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513709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实验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羊肚菌原种配方筛选试验方案一、羊肚菌的生物学特性1、生态环境羊肚菌发生地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而且不同种类也有生态上的变化,羊肚菌 与植被类型也极为复杂。多生长于阔叶林地上及路旁,单生或群生。还有部分生 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2、土壤羊肚菌是一种土生菌,菌丝分布在土壤中。大多羊肚菌发生在腐殖土、黑(黄) 色壤土、沙泥混合土中。3、发生时间羊肚菌主要发生在两个季节:春末夏初和夏末秋初,这两个时段的典型特征 是前后存在温差的变化,或先低后高,或先高后低.4、温度研究认为羊肚菌属低温型真菌,菌丝在328C均能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 18-22C,孢子萌发最适宜温

2、度15-20C,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18C. 昼夜温差大,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5、水分和湿度羊肚菌生长基质的含水量与一般食用菌相似,最适含水量为60%-65%,在 子囊果生长地土壤的含水量在20%-30%为宜,子囊果只有在空气相对湿度为75% 95%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6、光照和空气羊肚菌菌丝和菌核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光线过强会抑制菌丝生长,菌丝在 暗处或微光条件下生长很快。光照对子囊果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太强或过 弱不利于子囊果的生长发育.羊肚菌也是好氧真菌,足够的氧气和良好的通风场 所是保证羊肚菌正常发育下的必要条件,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无明显的要求,子 囊果生长发育则对空气有较

3、强的要求,CO2浓度不得超过0。3%。7、PH研究认为,羊肚菌生长的最适PH在6。5-7。5之间,趋于中性。二、供试菌株选取3种羊肚菌菌种作为供试菌株三、母种的制作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马铃薯综合培养基(1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Note:马铃薯需挖去芽眼、削皮、切块加水煮30min左右用四层纱布过滤取 滤液,称取其他原料一同置于锅中加热煮沸定容至一定的体积,分装 到试管或锥形瓶中置于高压灭菌锅过灭菌1h左右,灭完菌后待高压锅 压力降至0,取出培养基摆斜面或分装到无菌的培养皿中冷却接种.2、母种的接种及培养在超菌工作台上按照要求进行接种,

4、接种后置于20C的培养箱中避光培养 三天即可长满培养皿表面,4-6天就可长出菌核。四、原种的制作1、配方选择配方1棉籽壳75%、木屑8%、麦麸12%、石灰1%、腐殖土 4%配方2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和腐殖土 3%配方3麦粒60%、谷壳20%、石膏1 %、腐殖土 19 %配方4麦粒75%、土壤23%、石灰1%、过磷酸钙1%配方5棉籽壳30%、腐殖土 30%、木屑40%、磷酸二氢钾0。2%配方6全麦粒100%2、培养基制备将配方1至配方8的基料按比例称好,加入适量的水,使含水量达60% 左右;用手握时,指缝间有水溢出,但不滴下;然后装入25 mmX250 mm的 试管,使装入量及松紧度一致。每个处理装10支试管,高温、高压灭菌,置 于暗处冷却备用。3、注意事项麦粒需用水浸泡24h后沥干水分装试管要均匀、松紧度一致,多余的用塑料折角袋或玻璃瓶装。高压灭菌2h左右接种量、接种方式等均需相同。3、培养条件置于18C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五、菌丝长势的观察记录六、时间安排五、材料准备1、培养料:名称数量/kg杂木屑棉籽壳麦粒麸皮谷壳过磷酸钙石膏石灰腐殖土2、用具:试管 3*6*10=180 支栽培袋玻璃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