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实验(3)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500950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实验(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实验(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实验(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实验(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实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全面理解掌握高中的重要实验(3)4.钠的性质实验原理: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复原性。实验过程:(1)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 ,用滤纸吸干外表的煤油 ,置于滤纸上。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 ,迅速让学生观察切面的颜色。(2)向一只盛有水的培养皿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然后把切去表层的小块(约绿豆粒般大小)金属钠投入水中 ,观察反响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3)将切好的金属钠一小块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使其与氧气反响。实验现象及结论:(1)钠沉于煤油的底部。(说明钠的密度怎样呢?为什么钠要保存在煤油中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保存在煤油中可以隔绝空气和水。) 钠很容易用小刀切开。(说明钠的质

2、地怎么样?软/硬?钠是银白色固体、质软)钠的切面迅速从光亮的银白色变暗了 ,失去了金属光泽。(钠露置在空气中很快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Na2O:4Na+O2 =2Na2O。)(2)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小于水) 钠熔化成小球。(说明反响放热 ,钠的熔点低)钠在水面上会游动。(说明钠与水接触部位发生反响产生了气体 ,气体推动小球迅速游动。由于气体、小球、水相互撞击而发出嘶嘶声) 钠逐渐消失。(说明反响剧烈 ,速率很快) 参加酚酞的水溶液会变红。(说明反响生成了碱 ,钠与水的反响2Na+2H2O=2NaOH+H2↑)(3)钠在空气中加热会剧烈燃烧 ,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 ,得到淡

3、黄色的产物。(2Na+O2Na2O2)问题:未用完的钠要及时放回原试剂瓶 ,为什么?取用钠要用镊子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为什么?比拟钠在常温下、加热条件下分别与氧气反响生成的产物。钠的两种氧化物有何相似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比拟等量且大小形状均相同的金属钠分别与水、盐酸、乙醇、氯化铵溶液中反响 ,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将金属钠分别投入到CuSO4、MgCl2、FeCl3、AlCl3、Ca(HCO3)2等溶液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写出有关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什么钠能把四氯化钛中钛置换出来 ,而不能把CuSO4溶液中Cu置换出来呢?5.氢氧化

4、铝的两性实验原理: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 ,能与强酸反响生成盐和水 ,又能与强碱反响生成盐和水。实验过程:在一支大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0.5mol/L硫酸铝溶液 ,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将沉淀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盐酸 ,一份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及结论:硫酸铝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响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说明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氨水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一份氢氧化铝沉淀中参加盐酸 ,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说明氢氧化铝具有碱性 ,可与强酸发生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 ,Al(OH)3+3HCl=

5、AlCl3+3H2O一份沉淀中参加氢氧化钠溶液 ,观察到白色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消失。说明氢氧化铝具有酸性 ,可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响生成盐和水 ,Al(OH)3+NaOH= NaAl(OH)4 问题: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铝时 ,一般不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代替氨水与铝盐反响 ,为什么?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铝时 ,一般不用盐酸等强酸代替二氧化碳与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反响 ,为什么?如何鉴定明矾中确实有铝离子存在?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的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假设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与盐酸滴加顺序不同 ,现象会不同吗?为什么?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假设氯化铝溶液与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滴加顺序不同 ,现象会不同吗?为什么?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既能与强酸反响又能与强碱反响的常见物质有哪些?请小结之。并写出有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铝具有两性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存在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 ,请结合电离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氢氧化铝的两性。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 ,含SiO2、Fe2O3、MgO等杂质 ,请设计实验方案从铝土矿中提取纯洁的氧化铝。并写出有关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