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53552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案在兰亭集序可以看出王羲之擅长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下面是WTT整理的兰亭集序的教学设计,。兰亭集序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 知识目的: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2) 才能目的: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构造,进步文言阅读才能;(3) 情感目的: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慨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2学情分

2、析p 本文风格清奇,行文流畅,琅琅上口,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观上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但由于高一学生的思想深度有限,且由于作者生活年代较为长远,学生对作者生死观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老师应重点打破。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 叶圣陶先生提倡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以及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背诵全文。教学难点:课文三、四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到痛到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

3、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慨中蕴含的积极情绪。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 学时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之乐。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兰亭集序(一) 故事导入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件谜一样的珍宝,它就是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关于这幅绝世珍品的下落,传说很多,比拟统一的说法是,它被唐太宗李世民带入了墓中。我们在责怪这位自私皇帝的同时,还能感到一丝欣慰,因为尚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等摹写的兰亭帖流传于世。我们在鉴赏书法美的同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文描写的兰亭胜景,品味作者在景中寄寓的人生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千古名篇兰亭集序

4、。(二) 作者简介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假设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大学生的相关知识,完成教学目的(1)中对序文特点的理解。(三) 整体感知,朗读全文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老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四) 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老师巡视点拨,比方第一段中的: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修:做。 禊

5、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展祈福消灾的仪式。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流觞,把酒杯浮在水面上,循水而下,流于谁前,谁来取饮。曲水,引水环曲为渠。( 展示流觞曲水的图片资料)。盛,浩大。 觞,古代喝酒的器具,这里解释为饮酒。(名词作动词)咏,用诗词来赞颂或表达,指作诗。 以,来。4、“

6、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是,指示代词,这。 惠风,和风。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a href=/wen_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砍一常?阋约?犹椋?趴衫忠病?”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极,穷尽。 娱,乐趣。 信,实在。其余段落不一一赘述,此环节还可让学生找出难句互相讨论,讨论不决,推举一同学指出疑词难句,老师集中加以讲解。如此,老师重在点拨省时省力,学生积极参与,手脑并用。 此外,课文中出现的“流觞曲水”这样的字词学生理解可能有困难,所以展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兰亭集会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中自然美,并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使本来枯燥

7、的课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背景知识更为直观和便于理解。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文言知识。这既完成了教学目的(1)(2)(3),同时又打破了重点难点,也是对学法的落实。(五)小结并布置作业对小组合作疏通文意的情况进展总结,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2)归纳文中文言知识,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一课时的作业重积累,对根底差的学生必不可少,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才能;同时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文章的妙处,为下节课鉴赏评价奠定根底。4.2 第二学时 评论(0) 教学目的(1) 知识目的:理解序文的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等实词的意义、“之”“于”“所”“夫”等重点虚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背诵全文。(2) 情感目的: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慨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评论(0) 学时重点对作者感情变化的把握评论(0) 学时难点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慨中蕴含的积极情绪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兰亭集序第二课时(一) 学生齐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