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8套答案参考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515558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试题8套答案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模拟试题8套答案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模拟试题8套答案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模拟试题8套答案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模拟试题8套答案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试题8套答案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试题8套答案参考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阳市第三实验中学2013届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一、1.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与C对应的句子是“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蟹状的星云生成,在它中间有一个中间星,也叫脉冲星”,句中的“它”代“超新星”,脉冲星自然就是另一种恒星 了。)2.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庄子关于鲲鹏的寓言故事主要说明“有待”,并非逍遥游,作者引用这个故事在于说明炎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会永远扩大,发展,永无止境。)3. C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A项错在杜甫的诗“说明了研究物理的具体方法和态度”,作者是借杜甫的诗来说明艺术和科学的关系的。B项“用更好的形式来记录当今

2、的天文物理现象”范围太小,从文末“炎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它会永远扩大,发展,永无止 境”一句来看,应该推而广之,升华其意义。D项他们“了解物理”,懂得“天圆地圆”错,杜甫、屈原并不懂物理,但是他们懂艺术,因为“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他们才“了解物理”,懂得“天圆地圆”,作者正是从这个独特的视角来论述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4、D 幸:临幸,封建时代指皇帝亲临某地。(3分)5、 B 说的是臧盾的父亲,说的是臧盾与母亲心灵相通,说的是臧盾因病请求免职(3分)6、 D “举哀”为举国哀悼,非举行哀悼仪式。(3分)7

3、、翻译:(1)等到天亮,家中信使果然报告了母亲的死讯,他和母亲的心灵相通竟到了这种程度。(关键词:宅信、凶问、感通)(5分(2)大同五年,臧盾出京担任仁威将军、吴郡太守,任职还不满一年,便因生病上书请求免职。(关键词:视事、期、解)(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6分)杜诗写作者送友人出使北方,抒发的是友人路途劳苦的的关切之情,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激励劝勉之情。(3分)刘诗写作者为友人饯行,抒发的是别离时不绝如缕的愁思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之情。(3分)9 (5分)杜诗直抒胸臆,活用典故;(1分)感情基调高昂向上,豁达乐观,(1分)。刘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感情基调缠绵低缓,伤感含蓄

4、(3分)(三)(6分)10、(1)金就砺则利(2)赢得仓皇北顾(3)无丝竹之乱耳,(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5)信誓旦旦三、11、(1) AD (A项2分,D项3分,C项1分;B项“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错,应为 与后面四爷的感叹“仁心”相呼应,突出其“善心”;E项“不合情理” “自相矛盾” “败笔”错;C项这句话的主要作用是推动情节发展。)(2)一是交代背景,为情节发展作铺垫;二是借猎貂的方式和结果来塑造人物形象;三是暗示小说主题,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每点2分(3) 作者使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等方法来塑造人物。(2分)如“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

5、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此处作者用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突显了三皮的“孝” ;再如“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 ,把对三皮 的赞赏之情浓缩在四爷的神态、动作中,可谓言简意赅,含蕴丰富。(每例2分)(4)参考一:三皮为小说主人公。从篇幅看,三皮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从情节看,三皮的 三次“猎貂”就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从主题思想看,三皮最能表现“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这一主题思想。从手法看,紫貂着墨不多,只起到衬托三皮的作用。参考二:“紫貂”是主人公。从标题看,小说以“紫貂”为题,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从情节 看,“紫貂”贯穿小说始终,两“救” 一“掏

6、心”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从主题看,紫貂寄予了作者 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地表达了“惩恶扬善”这一主题。从手法看,三皮着墨虽多,只是为了 衬托紫貂这一正面形象。(观点2分,理由一点2分)四、12. (25 分)(1)D3 分,A2分,81 分(共 5 分)(2)研究民俗方面,是杂家也是通家,特别关注的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停留在“玩”的层面, 还进行艰苦深入的研究,使之有助于文化发展;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而费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自甘淡泊,待人热情,重视亲情。(1点2分,共6分)(3)不矛盾前一句的意思是,人天性好玩,对玩投入极大热情,在玩的

7、过程中可以总结知识,凝聚智慧,而如果没有这样的热情与智慧是干不好工作的;后一句是王世襄自谦之语,也是自得之言; 表明自己专注于不被一般人认可的“学问”,乐此不疲,很有收获。(1点2分,共6分)(4)观点一:学问与乐趣。“知之不如好知之,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兴趣是做学问的动力,在做 学问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发现、创新乐趣;在研究学问中, 由“乐”而产生的强大动力,可以化苦为甘,研究学问不再是枯燥的行为,而成为有意义的探索过程;一个人学问成就的大小,往往与他在其中感受到的乐趣成正比。(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阐释也可。第 I点2分,后2点各3分,共8分)观点二:藏与散

8、。对一切收藏而言,藏是暂时的,散是必然,藏与散是收藏过程中的一对矛盾; 藏是珍爱,也是保护,但并不是个人物质上的占有;散是对藏品进行一种更合理的再分配,散于社 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价值,由此可以传承文化;人对喜爱的东西应该珍爱,藏时竭尽心力;也应该 懂得与人分享,散时洒脱。(1点2分,共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D (A项“评头论足”是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贬义;B “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声名地位突然升高。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 “卓尔不群”是指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D “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9、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14. D (A. “增强地位” “提高影响力”搭配不当;B “原因是所导致的”,句式杂糅; C.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15. A16 “门”的含义是:人们在水门事件之后(1分),对国家领导人、企业或者个人遭遇的执政危机、市场危机(1分)或丑闻的统称(1分)。(句意通顺2分17、仿句示例:屈原沉吟江畔,九死不悔,用满怀高洁之志彰显了生命的价值;司马迁含屈忍辱,发愤 著书,用一部传世之史解读了生命的意义;谭嗣同面对屠刀,仰天长啸,用一腔刚毅之血见证了生命的 价值。六、作文(60分)依据高考评分标准河南省南阳市

10、部分示范高中2013届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 .【答案】A【解析】根据最后一段,后期新儒家把和看成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2 【答案】D【解析】“和”不是对事物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创造新的事物。3【答案】C【解析】“通伦理”就是匡正人们的行为,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A “唯一目的是”信息绝对化,根据第一段,“和”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成为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据此可知,“和”也是为了处理好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B “和”常常被用来表征“穌”字,而“穌”是“和众声”之意,所以儒家对“和”的原初理解与音乐有关;D在当今社会提倡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冲突

11、的社会根源。4. D(作动词,挖地道)5. D(是讲牛存节归附梁太祖的事实;布置战斗计划;不是讲牛存节的事情)6. A( “但怀疑牛存节对自己的忠心”,文中无此意。)7 . (1)牛存节为人淳朴刚强、 忠诚谨慎,梁太祖很喜欢他,赐给他名字,让他作小校。(“木”“爱”“以 为”各1分,句子通顺2分)(2)不久梁太祖的使臣来到,向牛存节传达军事计划,都和牛存节的主意不谋而合,从此将领们更加 佩服他的才能。(“授”“悉” “服”各1分,句子通顺2分)8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 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9“独”突出了

12、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0. (1)杨柳岸晓风残月(2)亦足以畅叙幽情(3)凌万顷之茫然(4)雕栏玉砌应犹在(5)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声断衡阳之浦11. (1)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和E不得分。(A、分析错误,对于三贝先生的死不能从正面理解为“是C城的一大损失”。G分析不完全恰当,“词不达意”,应为褒词贬用。E、对描写手法的分析错误。小说中前后两部分采用的都是侧面描写的手法。)(2)引发阅读兴趣,是什么样的人物死后在C城能够引起这样的轰动。在人物塑造上起到了欲抑先扬的作

13、用。通过写知事大人等C城知名人物参加丧礼,可以看出三贝先生是有影响、有代表性的人物,使人物更具有社会意义。同时也表现了社会的众生相,展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评判标准,深化 了主旨。(一点2分)(3)谨小慎微,迂腐呆板,这从他在家训中写的过大桥怕桥毁塌殃及自己、进城怕城门洞落下砖头瓦片砸着自己可以看出;吝啬贪小,处处工于算计,这从他家训中写的以茶待客、买肉和卖粪如何占便 宜可以看出;缺少父子亲情,这从传说的他的死因可以看出。(一点2分)(4)答案提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结合作品,灵活把握。 可以从小说的语言在为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主旨等方面挖掘。 这种充满调侃、寓

14、庄于谐风格的语言使故事更具讽刺意味; 用“典型犹存”、“里失贤者”、“嘉言懿行”、“生荣死哀”这些明褒暗贬的词语写三贝先生,在人物 塑造上极具讽刺效果; 本文借死者讽刺时人,批判倾向鲜明,使用讽刺辛辣风格的语言更能够直接引发读者的思考。(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结合作品。给6分。)12. (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I分。(A、概括不够准确。从文章对奥斯特瓦尔德的生卒年的交代来看,“颜色学、测量体制”应当是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晚年的事情,且“哲学研究”也不应 该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就之列。C、概括不准确。“要么保住自己在顶峰的位置,要么迅速离开顶峰”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第

15、6段强调“迅速离开顶峰”后要“另起炉灶”。D “这决定于他的浪漫型的精神气质”分析不当。原文认为“不用说与他的浪漫型的精神气质有关”,“但是”之后又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要素。)(2)善于跨领域选择较好的角色,例如当他在物理化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后,转而涉足哲学和一般文 化问题;敢于在前人失败了的地方进行研究,例如他晚年闯人颜色学领域,建立了定量的颜色学理论 体系和测量体制;善于不断选择和变换自己的职业或活动的角色,例如他时而是教师,时而又是编辑和作家,在社会上经常扮演着参与者、宣传者、组织者、改革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角色。(每点2分)(3)奥斯特瓦尔德所受的教育具有宽泛性的特点,他有深厚的功底和敏捷的思维;善于选择和变换 研究的角色,一旦看准目标,就积极投人;善于捕捉问题,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具有开拓 性。(每点2分)(4)怀疑精神是有开拓性的科学家不可或缺的素质。问题由怀疑产生。以科学的怀疑精神主动地向大 自然提出疑问,是科学发现的规律;敢于大胆怀疑,从自己的实验工作、理论分析、科学的历史研究 中去发现问题。积极探索是科学家作出科学发现的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