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54549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7.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下我们对洋节付出的情感明显多于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记得情人节是哪一天,记得圣诞节是哪一天,知道平安夜是怎么回事,知道母亲节甚至是父亲节的来历,但我们却往往忽略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在我们的忽视中,端午节寂寞了一年又一年,重阳节冷落了一次一次,清明节若不是与一部分人的哀思联系在一起,恐怕我们早已忘记了它的存在,更不要说它的深刻内涵了。大树不能断根而叶茂,民族也不能忘本而繁荣,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在的土壤、营养,在洋节铺天盖地的中国社会里,我们的传统节日再也不能默默无闻、倍受冷落了。 我们既要提醒成年人记起

2、我们的传统节日,更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浸润在祖国的传统节日里,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那份情怀,那份厚重的文化,因此,我们要让孩子逐步地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继而热爱中国的传统节日。1 、了解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传说、风俗以及文化等,了解社会、 风土人情, 引领孩子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2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3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文章转自实用文档频道 XX09)阅读有关中国节日的文学作品借鉴古代蒙学读物和古代

3、的诗词、 文学作品、 神话传说,扩大阅读面,积累与中国传统有关的成语典故、趣联妙对、古诗词名句、谚语、歇后语等,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史名人很多的节日与一定的历史名人联系在一起,这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人文色彩。比如屈原之于端午节等,了解这些历史名人,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熏陶自己的品格。了解民俗风情。通过课内的学习和课外的调查了解一些重大的节日的由来和民间习俗,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到各地民族的习俗中去,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人文魅力。第一阶段:活动目标:培养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活动内容:确立主题,设计方案1、传统节日有哪些。2、传统节日

4、的来历和形象标识。.3、传统节日的生活习俗有哪些。4、活动方式:讨论、谈话、小组合作调查活动步骤:1、谈谈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2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想研究什么?为什么?确立出研究主题3、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组4、各小组设计活动方案5、交流,全班相互补充,不断完善活动方案第二阶段: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内容: 指导学生调查、 访问,收集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习俗及文化等。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访问、收集并记录活动步骤:1、调查、访问前的准备2、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3、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收集资料4 、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内将收集到的

5、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归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分类装订,一方.面为全班交流做准备,同时又是归纳学习的过程。第三阶段: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进行表达能力。活动内容:汇报调查情况并展示个人最感兴趣的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活动方式:1、对学交流2、展示汇报3、小组讨论活动步骤:1、把自己的调查、观察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汇报2、展示、自己最关心的传统节日的知识。3、合作总结本组的收获,并选择本组的汇报方式。第四阶段:活动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节日及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活动内容:“走近中国传统节日,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活动方式: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汇报收获,全班交流共享。活动步骤:展示学生们在活动中调查和发现的有价值的资料。评价资料、学生表现、合作精神等。1、科学、有礼貌的进行调查访问.2、准确、及时的汇总、分析资料3、有问题与困惑时学会寻求帮助与合作。4、活动中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