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499460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 中 测 试 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学校_班级_姓名_座号_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花圃(p)归省(shng)田垄(lng)脑髓(su)B.踌躇(ch)澎湃(pi)亘古(gn)骊歌(l)C.讪笑(shn)哺育(b) 踱步(du)污秽(su)D.瞬息(shn)嫉妒(j) 震悚(sng)泥泞(n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幽寂锋芒毕露妇儒皆知一拍即合B.仰慕慷慨淋漓马革裹尸戛然而止C.狂澜潜心惯注铤而走险杂乱无章D.晦暗气冲斗牛契而不舍浑身解数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2、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C.英语老师非常幽默,能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D.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的情景。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D.也

3、许我们不能复制马云的成功,但是他的梦想、他的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花草树本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如若有一天,地球上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A.B.C.D.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是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B.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

4、编的乐府诗集。C.黄河颂中,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D.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不惜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的由衷敬佩和深深怀念之情。7.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人在生命的旅途中,不能没有朋友的祝福。你的祝福如春天里的一缕清风,为我送来芬芳;如寒夜里的一团火焰,为我送来温暖;_,_;_,_。我将带着你的祝福,去搏击人生的风雨,拥抱绚丽的彩虹。8.综合性学习。(5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

5、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坚忍不拔和勇于创新。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为这次的“悠悠书香伴我行”活动设计两个活动栏目。(2分)活动一:_活动二:_(2)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二、阅读理解(共45分)(一)阅读下面这散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望岳 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6、)A、第一二句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岱宗即东岳泰。B、第五句的意思是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心胸为之荡漾。曾通层。C、第七、八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逊的性格特点。D、全诗切着望字而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高大雄伟的气势,也透露出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12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7、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公亦以此自矜( ) 但微颔之(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以我酌油知之。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3.为什么要写卖油翁“酌油” 这段文字?(3分)4.从文章可以看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3分)(三)阅读下面短文(13分)翠湖心影(汪曾祺)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

8、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晴。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从文林街、先生坡,到华山南路、正义路,这是一条直达的捷径。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扣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

9、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

10、大鱼,吓你一跳。一九三九年的夏天,我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拔,拔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图书馆的藏书室在楼上。楼板上挖出一个长方形的洞,从洞里用绳子吊下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借书人开好借书单,管理员把借书单放在木盘里,一拽旁边的铃铛,“当啷啷”,木盘就从洞里吊上去了。不一会,上面拽一下铃铛,木盘又系了下来,你要的书来了。这种古老而有趣的借书手续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

11、干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喀拉拉”一拔,拔到十二点:下班!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想起他来,并和我所认识的几个孤独、贫穷而有点怪僻的小知识分子的印象掺和在起,越来越鲜明。总有一天,这今人物酊形象会出现在我的小说里的。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

12、成的方碟子里,按碟算价钱。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一一”,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帐,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凤凰三点头”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贼”着客人。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穷遛”。这“穷遛”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园日涉以成趣”,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

13、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我是一九四六年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年了,。我是很想念翠湖的。我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蛇展”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淇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蛇展”。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选自汪曾祺作品自选集),原文有删节)1.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1)翠湖是昆明的眼睛。(2) 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的遛。2.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第自然段划波浪线的句子(3分)3.根据文意,请分析作者“很是想念翠湖”的原因。(3分)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翠湖的变化持怎样的观点和态度?(3分)(四)阅读下面的短文(14分)不要对那个人叫嚷 周末,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日,每逢这时,学校门口涌满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 有一幕,总遇见:驼背的母亲,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那背,可真叫驼,已弯曲成一把弓。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