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511842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解铝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解铝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解铝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解铝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解铝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解铝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铝的基础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解铝的基础知识1、铝的性质:熔点低、熔点660C、沸点高、密度小、电阻率小、有良好的导 电性和反射光的能力、无磁性。具有两性,可与多种金属构成合金,与氧反应。 其电化当量 C=0.3356g.A-1.h-12、电解质主要成分是冰晶石,电解炼铝主要原料是氧化铝。炼铝历史:化学法炼 铝(1886年前)、电解法炼铝(1886年后)。3、电解槽是电解炼铝的核心设备;根据阳极分可以分为预焙阳极和自焙阳极, 自焙阳极按导电方式分为旁插棒式和上插棒式,预焙阳极按连续使用与否分为连 续式与不连续式;电解槽系列有横向和纵向两种。4、冰晶石即氟铝酸钠,分子式为:Na3AIF6,或3NaF.AIF3,它有人造冰晶

2、石和 天然冰晶石两种。人造冰晶石生产方法主要有酸法,碱法,干法和磷肥副产法。5、电解铝电解质以冰晶石为主体的原因(H-H法优点):1)冰晶石中不存在 析出电位比铝正的元素,这可避免其他金属离子在阳极放电而降低AI的质量,2) 熔融的冰晶石易溶解AI2O3, 3)AI2O3的熔点为2030C,而AI2O3与Na3AIF6 形成熔体后,其初晶温度降为930-980C,4)熔融的冰晶石-氧化铝熔体具有较小 的密度,5)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和适合的粘度,6)不与槽内衬发生电化学反应,7)在电 解温度下不吸水,挥发性不大,8)在电解温度下,具有较小的挥发度。6、铝电解生产中向电解质加入添加剂的目的:改善原有

3、电解质的性质,满足电 解需求。对添加剂的基本要求:1)在电解过程中不被电解成其他元素而影响AI的质量;2)应能对电解质的性质有所改善3)吸水性和挥发性要小;4)对AI2O3的溶 解度不能有太大影响5)来源广泛,价格低廉。7、分子比:MR=NaF分子百分数/ AIF3分子百分数Mv3酸性电解质MR=2WR WR=NaF质量百分数/AIF3质量百分数。&添加剂对铝电解质熔体密度的影响:CaF2, MgF2的添加使电解质的密度增 大。就影响程度而言,CaF2甚于MgF2,但是在添加量为510%时,对电解 质的密度影响很小。添加剂NaCI和LiF对Na3AIF6 -AI2O3系熔体密度的影响 与之相反

4、,他们都使熔体的密度明显的降低。9、工业铝电解质的密度:当工业电解质的摩尔比在2.42.7范围内,AI2O3浓 度为46%, CaF2为24%时,其密度为2.0952.111(g/cm3)。比铝液 的密度(2.3) 低 0.2 g/cm3左右。10、熔体的导电率是指1cm,截面积1cm2的体积的熔体的电导,也称为比电 导。11、添加剂对铝电解质粘度的影响:随着MgF2和CaF2含量的增加,熔体的 粘度也随之增加;NaCI和LiF的添加将使得冰晶石一氧化铝熔体的粘度降低。 粘度大,熔体的电导率降低;粘度小,导电率增高,但却加速了铝的溶解与再氧 化反应而使电流效率降低。12、电解质的分类:用分子比

5、分为酸性,中性,碱性。电解槽用酸性电解质。 电解槽采用酸性电解质的原因:1)酸性电解质满足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小2) 电解质中Na+浓度不太高3)电解质的初温温度低4)结壳松软,便于加工。两极上的放电反应:阳离子向阴极移动:AI3+ (配离子)+3eAI阴离子向阳极 移动:202-(配离子)+C-4e=CO2(C为阳极);202-(配离子)-4e=O2(惰性 阳极)。主反应:2AI3+ (配离子)+302-(配离子)+1.5C=2AI+1.5CO22、分解电压:维护长时间稳定电解,并在电极上获得电解产物所必须外加到两 极上的最小电压。测定的主要方法:测定化学电池的电势。惰性电极(Pt电极) 测

6、得的分解电压为2.12.2V,活性电极(C电极)测得的分解电压为1.151.16V。3、AI2O3在950C生成的分解电压:惰性阳极2.224,活性阳极1.24、两极上发生副反应:阳极副反应:1)阳极气体的二次氧化作用2)阳极过电 压3)阳极效应;阴极副反应:1)铝的溶解及损失2)Na+的析出。5、临界电流密度: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槽发生阳极效应时的最低阳极电流密度。 判断依据:阳极电流密度大于临界电流密度时,将发生阳极效应6、阳极电流效应现象:阳极周围(指与熔体接触的部位)电弧耀眼夺目,并伴 有噼噼啪啪的声响,阳极周围电解质却不沸腾,没有气泡大量析出。电解质好像 被气体排开,电解槽的工作电压处

7、于停顿状态。此时槽电压有原来的4V猛升到 3050V,甚至更高,与电解槽并联的指示灯发亮,表示该电解槽发生了阳极效 应。7、阳极效应的机理:润湿性变差学说P159:润湿性变差是指电解质对炭阳极底 掌的润湿性变差。这种学说认为,在正常电解时,熔体对阳极底掌的润湿性良好, 气泡很快地被电解质从底掌排挤出来。当熔体中AI2O3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润湿性变差,致使阳极气体不能及时排走,气泡逐渐聚集成大面积的气膜,覆盖 于阳极底掌上,这样,气膜就阻碍电流的畅通。电流被迫以电弧的形式穿透气膜, 放出强烈的弧光和振动噪音,这就是阳极效应。&效应系数:每台槽一昼夜发生阳极效应的次数。(看)9、发生阳极效应

8、的利弊:利:1)可根据效应的情况来检查电解槽的运行情况2) 可以调节电解槽的温度,有利于炭值分离;弊:1)阳极不产铝2)电压大大增 加,电耗大大增加,影响产量3)由于电压升高,电解温度升高,杂质Na+放 电,影响AI的质量。(看)1、电流效率:电解槽通过一定电流,在一定时间,实际产铝量与理论上应产铝 量之比n=(P实/P理)x100% P实=Cltx10-3kg C:铝的电化当量,表示在电 解槽通过1A电流,经过1小时电解即通过3600库电量时,理论上在在阴极上 所析出的铝的克数。C=0.3356g.A-1.h-12、电流效率降低的原因:1)铝的溶解和再氧化损失2)铝的不完全放电,3) 其他离

9、子放电:钠离子放电,杂质离子放电4)其他损失:水的电解,碳化铝的 生成,熔体中电子导电。3极距:铝电解槽中铝液界面至阳极底掌的距离。理论电耗:用来分解氧化铝的最小电耗量(此时没有热损失,没有铝损失,没有 电流空耗,即r=1,N=1叫做理论电耗量)W理。与理论电耗W理相对应的电 压称为理论电压。4、电能效率是指生产一定数量的金属铝,理论上应该消耗的能量(W理)和实 际上所消耗的能量(W实)之比。理论电耗率就是单位产铝量理论上所需要的 能量。工业铝的电能消耗的分配:1)补偿反应过程的自由能变化所消耗的能量 2)补偿反应物由室温T1升高到电解温度T3热焓变化所消耗的能量3)补偿反 应过程束缚能所消耗

10、的能量4)补偿电解槽四周空间的热损失所消耗的能量5) 电解槽外部线路上的电能损失降低电流效率的原因:1)铝的溶解和再氧化损失,它是电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已电解出来的铝又 溶解或机械混入到电解质中,并被循环的电解质带到阳极空间被阳极气体CO2 或空气中02所氧化2)铝的不完全放电高价铝离子的不完全放电是造成电流效 率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阴极,AI3+2eAI+;在阳极,AI+-2eAI3+这些 反应反复进行,造成电流的无功损失3)其他离子放电,主要是钠离子放电,钠 离子沸点低,以气体状态蒸发或渗入槽底;钠离子放电的可能性还随着阴极电流 密度的提高而增大。还有杂质离子放电,熔体中因原料哦不纯带

11、进许多杂质,如 等离子。这些离子的电位都正于铝离子,而优先在阴极上放电,其结果使铝的品 位降低,电流效率降低4)其他损失水的电解、碳化铝的生成、熔体中的电子导 体、阳、阴间的极短路、漏电、以及出铝时的机械损失等也都是电流效率下降的 原因。提高电流效率的途径(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电流效率 n= 1-kzf(Co-C)/6D 阴*100%1)电解温度:电解温度越大,溶解铝的扩散速度越快,电流效率损失越大,铝 的二次反应加剧,铝损失增大,电流效率降低2)极距:极距增大,搅拌作用减小,扩散层厚度增加,铝损失减小,电流效率 增大,当极距超过一定程度,电解温度明显升高,对流循环加快,电流效率提高 放缓趋

12、于03)电解质成分:氧化铝浓度低,溶解快,熔体中无悬浮的氧化铝颗粒,有利于 稳定生产,提高电流效率,能降低铝损失的添加剂有利于提高电流效率。4)铝液高度:铝是电热良导体,它的存在,能将阳极下部多余的热量从电解槽 四周疏导出去,使电解质温度趋于均匀。同时降低水平电流,提高电流效率。但 当达到一定高度后,电流效率反而会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5)电流密度:电流密度随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阳极电流密度一定的 情况下,缩小阴极面积提高阴极电流密度,可以提高电流效率。6)电解质高度。5、铝电解槽的电压平衡:V平=厶V槽+A V母+A V效,(1)电解槽工作电压( V槽):又简称槽电压, 可以由电解槽上

13、的电压表直接测出。槽电压包括阳极,阴极,电解质电压降和反 电动势(或称实际分解电压) V槽=厶V阳+A V质+A V阴+E反(2)槽外母 线电压降(厶V母)(3)阳极效应分摊电压降 V效6、铝电解槽的节能途径:1)提高电流效率2)降低平均电压:提高电解质的电导率,降低阳极过电压, 降低母线压降3)降低电解槽的热损失:增加壳面的保温料的厚度;加强槽体保 温。7、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的电解槽外观特征有:1)火焰从火眼强劲有力的喷出,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或稍带黄线2)槽电压稳 定,或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波动3)阳极四周边电解质“沸腾”均匀4)炭渣分离 良好,电解质清澈透亮5)槽面上有完整的结壳,且疏松好打&

14、 (了解)铝电解槽的焙烧:对自焙槽,焙烧阳极炭块;对预焙槽,焙烧阴极。 预焙槽的目的:1)烘干炉体2)烧结炭糊3)提高槽膛和内衬的温度,为下一 步启动做准备。对于自焙槽,除了以上目的,还为了把阳极焙烧好。电解槽焙烧方法:1)铝液预热法2)焦粒焙烧法3)石墨粉焙烧法4)燃料预热 法。9、铝电解槽的常规作业主要包括有加料(或叫加工),出铝和阳极工作三部分 加料方式:自焙槽边部加料,在两大面;预焙槽中间加料,自由下料。加料要求:勤加料、少加料(加料次数多,每次加料量少)优点1)氧化铝溶解 快,槽里不会产生沉淀2)均匀保持氧化铝浓度,提高电解质的导电率3)使电 解槽中的温度波动小,保持电解槽平稳操作4

15、)减少阳极效应的发生,使效应系 数减小到0.3以下。(加料量的计算)10、每二次出铝之间称之为出铝周期。中型槽一般为12天,大型槽每天出一 次,每次出铝量大体上等于在此周期内的铝产量。11、调节分子比的原因:电解质分子比变动1)启动期,从熔化到正常生产,分 子比减小。主要是碳素材料内衬吸收分子比高的组分,使得NaF减小;2)正常 生产期,分子比增大。主要是冰晶石被原料中的H2O、Na2O、CaO分解,使 得NaF增多,A1F3减小,另外A1F3挥发,使得A1F3减少。调节方法:一般加 A1F3来降低分子比,用Na2CO3或NaF来调高分子比。(分子比的计算)1、电流效率的计算(P162) n=

16、 (P实/P理)X100%理论产铝量:M理=Clt (g) = Cltx10-3实际产铝量:M实=皿上Mo工Mi; Mt: 计算周期结束时,槽中剩余的铝量(kg); Mo:计算周期开始时,槽中的低铝 量(kg);工Mi:计算周期时间出铝的总量(kg)2、铝电解的电能效率(P179):nE=(W 实/W理)100%;G=Q 实/W 实=0.3356n/V; 电耗率w= W实/ Q实=2.98V/n其中n表示电流效率,V表示电解槽平均电压。例1一个64KA的铝电解槽一个月(30天)共出铝13452Kg,月初还盘存槽中 的铝量为4000Kg,月末盘存加槽中铝量为4150Kg求该槽本月的电流效率。答:n=(P2-P1) +Mi/Clt*10-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