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平行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499592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2.1平行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0.2.1平行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0.2.1平行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2.1平行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2.1平行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2.1平行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平行线基本事实和推论,能作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探索等活动获取知识,在具体操作活动中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感受数学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教学重难点】重点: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线基本事实和推论.难点:用几何语言描述作图过程.【教学过程】一、 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创设多种有关平行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有关平行线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观察:线、线与线的关系.如国旗、高压电线、铁轨

2、问题:这些线之间呈现怎样的位置关系?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后踊跃发言,教师板书课题.二、新知探索,及时练习设计意图:归纳、完善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几何表示方法,让学生感受几何语言的优越性,在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平行线的过程中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概括和抽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平行线的性质.1.教师板书课题,并说明本节课继续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平行现象,让学生给出平行的定义.一部分学生能回答出“不相交的两直线”而遗漏“在同一平面内”,教师此处应适当放开,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情景讨论“在同一平面内”的重要性.教师出示问题:生活中哪些图形给人

3、以平行的形象?学生讨论,组内交流,最后派代表发表见解.师:生活中这么多平行,如何表示它们?如何画平行线?从而引出平行线的表示符号“”.2. 小试牛刀 课件展示两个有关平行线定义和平行线的表示方法的题目,学生思考后回答.(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B.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线段平行D.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平行(2)如图,在长方体中,与棱 AD 平行的棱有哪些?与棱DC平行的棱呢?用符号把它们写出来3.操作探究,得出性质(1)教师让学生拿出直尺和三角板,按照多媒体的操作演示方法模拟.(2)总结画平行线的方法:一靠、二落、三推

4、、四画.(3)为了让学生印象深刻,教师再次板演,学生集中体会并操作实验.(4)引导学生总结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这条直线.4.合作交流,得出推论师:三条直线a,b,c,其中ab,bc,问题:a和c会不会相交?学生讨论交流,由生活经验得出结论ac.教师总结:简单的介绍反证法,学生能听懂即可。引导学生归纳: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 相信自己,细心练习如果CDAB,CEAB,那么C,D,E 三点是否共线?你能说明理由吗?三、课堂小结设计意图:由练习过渡到小结中,让学生再次体会,知识来自于实践中,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初步体验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找几位同学总结归纳。1. 平行的定义,表示方法,平行线的画法2.平行线的基本性质及其推论3.了解反证法四、 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126面第3题,128面第1题2.选做题:作平行线的其他方法3.预习下节课内容【板书设计】定义:表示方法:基本事实:推论:推论的几何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