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高二理科班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53579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1高二理科班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1高二理科班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1高二理科班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1高二理科班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1高二理科班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1高二理科班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1高二理科班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阶段考试卷(理科)1乡愁是海峡两岸不断走近的源头,它的含义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发生变迁,是几代中共领导人与台湾有识之士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根底所在。材料表明()A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答案】D【解析】乡愁是几代中共领导人与台湾有识之士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根底所在,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D正确。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A错误;题中未体现文化创新的作用,B不选;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强调的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而题中强调相互交

2、融、相互影响,不选C。2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ABCD【答案】B【解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故错误;先进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故错误。排除,本题选B。3研究表明,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到2015年的总出货量达到2

3、46万台的水平,同时销售额突破3.2亿美元。巨大的产业蛋糕给电子书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这体现了()A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C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D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文化发展【答案】B【解析】电子书的热销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说明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选B。A不符合题意;C、D说法错误。4杭州西湖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柳永的望海潮形象地描绘了杭州天堂般的胜境。这说明()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B文化也包括自然现象C文化是人的

4、灵感和想象D文化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反映【答案】D【解析】柳永的望海潮将杭州西湖形象地描述为天堂般的胜景,说明文化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能动性反映,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是否属于精神力量,故排除A。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自然”的东西不能够称为文化,B将自然现象看做文化,C缩小了文化的内涵;答案选择D。5世界各地有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他们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这些被人们称作“城市的眼睛”的雕塑()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显示着人们对世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蕴含着城市生活美

5、好的精神追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方向ABCD【答案】C【解析】雕塑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即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正确;这些雕塑被称作城市的眼睛,蕴含着城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符合题意;每个城市不同的雕塑彰显城市文化的特色,说法错误;夸大了文化雕塑的作用,雕塑属于文化现象,对城市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本题答案选C。6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著名智库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42015全球竞争力报告。根据这份报告,我国的竞争力在全球名列第28位,比上年提升一位。不断提升我国的竞争力()是基于经济实力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必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

6、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基于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决定力量ABCD【答案】C【解析】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符合题意。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物质力量是基础,说法不准确。7握手礼是英国人使用最多的见面礼节。在一般情况下,与他人见面时,英国人既不会像美国人那样随随便便地“嗨”上一声作罢,也不会像法国人那样非要跟对方热烈地拥抱、亲吻不可。这表明()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人们价值观不同,采取的交往方式不同C文化影响人

7、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受各国文化的影响,英、美、法三国的人们交往方式不同,A符合题意。B、C、D材料未体现。8右边漫画中“头彩”从一个侧面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答案】C【解析】漫画中的人把额头挂“彩”看成个人彩票中“头彩”,反映了落后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故选C。92015年5月23日,西南地区最大的美术馆四川美术馆新馆正式掀开了神秘面纱。四川美术馆开馆后将对市民免费开放

8、,让观众感受艺术与美的熏陶。这样做是基于()经济决定文化,没有物质条件的提高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BCD【答案】D【解析】四川美术馆新馆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艺术和美的文化,通过免费开放,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人们参与文化活动,最终对人产生影响,故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故排除;文化不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观点错误。所以答案选D。10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看,

9、下列典故和成语体现的道理一致的是()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施效颦月是故乡明ABCD【答案】A【解析】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都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符合题意;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体现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题意无关。所以答案选A。11中央文明办、中央外宣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先后在全国组织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创建“文明网站”等活动,以促进互联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的网络环境。之所以开展这些活动,是因为()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人们

10、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传播的其他途径不如网络便捷ABCD【答案】D【解析】文化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但并非是“决定”,所以错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看,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看,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故观点正确;网络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并非是途径,故说法错误。故答案选D。12由河北卫视推出的中华好诗词将娱乐和诗词结合,运用闯关、益智、综艺等多种手段,借用电视媒体,让诗词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在社会上营造了全民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良好氛围。这一节目()通过大众媒体有效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

11、式和交往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特定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引领良好社会风尚,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题干材料体现了通过大众传媒的手段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故符合题意,选C。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错误;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错误。1据专家预测:2018年前,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超过北美,2023年前将达到北美票房收入的2倍左右。我国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扩大就业规模,刺激内需市场抵御外来文化,维护

12、国家文化安全ABCD【答案】C【解析】不符合题目主旨;“抵御外来文化”说法错误。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熟知并非真知”,我们所讲的“文化”是()A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B语言、文字、艺术、自然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总和C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创造的所有精神产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故C是对文化含义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文化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A错误;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部分,故B缩小了文化的

13、外延;文化包括精神产品,也包括精神活动,故D表述不准确。3文化素养往往产生于良好的内心从容之中。这说明()A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B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的体验来培养的C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就能形成良好文化素养D人们的交往方式取决于其价值观念【答案】B【解析】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并非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A错误,B正确;C中的“就能”说法太绝对,不选;人的价值观念会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但并不会决定交往方式,故D错误。4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

14、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老物件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BCD【答案】D【解析】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老物件具有大魅力的原因在于,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故选D。观点与题意不符,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故排除。5如今,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ABCD【答案】B【解析】手机支付、办公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说明文化与经济互相交融,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故符合题意。错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只能影响而不能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6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