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 (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513820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光曲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月光曲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光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光曲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主要讲述了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有人在断断续续地弹奏他的曲子,感到十分好奇,当他走近茅屋,听到屋内兄妹俩的谈话后,被他们虽贫穷但互相体谅的真挚情感所感动,便走进茅屋为他们弹奏一曲,又因盲姑娘不仅懂音乐,而且非常了解他的音乐激动万分。此时,他看到月光下茅屋里清幽的景色,产生了创作激情,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穷兄妹俩陶醉其中,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月光曲的魅力所在。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难点在于通过对贝多芬情感变化的体验,探究其创

2、作的原因。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初步了解月光曲谱成的经过,然后引导学生研读重点语段,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中体会人物丰富的心理和情感,从而深入探究贝多芬弹了一曲又创作一曲的原因,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最后,通过品读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感受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进一步激起学生对大音乐家的敬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穷人

3、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教学过程:一、 课题导入。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我想,这是他对艺术的最好诠释。在穷人一课中,他用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渔夫与妻子桑娜勤劳、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今天,我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月光曲,了解另一位我伟大的艺术家。二、 预习检查:开火车读词语。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复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三、 指名朗读第一段,想一想你明白了有关故事的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指导学生学习记叙文这种写法:开门见山。

4、好处:简单明了,干净利落。四、学习27小节,体会人物情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故事是怎么发生的?“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断断续续的琴声引起贝多芬注意、盲姑娘弹得不熟练,又爱音乐)贝多芬听到了什么?指导分角色朗读。学生在转述盲姑娘和哥哥的话,你从兄妹你俩的谈话中明白了什么?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善解人意,一丝淡淡的凄楚和酸涩,生活的无奈。)3.揣摩体会贝多芬的心理活动。此时贝多芬会怎么想?贝多芬曾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在贝多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4.贝多芬弹完后,盲姑娘有什么表现?

5、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盲姑娘的话说明什么?应该怎么读?此时盲姑娘心情怎样?指导学生朗读。 “多纯熟”,是说弹奏的技能熟练;“多深”,是说把曲子里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您”第一个是表示猜想,语调稍延长一些;第二个“您”就很肯定。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实,盲姑娘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贝多芬会怎么想?品读贝多芬的语言,感受贝多芬小镇遇知己时的心情及对盲姑娘的敬佩。盲姑娘的这几句话使贝多芬十分激动,一个双目失明的姑娘,这么爱音乐,又这样懂音乐,这是知音啊!正因为遇到了知音,贝多芬才产生要为她弹奏第二支曲子的想法创作的激情顿时而生。小结贝多芬弹了一曲再弹一曲的

6、原因。(爱音乐、懂音乐、知音)五、学习810小节,感受月光曲的魅力。自学810小节,想象月光曲在什么情境下创作的?“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2.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自读第9小节,用直线划出实实在在的事物,用波浪线划出哥哥想象的内容,尝试读出感受。指名学生读,其他学生交流感受,随机指导朗读。用三幅画描绘画面,月光曲旋律是如何变化的?贝多芬的情感有如何变化?师生合作朗读。 3.“恬静”说明什么?从盲姑娘的神态中感受音乐给她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说明:本环节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了解文中描绘的月光曲的情景,体会乐曲的美妙旋律和音乐给兄妹俩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并初步感受联想的表达效果,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4.想象贝多芬离开后兄妹俩的对话,续写课文内容。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你还收集哪些资料?在你心目当中,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位音乐家?板书: 月 光 曲 贝多芬 对劳苦人们的同情 音乐天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