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487412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60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龙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龙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龙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龙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潭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工程QZCZQ-9标龙潭镇大桥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黔张常铁路工程项目二分部 二0一五年五月第一章 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1.1 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原铁道部、湖南省的相关规章制度。 国家、原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 当前客货共线建设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施工装备水平,科学研究及试验成果。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沪昆湘工管2014 86号)。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601-2009 铁建设2009196

2、号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2-2003 铁建设200399号关于进一步加快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意见铁建设函2006810号 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线施工图龙潭镇大桥和相关的参考图等。 沪昆客专湖南公司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 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民族风俗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我集团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1.2 编制范围 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工程QZCZQ-9标龙潭镇大桥,起讫里程DK276+714.55DK277+222.21,总长507.66m

3、。工程包含墩台桩基、承台、墩台身及连续梁工程。桥位中心里程为DK276+968。1.3设计概况(1)、龙潭大桥由第一勘察设计院设计。(2)、2011年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黔江到张家界至常德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基础2011381号)。(3)、2014年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黔江到张家界至常德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42218号)。(4)、2014年10月11日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庆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黔江到张家界至常德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办函20141421号)。第二章 工程概况2.1线路概况2.1.1工程位置黔江至张家

4、界至常德铁路工程QZCZQ-9龙潭镇大桥位于张常德市桃源县龙潭镇,工程包含钻孔桩基础、承台、墩台身、6x32m连续梁一联,龙潭镇大桥起讫里程DK276+714.55DK277+222.21,总长507.66m,位于常德市桃源县龙潭镇。2.1.2线路平纵断面要素表2-1-1 线路纵断面要素表序号开始里程结束里程长度(m)坡度()1DK276+714.55DK276+80489.45-12DK276+804DK277+222.21418.21-132.2主要技术标准表2-2-1 技术标准参数表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线间距4.4m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地段2

5、800m限制坡度18.5到发线有效长度一般地段850m、(双机地段880m)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客机:动车组、SS7E;货机:HXD系列闭塞方式自动闭塞建筑限界行车速度200km/h、双线电气化铁路2.3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 表2-3-1 工程概况一览表序号名称起讫里程总长/数量1龙山镇大桥DK276+714.55DK277+222.21507.66m21.25m钻孔桩DK276+714.55DK277+222.21140根/3042m3承台DK276+714.55DK277+222.2117个4墩台身DK276+714.55DK277+222.2117个5连续梁DK276+949.05DK27

6、7+142.45193.4m/一联2.4工程特点 表2-5-1 工程特点一览表序号工程特点分析1结构形式多、技术难度大本桥含有实体圆端形墩台、空心墩台、实体直墩、连续梁一联2桥梁位置条件该桥梁位置地形起伏较大,有山丘、山坡,小河溪。3环保要求高工程处于林区,地表水系发育,环保要求高。2.5重难点工程该桥工程含有空心墩施工、现浇连续梁施工,空心墩、连续梁施工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施工时间较长,作为本桥施工重点和难点工程。2.6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清单经过梳理,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工程QZCZQ-9标项目龙潭镇大桥施组、专项方案详见表2-6-1。表2-6-1 施组、专项方案编制时间安排表序

7、号资料名称级别编制完成时间备注1龙潭镇大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级2015年5月3日2钻孔桩基施工专项方案三级2015年5月6日3承台、墩台身施工专项方案三级2015年5月6日4连续梁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三级2015年6月5日第三章 项目所在地地区特征3.1. 自然特征3.1.1 地形地貌工程地处武陵山中、低山区,地形复杂,地势陡峻,河谷深切。山体多沿构造线展布,被区内澧水一级支流九渡溪和沅江一级支流牛车河及其支流分割。山顶高程一般为8001400m,河谷为200500m。岩溶地貌明显,以溶丘洼地、峰丛洼地为主,岩性对地貌形态具明显影响,碎屑岩构成的山体,山峰常呈锥状,山脊线多呈鱼脊状;碳酸盐构成的

8、山体宽厚雄奇。山上植被茂密,多以乔木为主。区内县道、乡村道路蜿蜒曲折,交通较为不便。3.1.2 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3.1.3 气象特征沿线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7.7,最冷月(一月)平均2.95.5,最热月(七月)平均24.228.4,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15.8。年平均降水量11001500mm之间,年最大降雨量2251.3mm,年最小降雨量796.6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年平均蒸发量739.21186.4mm。年平均风速0.6

9、2.1m/s,最大风速35m/s。3.1.4工程地质该工程位置地质主要为强风化砂岩、弱风化砂岩,砂砾石和软石。3.1.5 水文地质本线所经地区均属长江流域,自西向东所经的河流主要有乌江水系的黔江河、阿蓬江、曲江、野猫河等,沅江水系的酉水、猛洞河、果利河、猛必河、牛车河、洞溪河、小洑溪、燕溪、白洋河等,澧水水系的澧水南源、澧水干流及其支流茅溪、沙堤溪、九渡溪等,其中,沅江、澧水均汇入洞庭湖。沿线水系发育,山间坡陡多为急流,盆地多为曲流。a.地表水沿线地表水系发育,沿线经过的水系属于长江流域。自西向东所经主要河流有阿蓬江、酉水、澧水、白洋河。其中阿蓬江属乌江水系;酉水、白洋河属沅江洞庭湖水系,澧水

10、属洞庭湖水系。水质良好,对混凝土无侵蚀性。b.地下水岩溶水是本工程主要的地下水类型,广泛分布于碳酸盐岩中。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3.2 交通运输情况3.2.1 铁路本工程施工时可通过焦柳铁路将远距离材料运至常德或张家界站,再由汽车转运至工地。3.2.2 公路既有公路:沿线主要干线公路有S232、S248、S305、S230、S228、S306、S226、S227,其中桃源至常德与S226省道基本并行(长度约40公里),其余地段公路与铁路相距较远,交通不便,部分地段乡村道路(即“村村通”)较发达,道路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但路面较窄,设计负荷标准低,

11、大型施工机械通过后可能会导致路面破损,需考虑在本工程完工后对村村通道路进行恢复,材料主要利用既有省道和整修、拟修乡村道路运输。3.3 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资源情况3.3.1 沿线水源情况沿线水系发育,地表水资源丰富,对砼无侵蚀性。附近均有小河、小溪流过,可采取筑坝拦截附近溪水引入高位蓄水池或设抽水泵房取水使用。3.3.2 沿线电源情况龙潭镇大桥的施工用电从龙潭镇临时开关站引入。3.3.3 沿线燃料情况本段线路沿线燃料供应比较充足,施工机械使用的油料可就近购买。3.4 当地建筑材料分布1.沿线石料分布不均匀,桃园至桑植段石料较缺乏,沿线石场分布大都在交通运输比较方便之处。主要石场情况如下

12、表:工程用石料供应点一览表序号名 称上路里程与线路位置关系横向运距(km)1桃园黄甲铺三元桥采石厂DK277+600线路左侧23另外部分隧道弃砟可加工为碎石,可供隧道衬砌混凝土及其它圬工使用,以减少砂石运输费用。2.石灰铁路经过地区大部分为石灰岩、页岩和砂岩分布地区,沿线石灰产地分布均匀。3.砖沿线在人口相对稠密的乡镇都分布有砖场,就近可以满足工程需求。4.填料情况本线所经大多为丘陵、山区,除局部地段外,山体岩石风化较轻,路基填料丰富。5.隧道弃砟的利用意见隧道弃砟应尽量用作路堤填料、施工场地的填筑及填补沟壑造田。在山区,可供耕作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选择或规划弃砟场地应按国家土地使用的基本政策

13、,合理占用土地,尽量占用荒地,少占耕地,严格控制侵占良田。隧道穿越质地良好的岩层,应尽量利用石料资源就地加工为料石或粗、细骨料等建筑材料,以减少堆放数量并少占土地。第四章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4.1总体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节能、环保、原生态的施工理念,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打造百年不朽工程。4.1.1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原铁道部及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确保工程竣工后试车最高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

14、达到设计速度。 4.1.2 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质量重大及以上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人员伤亡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4.1.3 工期目标龙潭镇大桥计划工期14.3个月,计划开工日期为2015年3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6年7月31日。4.1.4 环、水保目标符合国家、原铁道部及地方有关环保、水保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4.1.5 文明施工目标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置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4.1.6 技术创新目标促进技术进步和服务工程建设为宗旨,对施工过程中的重难技术问题进行科研立项,攻克对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工期、环境保护等影响重大的技术难题;获得最大的科技、管理、资源、环保和社会经济效益;争创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4.1.7职业健康目标岗前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到位率100%,防护措施到位率100%。积极开展职业病、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