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491010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法学总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A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孙*应对 B 负刑事责任。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 B、抢劫和绑架行为 C、盗窃和绑架行为 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 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

2、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5、*意图杀死*。一天,持刀潜伏在*院落的大门外,等候*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消除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的行为应定为 B 。A、犯罪预备 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 B、 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A、犯罪的时候 B、侦查的时候 C、起诉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8、*甲因犯成心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

3、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A、10年以上15年以下 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 11年以下 D、6年以上11年以下 9、以下情节中, 属于量刑 酌定情节的有D 。 A、 累犯 B、未成年人犯罪 C、立功 D、犯罪动机10、防卫 过当是指 C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5分,共15分。1、“在中华人民*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BCD 。A、 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4、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 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危害行为、犯罪的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方法、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CD。、成心形式、过失形式、作为形式、不作为形式、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ACD。、法定的义务、道义上的义务、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AB、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犯罪时空上不同、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犯罪的结果不同、犯罪的行为不同、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以下ABCD不构

5、成共同犯罪。、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同时实施成心内容不同的犯罪、超出共同成心以外的犯罪D、一方成心,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AD。、事前避险、假想的避险、事中避险、事后避险、罚金刑的执行方式有:ABCD。、一次或分期缴纳、强制缴纳、随时追缴、减免缴纳 、刑罚裁量原则是:C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法为准绳10、以下那些行为且具有如实供述罪行的,属于自首:ABCD。、在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未被发现之前,自动归案的、在被通缉、追捕的过程中,自行投案的、正在去投案的途中,被公安机关抓捕的、父母送子女归案的三、判断题每题分,共分、刑法学是以

6、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T、刑法的体系就是刑法规定的、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F、刑法的根本原则是贯穿于刑事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根本准则。F、首要分子是一种主犯,但主犯却不一定是首要分子。T、是否着手实行犯罪,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标志。T、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T、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T、附加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独立适用。F、一般累犯的构成,要求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年内。F、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T四、简答题在以下六个小题中

7、,可任选其中的五个题去答复。每题分,共分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和在立法中的表达。2、谈谈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构成条件。3、间接成心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是什么?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客观方面需具备那些条件?5、简述犯罪集团的特征。6、我国刑法对死刑作了哪些限制性的规定?五、案例分析题每题材分,共分1、被告人朱*,男,28岁,原系*市大*家庄村民。1997年9月25日,同村农民韩*挖菜窖,占了朱*家的地,朱*便找韩*讲理。韩*不但不认错,反而依仗自己身强体壮,打了朱*。朱*非常气愤,咽不下这口气,便伺机报复。同年10月25日,朱*见韩*的10岁男孩在地里干活,便产生了报复韩*男孩的念头,但又怕自己

8、打伤小男孩而犯法,便找来自己13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叫儿子去打韩*的男孩。小儿子受父亲的怂恿,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韩*男孩的小腿就是一锹,顿时将大动脉血管砍断,流血不止。邻近的群众见状,急忙将男孩送乡医院抢救,终因留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问:1朱*和他的小儿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对朱*的行为如何定性?2、被告人*,男,53岁,*建筑材料厂更夫。被告人*,多年来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一次因抓窃贼时,手被窃贼砍伤。此后,*在打更时便带一把刀用以防身。1998年4月10日深夜,*听到仓库内有响声,并见仓库内有个黑影,即大声发问:“谁?对方不应。这时,*便拔出尖刀向仓库内的黑影走去。盗窃分

9、子突然跃出,向迎面走来的*脸部猛击一拳,*情急之下,不及招架,便举刀向对方刺了两刀。然后便奔出仓库,边喊“来人,抓贼!边跑向宿舍去找人。人们闻讯赶来发现盗窃分子被刺后已倒地身亡。*见盗窃人已死,便持刀去公安机关自首。问:被告人*的行为是构成防卫过当呢,还是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分。2分立法表达在:1总则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刑罚种类、量刑原则等;2分 2废止了类推;2分 3规定了从旧兼从轻则;1分4分则规定了罪状和法定刑2分2、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条件是:1必须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13分;2行为人到达刑事责任年龄13分;3具有刑事责任能力13分。3、 间

10、接成心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是,1预见程度不同13分;2是否凭借条件不同13分;3意志因素不同13分。4、 不作为犯罪的客观方面需具备的条件是: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13分;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13分;造成或足以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13分。5、 犯罪集团的特征有:三人以上;有一定的组织性;有屡次犯罪的目的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每要点2分,答得全面的再给出分6、 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限制表现在: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适用主体的限制;适用程序的限制;执行制度的限制。每要点2分,答得好的再给出分五、 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1朱*和他的小儿子不构成共同犯罪。2分原因是他的小儿子13岁,不具备犯罪主

11、体的资格3分。 2对朱*只能定为间接正犯,朱*自己的小儿子去犯罪,因被*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只相当于*人的犯罪工具。5分2、被告人*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3分理由是:盗窃分子突然从仓库内跃出,并向*猛击一拳,实施暴力侵袭,作为防卫人很难判断对方的强度。为了保卫公共财产不受侵害,防卫人采取强度较大的防卫措施,即使造成侵害人伤亡的,也未超过限度。7分刑法学总论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刑法中废除了类推,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坚持了 A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不株连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立场2、*高级法院副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学教科书,对刑法的假设干问题作了阐释。这

12、种解释属于 C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3、“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这表达了 A。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遍管辖原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以下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CA、抢劫 B、贩卖毒品 C、绑架 D、投毒5、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于 A 的犯罪中。A、直接成心 B、间接成心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6、行为人误用空枪去杀人,导致未遂的,属于 B 。A、客体的错误 B、对象的错误 C、工具的错误 D、因果关系的错误7、 A ,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

13、。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时间 D、犯罪地点8、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C 。A、结果说 B、行为实施终了说 C、构成要件说 D、目的实现说9、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好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助,共抢得乙身上钱财假设干。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B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 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10、我国刑罚的目的应采取( D )。A、 惩罚犯罪说 B、改造犯罪说 C、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说 D、预防犯罪说二、多项选择题(在以下四个选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5分,共15分)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ABC )。 A、时间效力 B、对地域的效力 C、对人的效力 D、 追诉时效 2、以下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ABC)。、为了犯罪,事先调查被害人行踪的行为、尾随被害人的行为 、守候被害人的行为、着手实施*罪构成的实行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包括BC。 、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 、帮助犯、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人、防卫不适时的情况有AD。 、事前防卫、假想的防卫、防卫挑拨、事后防卫、我国刑法的量刑原则是BC。、罪刑相适应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