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0491008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佛教徒的科学观原文地址: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在“科学视野中的佛教”研讨作者:学诚法师一个佛教徒的科学观 2008 年 10 月 25 日在中北大学 “科学视野中的佛教” 讨会上的发言学诚(10 月 25 日 上 )三百年来,科学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果 被用来改造自然界,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 对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一定真正懂得科学是什么,由 于科学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使人们对之产生越来越坚 固的信赖,这种信赖也反过来加速了科学的发展。但另外一 方面,人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比如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 境,因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以及废弃物的过度排放而遭到 破坏;由不同

2、人群组成的社会环境,因为资源的争夺和占有 而相互仇恨甚至发生战争;乃至于同一个人群中间,因过于 看重物质利益上的得失, 而发生不和与争执。 除此之外还有 人们因为享用现代物质成果而引发的种种疾病,以及现代生 活方式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这些状况都让物质利益 短暂满足所带来的幸福大打折扣。那么,人类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呢?科技的发展增强 了人类驾驭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但这样的努力最终能实 现人类的幸福吗?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有过这样的 忠告:“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和高尚的生 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 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对我来说

3、,人类应该 感谢释迦牟尼佛和耶稣那样的人物,远比应该感谢所有创造 性的好奇的头脑的成就要多得多。 ”在爱因斯坦看来,仅仅 靠科学技术,还不足以让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人类还要建 立自身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并以此过一种有道德的生 活。曾接受过西方最高水平科学教育的马蒂厄里卡尔后来 皈依佛教,完全投身到佛教的实践中,他认为: “外部世界 的改造有其极限,而这些外部改造对于我们的内部幸福所起 的作用也有其极限。外部条件、物质条件的好转或损坏,固 然大大地影响我们的幸福,但是最终,我们不是机器,幸福 或者不幸的是精神。 ”(和尚与哲学家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123 页)既然如此,对精神世

4、界的改造就变成了他 生命的主要方向。研讨会主席台在这方面,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做出了表率。他出 身于印度的王公贵族,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太子,拥有世间人 所希求的一切美好禀赋:崇高的地位、强大的权利、耀眼的 名誉以及美丽的妻子。然而太子却认为这一切都是无常,很 快都会失去,自己最终也会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可怜地死去。 别人也一样,都难以逃脱老、病、死等痛苦。想到这些,他 便选择放弃王位、离开家人,过着清淡简朴的修行生活,最 终证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获得了精神上的彻底解放。在此 后四十多年的生命里,他一直在为众生分享着他证道的喜 悦,并竭尽全力地帮助一切人得到这种喜悦。佛教认为人类的痛苦源自内在的无明

5、,其主要目的是要 消除这种痛苦的根源,而不是在外在境界上做过多的努力, 否则非常容易在忙碌中迷失方向,最后变得越来越迷茫,越 来越痛苦。如大智度论说:“问曰:佛自说佛法,不说余经,若药方、星宿、算经、世典,如是等法,若是一切智 人,何以不说?以是故,知非一切智人。答曰:虽知一切法, 用故说,不用故不说。有人问故说,不问故不说。”(卷第二) 大智度论说:“于十四难(一、世界及我为常耶?二、 世界及我为无常耶?三、世界及我为亦有常亦无常耶?四、世界及我为非有常非无常耶?五、世界及我为有边耶?六、 世界及我为无边耶?七、世界及我为亦有边亦无边耶?八、 世界及我为非有边非无边耶?九、死后有神去耶?十、

6、死后 无神去耶? 一、死后亦有神去亦无神去耶?十二、死后亦 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耶?十三、后世是身是神耶?十四、身 异神异耶?)不答法中,有常、无常等,观察无碍,不失中 道,是法能忍,是为法忍。如一比丘,于此十四难思惟观察, 不能通达,心不能忍,持衣钵至佛所,白佛言:佛能为我解此十四难,使我意了者,当作弟子。若不能解我,当更求 余道。佛告:痴人!汝本共我要誓:若答十四难,汝作我 弟子耶?比丘言:不也。佛言:汝痴人!今何以言: 若不答我,不作弟子。我为老、病、死人说法济度,此十四 难是斗铮法,于法无益,但是戏论,何用问为?若为汝答, 汝心不了,至死不解,不能得脱生老病死。譬如有人身被毒 箭,亲属呼

7、医,欲为出箭涂药。便言:未可出箭,我先当知 汝姓字、亲里、父母、年岁,次欲知箭出在何山、何木、何 羽,作箭镞者为是何人、是何等铁,复欲知弓何山木、何虫 角,复欲知药是何处生、是何种名,如是等事尽了了知之, 然后听汝出箭涂药。佛问比丘:此人可得知此众事然后出 箭不?比丘言:不可得知。若待尽知,此则已死。佛言:汝亦如是!为邪见箭,爱毒涂已入汝心。欲拔此箭作我弟 子,而不欲出箭,方欲求尽世间常、无常、边、无边等,求之未得,则失慧命,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 比丘惭愧, 深识佛语,即得阿罗汉道。 ”(卷第十五)但作为发了大心的菩萨,为了能够利益众生,需要精通 五明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作为接引

8、 众生的方便,其中医方明、工巧明都属于现代的自然科学与 技术。如瑜伽师地论说: “菩萨何故求闻正法?谓诸菩 萨求内明(五乘因果妙理学)时,为正修行法随法行,为广 开示利悟于他;若诸菩萨求因明(逻辑论理学)时,为 欲于此真实圣教未净信者, 令其净信, 已净信者, 倍令增广; 若诸菩萨求声明(语言、文典学)时,为令信乐典语众生于 菩萨身深生敬信, 为欲悟入诂训、 言音、 文句差别于一义中, 种种品类殊音随说;若诸菩萨求医明(医学、药学,又称医 方明)时,为息众生种种疾病,为欲饶益一切大众;若诸菩 萨求诸世间工业智处(工艺、技术、算历学,又称工巧明) 为少功力多集珍财, 为欲利益诸众生故, 为发众生

9、甚希奇想, 为以巧智平等分布饶益摄受无量众生。菩萨求此一切五明, 为令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资粮速得圆满,非不于此一切明处次 第修学能得无障一切智智。如是已说一切菩萨正所应求。 ” (卷第三十八)佛教重视内在智慧潜修以及慈悲心显发的特质,对于当 今时代科学朝着健康方向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法国当代思 想大师、法兰西院士让-弗朗索瓦勒维尔认为:“西方在科学方面胜利了,但它没有值得称赞的智慧和道德。 ”(和尚 与哲学家,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264 页)自从公元 前五世纪的苏格拉底到公元十七世纪的笛卡尔和斯宾诺莎, 西方哲学一直都具有科学与智慧的双重属性。之后的三个世 纪之中,哲学的科学功能被移

10、到科学领域,而其智慧功能则 转到政治领域。人们寄希望于通过革命建立公正的新社会, 以实现对善、正义和幸福的追求。然而这种乌托邦理想的失 败和道德失信被认为是西方文明在非科学领域的失败。这种 失败使人们精神生活面对虚无主义的困境,不知所措,而西 方基督教信仰并不能弥补这种缺憾。太虚大师在中国需耶 教与欧美需佛教一文中提到基督教和科学对西方人的影响 时说:“欧美人生活是科学的,信仰是非科学的,于是 就成了一种破裂的不一致的人生。因此,在宗教信仰上,必 须丢掉理智;到现实生活上,又必须丢掉信仰;这是欧美现 时之苦闷。”著名的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将西方传统中科学与 宗教的矛盾称为“欧洲所特有的精神分裂症或

11、分裂人格” 。 人们期望这种矛盾的状况因为佛教的引入而能有所改善。英 国历史学家阿尔诺德汤因比认为:“二十世纪最有意义的事件之一也许就是佛教传到了西方。 ”而法国神经生物学家 弗朗西斯科瓦莱拉更进一步地指出:“我们认为,对于亚洲哲学,尤其是对于佛教传统的再发现,乃是西方文化中的 第二次文艺复兴 ,它的冲击将会与在欧洲文艺复兴时对 希腊思想的再发现同等重要。”西方人苦闷于他们的宗教信 仰和现实生活的矛盾,但他们大部分人还有一定的信仰,而 对于许多东方人而言,信仰非常缺乏,即便是本土文化对于 自身生活的价值,也有重新认识和发掘的必要。否则,面对 着日益发展的科技和被刺激的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人

12、 们的生活不是变得更加幸福,而是变得更加迷茫与失落。研 讨会一角在今天科学昌明的时代,人类对科学的崇尚甚于其它任 何一个领域。在很多人看来,佛教能否被很好地接纳,取决 于与科学的兼容性。在近代科学史上,连续发生了三次科技 革命,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 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威力,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让很多人产生这样一种信念: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绝对可靠 和非常有效的!而此研究方法也被强行应用到包括哲学、人 文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各种研究领域。这种做法容或会给其它 领域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发,但如果认为不这样做就是不科 学、就不值得信赖的话,这种认识本身是不完全归纳形成的 主

13、观判断,无形中已经偏离了科学客观严谨的精神。爱因斯 坦曾经说过:“科学不能创造目的,更不用说把目的灌输给 人们;科学至多只能为达到目的提供手段。但目的本身却是 由那些具有崇高伦理理想的人构想出来的。由于这些理 由,在涉及人类的问题时,我们就应当注意不要过高地估计 科学和科学方法;我们也不应当认为只有专家才有权利对影 响社会组织的问题发表意见。 ”(爱因斯坦文集 ,商务印书 馆, 1979 年,第三卷: 268页)太虚大师对此也有过善意的 提醒:“科学亦有一种执着牢固莫解,则执着此方法为求得 真理之唯一方法,而不知法界实际尚非此种科学方法之可通 达也。”(佛学与科学新时代的对话 ,北京佛教文化研

14、 究所: 7 页)实际上,对事物的研究方法往往会因研究领域 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企图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所有的领 域,就好像企图用牛顿物理学来解释和解决一切物理问题一 样,有以偏概全的盲目性。佛教是要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帮助一切众生离苦 得乐,其研究的对象涵盖了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并以精神 世界的研究为主。精神世界不同于物质世界,它无形无色, 无法用现代科学仪器明显探测,传统科学研究方法也就力有 不足。佛教认为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内在的无明,当这种无 明破除以后,痛苦就会自然消失,快乐就会自然生起。这样 得来的快乐是一种永恒的快乐,并不特别强调依赖外在的条 件。如大般涅槃经说: “善男子!菩

15、萨摩诃萨于净戒中 虽不欲生无悔恨心,无悔恨心自然而生。善男子!譬如有人 执持明镜,不期见面,面像自现;亦如农夫种之良田,不期 生芽而芽自生;亦如然灯,不期灭暗而暗自灭。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坚持净戒,无悔恨心自然而生亦复如是。 菩萨 摩诃萨不作恶时名为欢喜, 心净持戒名之为乐。”(卷第十七) 大智度论说:“是乐二种:内乐、涅槃乐。是乐不从五 尘(色、声、香、味、触)生,譬如石泉水自中出,不从外 来,心乐亦如是。”(卷第八)因此为了究竟离苦得乐,佛教 主要并不是要改造外界,而是要破除内在的无明。但这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有其必然的方法与途径,这就是佛教里 面常说的“闻、思、修”与“戒、定、慧”。佛

16、教与科学有着不同的使命,科学面对的永远是未知的 领域,科学家永恒的责任和使命就是探索新的现象、发现新 的规律;而在佛教里,佛陀已经彻证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并 将这些真相在佛经里做了详细的描述。那么要想破除无明, 第一步就是要学习和了解佛的这些认知,这就是“闻”。所谓的“闻”,就不是随便看看而已,泛泛而观是看不出一个 所以然来的。为什么?佛经描述的是佛的境界,也就是觉者 的境界,凡夫很难领纳,所以要靠有教有证的善知识来诠释 其中的内涵。这个阶段与科学知识的学习不同,对于科学知 识的学习,世间也会有很多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人,但对 于佛法的学习,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成才的可能性几乎 没有。自己找几本佛经,随便看看,就以为懂了,实际上可 能连佛法的门还没有进入。通过听闻,领纳佛法真实的内涵 以后,还要进一步思维所领纳的佛法道理,并在生活中观察。 通过思维观察,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