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ComparisonbetweenEnglish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543139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ComparisonbetweenEnglish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ComparisonbetweenEnglish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ComparisonbetweenEnglish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ComparisonbetweenEnglish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ComparisonbetweenEnglish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ComparisonbetweenEnglis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论文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ComparisonbetweenEnglish(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 Chinese Cultures汉语和英语文化比较1 Definition of Culture “ Culture or Civilization, taken in its wide ethnographic sens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

2、y.” This insight, so profound in its simplicity, opened up an entirely new way of perceiving and understanding human life. Implicit within Tylors definition is the concept that culture is learned, shared, and patterned behavior. .2 Culture & Language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是同时产生,相互依存,并行发展的,它们是紧密地交

3、织在一起的。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媒介,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所以我们认为,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不了解一门语言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该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讲,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与那种语言相关联的文化。外语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理解和使用某种外语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他对该语言掌握的程度,还取决于他对与该语言相关联的文化的了解程度。说到底,外国语言的学习就是对一种陌生文化的了解,外语教学中的最大困难是将陌

4、生文化变为已知文化。以希腊神话和基督教为两大组成部分的欧洲文化和影响了我们三千年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相距之远是人所共知的。不能只注意培养“纯语言能力”,否则,即语音正确、语法规范、词汇量也可观且表达流利,但在同外国人的交往中就会导致交际失误或引起麻烦以至铸成大错。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培养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或文化敏感性(cultural sensitivity),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是非常重要的。 .3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 Chinese Culture

5、s 由于人类的生理构成的一致和自然环境的大致相同,不同文化之间会有某种重叠(cultural overlap),因而形成了文化的共性。东西方人民无论在肤色、文化、信仰、风俗、语言文学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不同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的不同,所以不同文化之间又存在某些差异。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学习翻译时,比较是必不可少的。英汉语言正因为有“同”才可以翻译,正因为有异才产生“技巧”。但早期语言比较多着重于两种语言语音和语法结构上的比较,即着重于语音、语系、词法、句法和修辞上的比较并取得了成果。但这还不够。近些年来语言学家除了对两种语言结构进行对比研究外,同时对两种文化进行

6、了对比研究。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既是文化的反映,又是掌握一种文化的直接有效的工具。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现从几个方面略加比较: .3.1 文化背景上的不同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人口多,故用语不少是农谚。兹举例如下

7、: 骨瘦如柴 be lean as a rake 对牛弹琴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众人拾柴火焰高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英国人喜欢航海,故用语不少源于航海事业。例如: 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 好风快扬帆 In a calm sea,every man is a pilot. 海面平静,人人都可当舵手 A smal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 小洞不堵要沉大船 .3.2 风俗上的不同 中国和英国人都说:“用我的心爱你。”“I love you wit

8、h my heart”。 但奈达(Nida)说,非洲有的民族却说:love with my liver,love with my stomach,甚至说,love with my throat。 有一个略懂一点英语的中国内地人向外国人介绍自己爱人 (妻子)时用“lover”一词,外国人听了十分惊奇,因为lover在英语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思。而汉语中的“爱人”,相当于英语的“husband”或“wife”。 中国人把猫头鹰当做不吉祥的象征,但英语中却说,as wise as an owl,把猫头鹰当做智慧的象征。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甚

9、至把它看做是光明的未来,“望子成龙”。可是英美却把“龙”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 .3.3 联想上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感受,所以不同文化也有不少重合处(cultural overlaps)。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用雪比喻白,用金比喻黄,用狐狸比喻狡猾,用猴子比喻灵活,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民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思想。例如:汉语用“一箭双雕”,英语用“一石双鸟”,德语用“一掌双蝇”,俄语用“一石双兔”。汉语用“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

10、an is king”。汉语说“身壮如牛”,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表示一个人大口大口地喝水,常说“像牛饮”,英美人却说“drink like a fish”。类似的还有: 胆小如鼠 as timid as a rabbit 如鱼得水 like a duck to water 水中捞月 to fish in the air 蠢得像猪 as stupid as a goose 害群之马 black sheep 挥金如土 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3.4 制度、信仰和世界观不同 在多元化的世界里,因各民族制度、信仰、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11、千差万别,人们往往对同一事物与词汇有着不同的看法与理解。比如,对社会主义(socialism)就有不同的看法,有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有新加坡式的社会主义,印度式的社会主义,缅甸式的社会主义。对人权(human rights)也有不同看法,英美的人权主义,和发展中的国家所理解的人权主义也不同,民主(democracy)、自由(freedom)、正义(justice)、人道主义(humanism)等抽象概念,都因立场不同而有不一样的理解。 又如,自然界是五颜六色的,但颜色用于人类社会在人们心目中就产生特定的意义,引起特殊的联想,激发特别的感情,这样的颜色已不再是客观的物质色,而变

12、成了抽象的象征色,浸入了文化的染体。然而,颜色也常因特定环境与文化不同,其象征意义也不同。在英语世界黑色表示悲哀与庄严,而在中国和朝鲜以白色表示哀悼,有时也用黑色;绿色对英美人有时意味着妒嫉,而对法国人有时却意味着不记前嫌。在欧洲,紫色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在东方黄色是不可侵犯的权贵颜色。又如,对数字,各民族也有各自偏爱。三、五、八、九在中国词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用来表示数量多。如:三山五岳、三令五申、三教九流、三五成群、三皇五帝、五湖四海、三番五次、三思而行,三打祝家庄等。“13”这个数字在西方是大忌,住宅的门牌号码,运动员的号码都回避这个数字,但北京人却偏爱这个数字。清末小说家文康在儿女英

13、雄传里塑造了侠女“十三妹”。无独有偶,明陵恰好是十三座,统称“十三陵”。 .3.5 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美国人打招呼时,经常说;“Hello”,“Hi”。而中国人碰面时却经常说,“你吃饭没有?”难怪有一个到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听了很生气,用结结巴巴的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了饭没有?我有钱!” 中国人喜欢问:“Where are you going? Where have you been? 有些讲英语的人听了很不高兴,心里说: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 “你辛苦了。”在中国使用范围很广,而英语没有完全对应的说法,若把它直译为:“Youve had

14、 a hard time”或“Youve gone through a lot of hardships.”都是不贴切的,有时还会引起误解。 对一个经过长途旅行后刚到达中国的外国人,可以说:“You must have had a tiring journey”或“You must be tired from a long trip?”表示“路上辛苦了”,“一路好吗?”之类的客套话。而对刚刚完成一项艰难任务的人,可以说“Well done! That was a hard job”或“Youve got a hard job.” .3.6 文化上的空白(cultural blanks)与意义上

15、的冲突(cultural conflicts) 所谓文化上的空白,即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其他国家没有。例如:中国有些说法外国没有:唱红脸、老油条、炒冷饭、瞎子吃汤圆、半路出家、跑龙套、拍马屁、三头六臂、对牛弹琴、班门弄斧、吃大锅饭、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等,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例如: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a green eye,after death,the doctor,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Trojan horse,take French leave,a black sheep,a white lie,a frog in the throat,a bee in ones bonnet等等。 所谓意义上的冲突,即有些事物或行为中国有,英国或其他国也有,而且有相当的词,但涵义却不同。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是块肥肉,谁都想吃。”肥肉这个词在英语里也有,但外国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比作肥肉,比瘦肉不更好些。中国人见面时常说“你胖了!”这原是一句恭维话,可是英美人听起来,以为是警告对方该节食了。他们更不理解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英语“flower”也常用来指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