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54815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对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启示=论文关键词:图式理论语篇分析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精读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的介绍,指出将这两个理论相结合引入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既符合目前大学生英语水平有限的现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在阅读的过程中预测实证所输入的信息,在语境中掌握语篇结构,打下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并培养交际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本文以实例实证了这一教学方式。 精读课是我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干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

2、学习能力。然而传统的精读课是以教师讲解语言知识为主,把学生当成知识灌输对象,且有较强的应试目的,其授课过程也过于程序化和单一化。每一个单元教师都先介绍背景知识,然后讲解重点词汇,接而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点,最后做练习。至始至终学生都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积极参与课堂的机会很少。精读课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这样一来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二来挫败了学生的积极性,最终甚至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将认知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结合起来运用于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以期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摒弃传统精读课中的一些不足,促进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 1.图式与图式理论 图式这一重要认知心理学术语可追溯至两百多年前由康德提及。自2

3、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图式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哈特(Rumelhart)把图式解释成以等级层次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库克(Cook)认为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或“背景知识”。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的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 图式通常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与学习任务有关的语言知识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内容图式是指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包括依赖内容情景的图式和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图式;形式图式是指关于学习材

4、料的形式、体裁、修辞、组织结构的语言文化知识。 图式理论的重要内容是激活图式。储存在人脑的背景知识属于长时记忆,要想及时地利用它,就需要一个“被激活”的过程。图式的激活就是人们通过所接受的某些信息去判断该信息可能涉及的内容,并同时从储存的图式中提取可能适合的相关背景知识供理解之用。对信息的理解过程就是已有知识与输入的信息内容相互作用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有两个同时起作用的激活过程引导,即有两种激活图式的基本模式自下而上模式和自上而下模式。“自下而上”是一个部分到总体的过程,又称“材料驱动”。这是从最低级的图式到最高级的图式的激活,在传统教学中已有广泛的运用。与此相反,“自上而下”是一个从总体到部

5、分的过程,利用图式的预期作用对总体或后续信息进行预测,又称“概念驱动”。一个图式也许可以激活下一级的图式,即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推测和假设,预测下一步可能出现的背景。图式的激活是多层次的、反复的,只有激活正确的图式才能帮助人们正确理解信息。 人们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猜测证实”的过程,是一种心理语言的揣摩过程,是一种作者与读者“相互交流的过程”。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及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在精读课程的设计上以“自上而下”模式为突破口,充分发挥阅读时的预测功能,可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图式“被激活”。 2.语篇分析 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语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就其

6、长度而言,短的可以是一句话、一首诗,长的可以是一篇文、一卷书。语篇分析是将语篇看作一个整体,要求学习者从其结构和内容入手,最大限度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培养其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把掌握语篇结构、打语言基本功和培养交际能力三个教学目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语篇分析理论的两大重要标记是衔接与连贯。衔接的实现依赖语法和词汇两大手段。语法衔接包括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成分;词汇衔接包括词汇重述和搭配。连贯则侧重逻辑推理和直接判断。它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只有根据句子内部、句间及段落间的相互联系,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获得最大信息量,才能对输入信息有深层次的理解。语篇分析实现

7、了既见森林又见树木。 图式理论对大学精读课的启发主要体现在其从内容角度促进阅读理解,即内容图式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催化作用。然而中国大学生词汇量匮乏,又缺乏语言结构相关知识,从而导致理解困难,使得单一图式理论在实际精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受限。语篇分析理论对精读课的启发则主要体现在语言因素的方面,要求学生将课文看作一个整体,不仅仅停留在词句学习的水平上,而是从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入手,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在语境中学习和提高词汇,同时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这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优势互补。一方面,发挥图式的预测内容、提取记忆、整合外部信息与已有知识等功能,帮助学生同化吸收课本内容;另一方面,利用

8、语篇分析理论理解课文结构的衔接、语义的连贯,从作者如何谋篇布局的角度去解读用于交际中的语篇,从而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动态交流。 3.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 我以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AmericanDream”为实践范例,对我采用的精读教学方式作一实证说明。 第一步:头脑风暴(Bbrainstorming) 就“AmericanDream”这个题目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将想到的所有相关内容记录下来并与班上的同学分享。这个预热步骤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阅读课文的兴趣,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使老师了解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熟悉程度。 第二步:导入与

9、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从美国文化的内容入手,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和自由、开拓和竞争。其核心是个人主义:个人第一,个人需求第一,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享受,强调通过自我奋斗,自我设计实现个人的价值。美国人注重成就,崇拜英雄,从而引入课文标题美国梦的含义。在美国社会阶级不像欧洲国家那么稳定,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是可能的。许多生活在美国的人,无论他们是生在美国本土或从海外移民,都有同一个梦想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地位,实现人生梦想,成为自己和别人心目中的英雄。这就是人们常津津乐道的“美国梦”。 第三步:激活图式,预测证实内容 这是我采用的精读教学方式的一个关键步骤。教师恰当地设问有助于学

10、生的内容图式被激活,对精读课文作出较正确的预测,从而顺利进入对预测的证实阶段。 要求学生仅阅读“AmericanDream”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就回答以下的问题:(1)Howmanycharactersarethere?(2)WhatdoyouknowaboutTony?(3)What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haracters?(4)Accordingtoyourprediction,whatisthecontentintheparagraphsyouhaventread? 有了对美国文化和美国梦的全面介绍,课文最后一段提到托尼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美国梦。大部分学生

11、能顺利预测出课文是关于托尼的经历或他的成功道路。而另一个人物“作者”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仅从这两段还看不出来,于是学生有了各种推测:朋友、见证托尼成功的人、帮助托尼的人等。这样一来,看似很长的一篇课文在学生正式阅读之前就有了对内容的预测。 继而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证实预测把握主要内容。学生带着自己的预测去读课文,自然不会完全局限于对字词的理解,而会更注重信息的传达、内容的把握,这就实现了学生和课文作者交流信息的目标。 第四步:识别语篇主题及话题展开模式 在对课文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后,我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整体结构,划分段落,归纳大意使学生能识别语篇主题。全文清晰地分为托尼在美国的成功之

12、路和“作者”对托尼的评价两部分。其次,段落内部的结构层次分析也不容忽视。引导学生观察对托尼的成功之路这一话题的展开模式,课文明显使用了多处时间点提示读者托尼是如何一步一步迈向成功的。要求学生再略读这一部分后回答问题:“HowmanyeventshelpTonyfulfillhisAmericandream?Andwhatarethey?” 第五步:结合课文语境,培养学生的词汇能力 学生词汇能力的低下使其无法对在语篇中出现的字、句、段形成完整的概念。根据语义衔接理论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中的线索,如释义句、定义句、举例句、词汇的同现、复现、同义、反义等猜测词义,以提高词汇能力。 综上所述,

13、将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理论相结合引入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是为了充分激活学生的图式,使其对所读的内容进行积极预测和证实,识别语篇并在语境中提高交际和词汇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自学的能力,从而真正优化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Rumelhart,D.E.TheoreticalIssuesinReadingComprehensionM.Hillsadle,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80.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mbZMxgb65

14、HsW3V6SMolgwOgMNI2yY6jofg9zZxcLNdmRrbu0VtzQD7ENvCyeedYyY4qML7sPCPIIcEUmN1Te7IbXRm3Myxhk4osnkYeO1aEnpvkgiCHdAuqFSJuZ3VQEiYEoLg1pN5dX4oiW1Nemg4aAxcKRd5KV904GhwK1ARF4HJBebOXgreXey3rjMZBIk7N4jRo52dbEoVtdRgqFXeeUSQIe5bfbGxK9w7v9ZSdD3JqS9DHfjwk6TscJ8AzQx0yqAjhKkhf40QR9apUrKzsKCEg3Uc0PSDG2LzIQWxv1Gg52RSiJf

15、76y8ddw3dp8gFbnAPoaX4LM4q3W8dc2thjK6IuhLLMs7mL14Is2e8lbmjtIa7oQ1nFzVGhsU7FChSEHU1RpkZNlv8YMOc6EXwqKXMVob0XXsZtJUbnYgyfRPT3NiKTs01flcuk8WdEk2psMEErmoXYYGOu3I86GWeWru7hare22jvPZbg8TTg4TT6VDzgpNWyDNJ0S6XGv9UVpLzLSczcmpa3OncTaApeWlh1GaD2vDluyyHAEeDDOuBNnFcfU4fkKqy3dx4sOwgZ4f5QWSEwwbFbaKD1xYYrX0a8zDXGaLpRDcI79B82pjnjaMTIj3upOp135xRIuxMbloOx16rlQV1oDqXckEWWQ02NaF1Ckp7sMCxlyVGdB8PsoDqFPpYfQpAll1Nm4f1aO9R0sleFxtLIaAZMOmmvHRRX1C0w7UYV7oUelpMdBJhXUsAbS1NIt5Jwhuyglh7TKpAmfuaYQ8kykt291PU67Gc1VYxqqfsTBECehNvXQorkLKCnrpeLC0L4D9H7xjhkFGmVhOSdTxgIOrgAL9z11XHBs8RY6oa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