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柴火情味浓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493328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间柴火情味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乡间柴火情味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间柴火情味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间柴火情味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间柴火情味浓 乡间柴火情味浓在老家农村,柴火是最平常见的东西。 怎样在冬天里快速在室外召集一群人很简单,只需关键点起一堆火。没有暖气的农村似乎要比城市冷的多。现在日子过好了,家家户户全部安装了冷暖空调购置了电暖扇、电热汀等取暖设备,不过因为比较费电的缘故,倒也并不常开。天冷的时候,缩脖揣手抖腿跺脚,多种多样的取暖方法全部不及一堆柴火来的温暖实在。也不用费太多功夫,随便去沟里或树林子里捡些干树叶、枯树枝或玉米秆子,堆成个堆,很快就能生起一堆火。在家闲待着的乡亲们,看到烟气或听到人声,便脚不随腿的不由自主走到了火堆旁。有时,大家也主动招呼着偶然经过的人,一起加入烤火的队伍。很快的就有大家聚集到一

2、起,就着火堆,大家拉家常说儿女聊自己那口子也吵吵孩子,磕着瓜子吃着甘蔗谈天说地的,不知不觉能聊一大晌!我有时也会加入这么的队伍,却并不插话,只静静的听,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亲切浓郁的乡亲情感,豪爽的故乡话里满含着幽默风趣,谈话内容偶然也掺杂部分粗俗的骂人话语,便笑笑以为是真情流露、多半是玩笑话,并不在意和计较。烤火的人群中,没有所谓贫富差异,没有所谓官职高低,没有所谓地位名利,也没有所谓尔虞我诈,有的只是纯纯的乡情,浓浓的乡意和满满的乡念。远亲不如近邻,高朋不若乡亲,走出万里,归来,你仍是少年,家乡待你仍然如初,乡亲待你一如以前。 我去过部分酒楼,也吃过部分招牌特色菜。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

3、比较就难发觉分别。可能我是没有享福的命吧,却总以为还是老家的柴火饭最好吃。天然气、液化气、电磁炉盛行的时代,有时我却还是思念那一顿用柴火做的饭。不管是剥籽后留下的玉米芯,还是豆杆子或玉米杆,又或是枯树枝或大树木疙瘩,全部能够随意拿来当柴火烧。火在炉灶里静静的烧,饭在锅里慢慢的熬,用柴火熬出来的稀饭是微微发黄的,喝起来有浓浓的面香味;用柴火炖出来的粥是软糯烂绵的,吃起来细腻香软,回味无穷;用柴火做出来的菜是滋味丰富层次分明的,吃起来咸淡适口、魂牵梦萦。饭是家常便饭,情却是诚意满怀。我不怎么擅长做饭,却总爱动手帮忙,不为其余,只为寻求记忆中的那一抹美好的回想。 到饭点时,家家厨房里全部飘出多种多样的香味,户户房顶全部升腾起阵阵的烟雾,在灶具便利的现在,我却还依旧思念小时候,大家全部基础以烧柴火烧煤球为主,一到做饭时分,小小的村子里便氤氲笼罩在一片烟和香的气息里,和着此起彼伏、音调不一样的回家吃饭的声音,农村的小村子充满了人情和温情。待到吃饭时,大家便全部端着碗出来,聚个堆、围个圈、随便找个地一坐或一靠或一谷堆就吃开聊开了,小孩子便热热闹闹的能够厚着脸皮便是谁家的饭全部能够尝一尝的 当我毕业后走出农村,到了城市,我再也没有过烤火、吃柴火饭的经历。便慨叹:执笔江山不过一日三餐,风花雪月难敌乡间柴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