2题。1.该国()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A.B.C.D.2.该国()A.未来人口就业压力大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小D.劳动力日益短缺【解析】1选D,2选A。第1题,从人口金字塔图中可以看出该国人口年龄越低,人口的比重越大,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快,出生率高,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第2题,由于该国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压力大;未来青

2、少年人口长大以后,劳动力充足,人口就业压力大。(2017焦作模拟)读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回答35题。3.据图回答,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缩小B.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农村新一轮生育高峰C.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D.2010203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小于农村4.下列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最主要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农村教育水平提高,生育观念改变,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有关B.与农村医疗水平提高,农村人口寿命延长有关C.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D.与农村环境质量好,农村人口寿命延

3、长有关5.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胎,与造成此现象关系不大的是()A.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B.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程度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C.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胎健康风险较大D.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传统生育观有所改变【解析】3选D,4选C,5选B。第3题,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说明农村生育率并不高;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仍持续上升,没有达到最大值;2010年农村人口老龄化高于城镇人口老龄化4.7个百分点,2030年高11.7个百分点,经计算2010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

4、小于农村。第4题,农村人口老龄化最主要成因是农村人口中年轻劳动力从农村迁往城市,农村剩余老年人口多有关。第5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胎,主要原因是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胎健康风险较大;部分育龄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传统生育观有所改变;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程度并不高,所以不生二胎与此关系不大。(2017湛江模拟)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6、7题。6.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C.南京和绍兴在行政

5、管理上是隶属关系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7.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B.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C.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D.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解析】6选B,7选C。第6题,苏州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比绍兴大;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没有隶属关系;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南京的城市服务范围被上海覆盖。第7题,该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17山东联考)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分布略图,回答8、9题。8.图中适合规划为高级住宅区的是()A.甲B.乙C

6、.丙D.丁9.有关A地建有大型批发市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靠近城市二环公路,交通方便B.距离城区较远,市场狭小C.占地面积较大,地价低D.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货源充足【解析】8选C,9选B。第8题,图中甲、乙位于铁路线附近;丁地距离城区较近,且位于冬季风的下风向;丙地海拔较高,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且位于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空气清新。第9题,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大,以批发为主,市场广阔。(2017衡水模拟)交通拥堵指数是指城市设置的综合反映道路网畅通或拥堵的概念性指数值。2016年4月20日,高德地图联合清华大学正式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其中201

7、6年一季度与2015年四季度相比较,各大城市拥堵情况变化显著。回答10、11题。10.天津、上海等超一线城市拥堵情况较上一季度下降显著的原因最可能是()A.社会文化因素B.城市基础设施改善C.产业转移D.卫星城市的建立11.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顽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会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B.GIS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C.城市拥堵会使城市的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D.在城郊重点开发房地产可有效降低城区的拥堵状况【解析】10选A,11选D。第10题,天津、上海等超一线城市拥堵情况较上一季度下降显著,这种时间短,影响交通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社

8、会文化因素,如交通法规的实施,错开上班高峰,智能化交通管理等;短时间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比较困难;产业转移和卫星城市的建立短时间内效果也没有这么明显。第11题,区域规划不合理,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会导致部分路段交通量大,加剧中心城市的拥堵状况;GIS可以分析交通情况,进行交通管理,可作为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城市拥堵会影响城市交通运输,使城市的资源紧缺,交通拥堵汽车行驶速度慢,污染加重;在城郊重点开发房地产,对人们生活和上下班不方便,也不符合城市的布局规则。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净流入总量及其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与分性别年龄户籍的上海市常住人口规模图,回答

9、问题。(26分)(1)据图分析2010年上海市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比广东省高的原因。(2)据图分析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3)根据材料分析人口迁移分别对上海市、贵州省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上海市常住人口数远小于广东省常住人口数,而净流入人口较多,所以占比例高。第(2)题,根据性别年龄分布可知,上海市青少年人口比例较小,出生率较低,而老年人口比例较高,所以死亡率相对较高,故而可以推测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的特点为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第(3)题,上海市为人口迁入地,贵州省为人口迁出地,这种人口迁移对上海市、贵州省人口问题产生的影响是上海

10、市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劳动力充足,但对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作用不大;贵州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流失,留守儿童增多。答案:(1)上海市常住人口数远小于广东省常住人口数,而净流入人口较多,所以占比例高。(2)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3)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得以缓解,劳动力充足,但对提高少年儿童比重作用不大;贵州省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流失,留守儿童增多。13.(能力挑战题)(2017石家庄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兰斯塔德地区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心,因其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与大面积的“绿心”农业区并存而闻名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开放空间保护的典范。兰斯塔德“绿心”战略于1

11、960年提出,正值荷兰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保护”作为“绿心”战略的唯一原则,但在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绿心”战略并未完全实现“保护”的目标。为此,1995年荷兰政府组织征集和讨论了有关“绿心”地区发展的意见,达成“绿心”共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下图示意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1)简述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的优点。(2)说明兰斯塔德“绿心”战略实施过程中反对声不绝于耳的原因。(3)请为实现“绿心”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兰斯塔德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中,城镇分散布局,因此可以分散城市职能,控制城市规模,从而减轻城市污染、拥堵问题;同时中心区为

12、绿地,可以改善周边城区的环境。第(2)题,根据图中位置,和“绿心”战略只发展农业的要求,从城市交通、土地价格、经济效益以及内外联系等分析反对的原因。第(3)题,实现“绿心”地区可持续发展,即要实现经济、生态的共同发展。加强农业专业化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从区域环境角度考虑提升生态功能。答案:(1)多中心环状城镇格局有利于控制城市规模,疏散城市职能;减轻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大面积农田、绿地利于改善都市区的生态环境。(2)“绿心”战略要求城市环状连接,提高了城市间的交通成本;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绿心”战略的实施限制了廉价土地的供应量,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住房成本上升;“绿心”内人口增加,且单纯发展农业,经济价值较低,“绿心”政策限制土地开发,无法满足“绿心”内居民发展的需求;“绿心”与外围城市长期割裂,影响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绿心”地区结构单一,游憩功能不足,保护价值小。(任答四点即可)(3)限制城镇化对“绿心”的侵占,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农业质量,促进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提升地区经济价值;加强财政支持,改善乡村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建设,促进乡村地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游憩和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