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40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531555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4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4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4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4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4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4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4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语言大学21秋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在线作业二答案参考1. 王世祯的诗歌理论主张( )。A.格调说B.神韵说C.肌理说D.顿悟说参考答案:B2. 唐诗别裁的编选者是( )。A.沈德潜B.翁方纲C.王世祯D.顾炎武参考答案:A3. 以下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A、韩愈B、曾巩C、王安石D、陆游参考答案:D4. 元稹的叙事长诗( ),也是其代表作。A.连昌宫词B.织妇词C.田家词D.上阳白发人参考答案:A5. 边塞诗派(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感情,大多具有爱国感情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

2、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6. “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崇古意知识的浓厚可以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明开国文臣之首是指( )A.宋濂B.刘基C.王守仁D.方孝孺参考答案:A9. 吴伟业的是个代表作是圆圆曲。(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 南唐词的成就比花间派更高,其代表作者有( )A.冯延巳B.李璟C.李煜D.温庭筠E.韦庄参考答案:ABC

3、11. 邯郸记取材于唐代传奇离魂记。(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2. 道教是外来宗教。(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3.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论诗的一个重要观点。(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4. 琵琶记的作者是( )A、马致远B、王实甫C、汤显祖D、高明参考答案:D15. 浙西词派的代表作家是:( )A.朱彝尊B.吴伟业C.陈维崧D.陈子龙参考答案:C16. ( )曾经整理并评点三国演义A、金圣叹B、毛纶、毛宗岗父子C、张竹坡D、脂砚斋参考答案:B17. 中国传统文化以德立言,提出“内省”、“慎独”等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个体自我修养的原则。( )A.错误B.正确

4、参考答案:B18. “二拍”是指由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9. 白居易的著名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 )。A.长相思B.忆江南C.渔歌子D.菩萨蛮参考答案:B20. 元杂剧的表演有哪些部分组成( )A.歌B.舞C.说D.动作E.打参考答案:ABCD2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0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2. 关于三国志平话叙述正确的是( )。A.内容简单、文笔粗劣B.有鲜明的民间传说色彩C.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的故事轮廓D.是三国演义创作的重要基础参

5、考答案:ABCD23. 元代剧作家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曲辞缠绵悱恻,细腻传神,朴实而优雅。(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4. 简述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参考答案:(1)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陆诗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丰富的社会内容浓缩于高度概括的词句中,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同时他又常常通过奇丽的梦境和幻想来表达爱国情思,虚处实迷离旷放。(2)陆游广泛师法前人,兼容多样风格,杜甫之沉郁顿挫与李白之飘逸奔放对其影响尤大,他善于把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有机地熔为一炉,并铸造成自己的独特诗风:既沉郁悲壮,又恢宏雄放。(3)陆游的诗无体不备,各体皆工,尤其擅长七言诗的创作,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

6、很高。其七古诗内蕴丰富,气象阔大似李白,“看似华藻,实则雅洁; 看似奔放,实则谨严”,最能代表陆诗的特色。其七律诗对仗工整,使事熨贴,气格高昂,意境警拔似杜甫,在南宋当推第一。其七绝诗笔致流转,富于神韵,颇具唐人风味。(4)陆游诗的语言不拘一格,爱国诗多雄壮豪放语,农村诗多平淡古朴语,闲适、田园诗多清新精致语,但这些诗的语言又具有共同的特色,即明朗晓畅,精炼自然。25. 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诗人是( )A.元稹B.元好问C.元结D.元宏参考答案:A26. 墙头马上是郑光祖的作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7. 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 )A.西昆体B.

7、古文体C.向奁体D.元祐体参考答案:B28. “三苏”指的是( )。A.苏轼B.苏洵C.苏辙D.苏武参考答案:ABC29. 下面诗学主张继承晚明公安派思想的是( )。A.性灵说B.神韵说C.格调说D.肌理说参考答案:A30. 陈廷焯白玉斋词话“: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自由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着,亦难出其范围。”句中美成是指下列哪位诗人( )A.周邦彦B.陶渊明C.李清照D.欧阳修参考答案:A31. 琵琶记中的蔡伯喈即蔡邕,西汉末著名文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2. 明代前期“台阁体”代表诗人包括( )。A.高启B.杨士奇C.杨溥D.杨荣

8、参考答案:BCD33. 琵琶记中蔡伯喈所遭遇的“三不从”是指( )。A.不肯赴选,其父不从B.想要休妻,赵五娘不从C.想要辞官,皇帝不从D.想要辞婚,牛相不从参考答案:ACD34. 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A.晏殊B.欧阳修C.柳永D.张先参考答案:B35. 王实甫的汉宫秋取材于王昭君的历史故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6.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7. 辛弃疾的词作题材丰富,包括( )。A.爱国词B.闲适词C.农村词D.爱情词参考答案:ABCD38. 太康时期最杰出诗人是( )

9、A.左思B.曹植C.曹丕D.陶潜参考答案:A39. 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包含( )A.杂剧和散曲B.杂诗和南戏C.戏曲和杂剧D.散曲和戏曲参考答案:A40.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运用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改造和提升了传统宫怨词的内容和格调。( )T、对F、错参考答案:T41. 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 )A.“茶陵诗派”B.“前七子”C.“台阁体”D.“唐宋派”参考答案:B42. 李开先创作的宝剑记演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 渔洋山人是( )的号。A.王夫之B.王世贞C.王士禛D.王沂孙参考答案:C44. 西游记在形象塑造上的一个明显特

10、点,就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精神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5.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A.儒学B.佛教C.玄学D.黄老之学参考答案:C46. 明后期散曲家的代表人物是冯惟敏。(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7. 欲利是墨家价值论的中心。(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8. 关于沈德潜的诗歌创作叙述正确的是( )。A.师法汉魏B.师法唐诗C.师法宋诗D.兼学唐宋参考答案:B49. 易传大体上是战国后期到秦汉之际的一些儒家学者解释和阐发易经的作品汇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0.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B

11、.三国志C.史记D.汉书参考答案:A51. 晚唐最杰出的合称“小李杜”的两位诗人是指( )A.杜甫B.李商隐C.杜牧D.李白E.李贺参考答案:BC52.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3. 把书名定为三国演义的人是毛纶、毛宗岗父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4. 沈璟的传奇合称( )。A.临川四梦B.荆王拜杀C.南词全谱D.属玉堂传奇参考答案:D55. 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A.阮籍和嵇康B.杜康和阮籍C.阮咸D.嵇康参考答案:A56. 受清初诗人钱谦益影响产生的诗派是:( )A.唐宋派B.竟陵派C.虞山派D.浙西派参考答案:C57. 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与谭元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8. 齐梁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有( )A.曹丕B.刘勰C.干宝D.陆机E.钟嵘参考答案:BE59. 关汉卿代表作是( )A.窦娥冤B.望江亭C.西厢记D.梧桐雨参考答案:A60. 萨都剌的诗集命名为雁门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