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试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499515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思想品德试题特点及应对策略关键词:特点 策略2008年平凉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和2008年崆峒区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相比,在题型结构、试题表现方式、热点话题的设问角度甚至考试目标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本人认为,今年的试题从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高度来看是一套与教学的三维目标相一致的试题,是一套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试题,是一套质量较高的试题。和2008年崆峒区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相比,本套试题表现出以下特点:1试卷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从内容上看,围绕成长中的“我”,重点探讨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突出九年级全册“责任与使命”的主题;从题型上看试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主题活动两部分,单项选择题部分属基础

2、知识测试类题型,主题活动属实践与探究类题型;就赋分来说,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所占的比例由2008年的5:5变为4:6;从难易水准看,无偏题、怪题,容易题、中等题、稍难题所占比例符合命题要求。2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形式更加多样。2008年试题相对程式化,命题设问直接,角度单一,题型传统,除部分选择题稍显灵活外,所学知识大都以填空、简答、论述方式予以考查,这样的命题,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强行灌输”、学生考前的临阵“磨枪”、“死记硬背”便可使答案跃然纸上,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相形之下,本套试题素材面宽,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即使仍注重对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在形式上有了很大

3、水准的改变,只有第6、7、13、20和23题第(1)问属于对再认和再现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中相关事实、观点、原理的考查,其它各题则通过创设情境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如第11、18、23题;结合实际问题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如第1、2、3、8、14、19题;通过使用知识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如第4、5、8、9、10、12、16、17、19题。命题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3以水平立意,试题联系实际紧密,时代感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本试卷以学生生活实际、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社会注重的热点问题为素材

4、,编制了一些颇具新意的试题,突出对学生理解性水平、应用性水平和创造性水平的考查。如单项选择第2、3题就是以“博客”为话题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准确理解;第21题“建设生态文明”中的第(2)、(3)、(4)问要求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所学理论,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懂得如何在真实世界里去展示自己,该如何做,该如何行;如第22题“实事求是”、23题“建言献策”以事关民生、国情等时政热点话题、考生活动为背景材料,设置开发性试题,内容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对教材的深挖,其形式、方式、发问、答案都具有包容性,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鼓励打破常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4表现方式新颖,重视创设问题情景,有效渗

5、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试题贯彻了新课改的理念,使用名言、网络语言、图画、标语、时事等调动学生的读题兴趣;选材也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不再感到距离自己很远,不但易于理解接受,同时也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过程。5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了考试与评价的人文关怀。一是试题从认知水平的增强,综合水平的培养,思想觉悟的提升三个方面命题,体现了人本思想,学生不应再是为考试而学习;二是在题干中提供一定量的信息,协助学生审题、解题,避免了单纯的死记硬背,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三是答案的多元化,评分的采意性,鼓励学生创新。6.稍有缺憾之处本人认为,本套试题选择的素材都来自国家的大背景,地域特

6、色显现不足,乡土气息不浓,亲和力不够。假如试题的设计能充分挖掘地方重大新闻,将时政热点的大背景落实到考生生活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点上,极具乡土气息,这样既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得情感,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命题思想,增强了对学生实践应用水平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本地的现代化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更易于考生接受并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更能体现出全新的教考理念。根据试题表现的上述特点,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实际,本人认为在中考备考中应对策略如下:1、认真研读课标,贯彻课改精神,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复习针对性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以协助初中学生提升道德素质,形成

7、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水平,逐步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为使学生成为“四有”公民奠基作为总体目标的。所以,本课程在三维目标的实现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水平目标,最后才是知识目标。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中考逐步朝着这个方向实行命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课标、教材为纲,以学生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为本,以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探究为实,分别从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四个层面进行有效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2、端正思想态度,改变教学观念,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加强复习针对性的基础。

8、过去教师教政治课,大都是“照本宣科”,“一言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言传身教轻感悟体验,重单纯应答轻综合运用;过去学生学政治课,也只限于死记硬背,“读死书,死读书”,不关心国家大事,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也不会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一旦试题中出现了课本中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便无从着手。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中考试题不仅考查“知”,更注重考查“行”,所以,每一位从教者都应以良好的中考命题导向为契机,下大力气克服“照本宣科”、“蜻蜓点水”的错误做法,重视课本知识和时事热点的有机结合,教材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带领学生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不重视,临时突击,死记硬

9、背,以识记知识为目标的思想误区。引导学生在学习、复习过程中,不能仅仅只着眼于课本,而是要将视线投向社会,关心国家大事,逐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知道自己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勤于思考、勇于创新,要有自己的见解。在学习目的上,以学会对知识的运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为明目标,通过再现活动的过程及体会让学生去很好地感悟,积极地投身,以更好地适应考试改革的要求。3、革新传统教法,加强学法指导,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加强复习针对性的关键。现在乃至今后的试题,均以教育价值、能力立意,强调德育功能,注重时代特征,地域特色浓厚,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强,这就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教学的真实性和情境性;要重视知识内容、时政热点和学生活动的有机融合;要培养学生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解题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重视“讲练结合”,以讲带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程度,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要以人为本,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参与,坚持互动,师生共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