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499617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核心概念:古典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理性预期革命、穆勒综合、马歇尔综合、新古典综合2.2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2.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2.何谓“费雪效应”?3核心概念:货币幻觉、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陷阱、挤出效应、凯恩斯定律4.1核心概念:适应性预期、自然率假说4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有何不同?请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予以说明(此题结合第五章)。5.1核心概念:理性预期、理性预期假说、卢卡斯批判、政策无效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动态时间不一致性5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评判的

2、?5.什么是“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了解其推导过程。以此为基础说明理性预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意义。5.5请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政策无效”主张。.6你能另外举出政府经济政策动态时间不一致性的一个或者几个例子吗?.8简述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6.1核心概念:真实冲击与技术冲击、跨期替代效应、索洛剩余、乘数-加速数模型、货币经济周期理论、政治经济周期理论.5给出真实冲击与名义冲击的定义。经济学家认为何种真实冲击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原因?6.简述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并以图加以说明。61从传统的凯恩斯理论(-L模型),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实际经济周期(R

3、BC)理论,再到新凯恩斯主义理论(S-A模型),它们如何解释经济周期波动原因?7.核心概念:非市场出清、工资粘性与价格粘性、菜单成本、效率工资.2论述新凯恩斯主义兴起的理论背景。.新凯恩斯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非市场出清”假设问题上有何差别?7简述效率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1、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是如何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其有些什么政策主张?11核心概念:古典革命、边际革命、凯恩斯革命、理性预期革命、穆勒综合、马歇尔综合、新古典综合2.2你如何看待古典理论中的“两分法”,如何理解“货币中性”假设?两分法:两分法的基本观点是货币经济与实际经济是两分的,认为货币等名义变量与产出等实际变量之间是没有必然联

4、系,当经济系统的实际变量达到均衡之后,如果所有名义变量发生相同尺度的变化,此时并不能影响经济系统所有实际变量的原有均衡状态。认为产量是由制度、资源、技术等实际因素决定,与货币无关;货币的供给则决定着物价水平。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即货币是中性的。24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即供给创造需求。任何产品的生产,除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求外,其余部门总是用来交易其他产品

5、,从而形成了该产品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如果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那么任何参与生产活动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除去自身的消费外,其剩余部分都会用于储蓄,并且任何储蓄的数量都会由人们对自己生产产品的需求而将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何谓“费雪效应”?费雪效应:是指货币扩张会使名义利率提高,解释了通货膨胀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关系。费雪效应表明,物价水平上升,利率一般具有增高的倾向;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一般具有下降的倾向。货币幻觉: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流动性偏

6、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流动性偏好理解为对货币的一种心理偏好。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种: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流动性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 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挤出效应:指增

7、加政府投资对私人投资产生的挤占效应,从而导致增加政府投资所增加的国民收入可能因为私人投资减少而被全部或部分地抵消。凯恩斯定律:凯恩斯认为,仅靠自由机制是无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达到充分就业的,必须加强国家干预。据此他提出,在需求出现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时,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来刺激需求,而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将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地增长,以至达到充分就业,使生产(供给)增加。这一论点被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奉为定律,因此叫凯恩斯定律。适应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假说的基本思想是:预期一个变量所需的信息都包含在这个变量过去的历史变化中(历史上的实际值),行为人从过去预期的错误(以前的预期在

8、多大程度上被证明是不正确的)中吸取教训,并对未来的预期进行适应性调整。自然率假说:自然失业率是指“根据包含了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之实际特征的瓦尔拉斯均衡方程所获得的(失业)水平”。redmn认为,行为人错误地把名义工资的变化当作实际工资的变化是导致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下倾斜的主要原因。但是,行为人的错误必然是暂时的,他们不可能长期受愚弄。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以后,行为人最终将准确地预期到未来的价格水平,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会相应地变成一条垂线。自然失业率假说的一个推论是长期的产出水平与通货膨胀率或价格水平无关,即长期的准菲利普斯曲线或总供给曲线也是一条垂线。自然失业率假说及其推论通常被统

9、称为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是指对某个经济变量(如市场价格)进行预期的时候,如果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错误。因此,平均地来说人们的预期应该是准确的。理性预期假说:依据Mh的描述,理性预期假说是指,经济行为人对经济变量的主观预期将同这些变量的真正或客观数学条件期望相一致。根据英国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代表人物明福特(Mnord,9)的定义,理性预期假说是指“在可获得信息的条件下行为人对于未来结果的主观概率分布与实际概率分布是一致的”。卢卡斯批判:ca(197)认为,经济行为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其预期和行为,所以当经济政策变化时,宏观经

10、济计量模型的参数可能不会保持不变。因此,利用已有计量模型无法准确地预测政策变化的经济效果。政策无效论:如果一个国家以往的价格水平比较稳定,政府利用突然地出人意料的通货膨胀政策是可以比较容易地制造经济繁荣。但是,政府持续利用这种政策的时间越长(价格水平波动就会比较频繁),经济行为人对政策的反应就越小,当政策的效果被人们实现完全预期到,政策就变得无效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量和就业偏离其自然率水平归因于没有观察到的货币供给量变化(或者说政府出人意料地调整货币供给量),因为经济行为人无法获得完全信息,其对价格的预期会出现误差,即经济行为人会把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错误地当作相对价格的上涨,因而增加

11、劳动的雇佣和产量的供给,从而引起产量和就业的周期波动。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是以发行公债还是以税收来筹资,其效果是等价的。政府无论是以税收形式,还是以公债形式来取得公共收入,对于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是一样的。同时,财政支出无论是通过目前征税还是通过发行公债筹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公债无非是延迟的税收,在具有完全理性的消费者眼中,公债和税收的效果是等价的。动态时间不一致性:所谓政策的动态时间一致性是指,一项政策不仅在制定阶段应该是最优的(从政府的角度看),而且在制定之后的执行阶段也应该是最优的,并假定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出现。如果一项政策只是在制定阶段最优的,而在执行阶段并不是最优的

12、,该政策就是动态不一致的,这表明政府并没有积极性真正实施这项政策,人们也不会相信这项政策。4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有何不同?请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予以说明(此题结合第五章)。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即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反之,通货膨胀率提高。但菲利普斯曲线没有考虑到预期的因素。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根据适应性预期对这条曲线作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在短期内,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存在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但在长期中人们要根据适应性预期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即人们可以根据过去预期的失误来修

13、改对未来的预期。这样,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一致时,失业与通货膨胀就不存在这种交替关系,从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不会出现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情况,所以,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都不存在。.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从哪几个方面对凯恩斯主义进行评判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要从经验检验和理论一致性两个方面展开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批判。 ()从经验检验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

14、析技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以便否定凯恩斯理论。由于滞胀现象的存在,检验结果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利。 ()从理论方面。首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三大错误: 不合理性的预期。在凯恩斯理论中,经济当事人的预期通常被假定为不变,它主要取决于过去该变量的数值。这就意味着人们并不利用有关将来的信息来谋取最大的利益,从而违背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 在一个理论体系中个人行为不一致。比如,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劳动供给时,假定人们就收入和闲暇进行选择,但在宏观消费理论中又假定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即劳动者要在现在和将来之间进行选择。但并没有一种理论说明二者

15、的一致性。 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 其次,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全盘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基于理性预期假设和货币主义的自然率假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欺骗公众基础上的。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由资源、制度、习惯、市场结果等因素决定的自然就业率水平,同时人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形成预期,在自然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持续的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不仅如此,由于政府不能预测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因而政策的后果可能是加剧经济波动。 上述结论主要来自于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卢卡斯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大多是根据参数固定不变的计

16、量经济学模型,但经济当事人的理性预期将使得这些参数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政策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53什么是“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了解其推导过程。以此为基础说明理性预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意义。假设一个典型企业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 在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企业并不知道价格总水平,而只能对其进行估计。现在用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因此式(5.21)可以改写为:=+ 企业虽然不知道,但他有一个关于的主观概率分布,根据理性预期假说,企业关于的主观概率分布等于的实际概率分布。用表示企业对于的无条件期望值,即企业知道之前对于的预期。但是,在企业知道之后,由于其信息集发生了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利用来求解,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