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53617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寄生虫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生虫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名词解释填空和判断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终宿主; 是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2 中间宿主; 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3 转续宿主; 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状态, 当此幼虫期有机会再进入正常终宿主体内后,才可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 为转续宿主。4. 保虫宿主; 某些蠕虫成虫或原虫某一发育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体,也可寄生于某些脊 椎动物,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5 寄生;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6. 寄生虫;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这种生活关系称寄生。

2、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虫7. 寄生虫的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及其所需的外 界环境条件。8. 感染阶段寄生虫的各个发育时期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某个或某几个时期称之为 该寄生虫的感染阶段。9. 机会致病寄生虫当宿主免疫功能不全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一些通常处于隐性感染 的寄生虫可出现异常的增殖且致病力增强,从而使宿主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 重者可致死,这类寄生虫就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10. 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原体还存在,这些能传播病原 体的感染者称带虫者。带虫者在流行病学方面有重要意义。11.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脊

3、椎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这种寄 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2. 世代交替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13. 传染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14. 易感者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15. 自然疫源性在人迹罕到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在脊椎动物之 间互相传播,这类不需要人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 源性 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脊椎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 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形成幼虫移行症。17. 异 位寄生异

4、位寄生是指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寄生,可引起异 位的损害。18. 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19.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时,双方都受益并相互依赖20 医学原虫医学原虫是寄生在人体腔道、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 其中有些是人类专性寄生虫,如溶组织内阿米巴;有些则是人畜共患原虫,如利什曼原 虫、弓形虫等。对人致病的绝大多数为寄生性。少数自生生活原虫,偶尔侵入人体也引 起严重病症,如某些自生生活阿米巴可引起脑膜炎21 多分裂法为无性生殖中的一种多分裂繁殖方式,胞核多次分裂后,胞质包绕每个核 周围,一次分裂为多个子

5、代,又称裂体增殖。22机会致病性原虫(opportunistic protozoa)有些原虫在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个体, 宿主并不表现临床症状,暂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不全 时,这些原虫的繁殖能力和致病力增强起来,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此类原虫即被称为机会致病性原虫。23原体腔(procoele)为线虫体壁与消化道之间的腔隙,无体腔膜覆盖,腔内充满富 含多种元素的液体,为组织器官间营养物质、氧和代谢产物交换的介质,且对于保护内 部器官和虫体的运动、排泄等功能均起重要作用。24土源性线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环境中直接发育为感染阶 段,

6、通过污染食物或主动侵入皮肤导致感染。如蛔虫、鞭虫、钩虫、蛲虫。25生物源性线虫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在其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才能使人感染。如 丝虫、旋毛虫。26逆行感染蛲虫虫卵在肛周皮肤上孵出幼虫,然后幼虫经肛门进入肠内,并可发育为 成虫,称为逆行感染。27肛门拭子法根据蠕形住肠线虫在肛门周围产卵的特点,用棉签或透明胶纸,在清晨 便前擦、粘肛周皮肤粘膜,获取虫卵后,再用显微镜检查。该法对蠕形住肠线虫的检出 率高。28钩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人体感染钩虫后,可在粪便中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征象者,称为钩虫感染29饱和盐水浮聚法常为粪便检出钩虫卵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钩虫卵比重

7、约为1.06, 在饱和盐水(比重1.20)中,容易漂浮的原理而设计。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 30.旋毛虫幼虫囊包旋毛虫幼虫囊包寄生于宿主的横纹肌内,呈梭形,其长轴与肌纤维 的长轴方向平行,有囊壁,囊内容物为1-2条卷曲的幼虫,是重要的感染阶段。31脑型疟脑型疟是指血液中查见疟原虫又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而具备下列表现 者:剧烈头痛、谵妄、高热、昏睡或昏迷、惊厥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治疗不及时或不恰 当可引起死亡。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间日疟原虫也偶可引起。32疟疾发作疟疾发作是指由于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裂殖子和疟原虫 代谢产物、变性和残余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碎片等一并进入血流;

8、其中一部分被多形核 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吞噬后,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的热原质,与疟原 虫的代谢物共同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引起疟疾发作。典型的发作表现为周期性的 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阶段。33再燃(recrudescence )再燃是指急性疟疾患者在疟疾发作停止后,由于体内红细胞中疟原虫未被完全消灭,这些残存的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繁殖,经数周或数月, 在无再感染情况下,又出现临床发作症状。四种人疟原虫都可引起再燃。34复发(relapse)复发是指疟疾患者初发停止后,处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被全部消灭, 在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后,又

9、出现 临床发作症状,间日疟原虫和卵形原虫可引起复发。由红外期迟发型子孢子引起。35带虫免疫(premunition)人体感染疟原虫后,多数患者经过若干次急性发作后,血 液和组织中的疟原虫数量大为减少,维持低虫血症。宿主无任何临床症状,但宿主对同 种疟原虫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称带虫免疫。36包囊和(cyst )包囊:为寄生原虫生活史时期之一,不活动、不摄食、抵抗力强。 37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rimary amoebic meningo encephalitis)是致病性营自 生生活的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引起的一种发病急骤、病症严重、死亡率高的脑膜脑炎。虫 体主要是通过污染水由鼻粘膜和筛状板

10、经嗅神经进入脑寄生增殖引起,无其他原发病 灶,故称为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38包囊携带者(cyst carrier)指粪便中持续排出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的无症状带虫 者,是阿米巴病的主要传染源。39假包囊(pseudocyst)弓形虫滋养体在宿主有核细胞内寄生,以二分裂或二芽殖法 繁殖到几个至十多个虫体。这个被宿主细胞膜包绕的虫体集合体称假包囊。40.囊尾蚴俗称囊虫,为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的幼虫。虫体大约5X10mm,为半透明泡 状囊,由囊壁和囊液组成。囊壁薄,上有一向内翻卷的头节悬于囊液中。囊液无色,含 有各种成分。41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阶段为中绦期。各种绦虫的中绦期形态结构各不 相

11、同42囊虫病是由于食入链状带绦虫卵后发育为囊尾蚴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根 据寄生部位可分为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是皮下结节、 头痛、癫痫、精神症状、视力障碍等。43自体内重复感染猪带绦虫病患者因恶心、呕吐时,造成肠的逆蠕动而将孕节返入胃 中,虫卵内六钩蚴孵出,引起的感染。44自体外重复感染猪带绦虫病患者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而将自己排出的虫卵经口食 入,卵内六钩蚴孵出而引起的感染。45棘球蚴砂原头蚴、生发囊和子囊可从棘球蚴囊壁的囊壁胚层上脱落下来,悬浮在囊 液中,称为棘球蚴砂。46棘球蚴(hydatid cyst)是包生绦虫的幼虫,为圆形囊状体,大小差别很大,直径

12、可 不足lcm,也可至40cm;由囊壁和内含物(生发囊、原头蚴、子囊、孙囊、囊液)组成 47不育囊(infer tile cys t)棘球蚴囊内无原头蚴、生发囊等,称之为不育囊 48昆虫变态昆虫从幼虫发育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 及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49虫媒病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称传播媒介,以节肢动物为媒介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 50机械性传播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带输送的作用。病原体可以附在节肢动 物的体表、口器上或通过消化道而散播,借机转入另一个宿主,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 化,但仍保持感染力。51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指病原体进

13、入节肢动物体内,必须经过发育或增殖到感染阶 段,才能传播到新的宿主且只有某些种类的节肢动物才适合于某种病原体的发育或增j * r殖。52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阶段在卵之后有幼虫、蛹和成虫等期,其特点是要经历1个蛹 期,各期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差别明显,称完全变态53不完全变态若虫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与成虫的差别不显著,发育过程包括虫卵、 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54蝇蛆病蝇类幼虫寄生于人体的伤口或某些器官所致的疾病称蝇蛆病。 55医学节肢动物能够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 56并殖吸虫是吸虫纲并殖科的一类吸虫,其特点是生殖器官并列,即子宫与卵巢并列, 两个睾丸并列。57伴随

14、免疫是指宿主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产生了对再感染的免疫力,但初次感染的成 虫可继续在宿主体内存活并产卵,这种成虫与免疫力并存的现象称为伴随免疫。58尾蚴性皮炎由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引起的变态反应。属I型和W59裂体吸虫是吸虫纲裂体科吸虫的总称,其特点是雌雄异体,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肠 系膜静脉或膀胱静脉丛,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60异位血吸虫病重度感染时,血吸虫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 引起异位寄生。由异位寄生的成虫产出的虫卵沉积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引起的 虫卵肉芽肿反应而造成的损害。61毛蚴孵化法是血吸虫病病原诊断方法之一。依据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在适宜温度的清 水中

15、,光照下短时间内可孵出的特性设计的方法,适用于早期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检查。1.线虫的体壁自外向内由()、()和()组成。2.2.线虫卵的卵壳主要由三层组成;外层称() ,中层称() ,内层称()。3.1.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核为核包囊分为 、和 _三种;只有对宿主才具感染力。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因子主要有三种,即_、和。4.按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临床分型,阿米巴病可分为的带虫感染和 的侵袭性感染,后者又可分为 和两类5.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和四种。我国主要的传疟按蚊是_、_、和。在抗疟药中,作用于红细胞外期休眠子的根治药有9作用于配子体的阻断传播药有和。1疟原虫在人体内进行生殖;在人体内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和三个时期。弓形虫发育的全过程,可分为、和五种不同形态阶段。1.多节绦虫的虫体通常由、和三部份组成。2.人可作为包生绦虫的宿主、牛带绦虫的 宿主,猪带绦虫的宿主和宿主。、和三种。3.人体感染囊虫病的方式有4.囊尾蚴在人体内的主要寄生部位有 、和 。5.人体感染囊虫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