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477669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黛眉山地质博物馆讲解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黛眉山地质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博物馆讲解员 衡衡 衡,很荣幸能为大家提供讲解服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这座博物馆来 了解美丽而神奇的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吧。黛眉山地质博物馆于2008年9月30日建成并同时向游客开放,是龙潭 大峡谷的新亮点,我们现在看到的黛眉山地质博物馆”几个鎏金大字,由 原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赵逊博士题写。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3725平方米,由主题碑广场和主馆两部分组成。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主题碑广场,在这儿 我们可以看到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主题碑和龙潭峡景区的标志碑。广场周围 展示了 40位中夕卜地质学家的生平事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

2、了解一下。走上 这段台阶,地址名人李四光的雕像就映入眼帘。李四光(1889-1971 ),湖北 黄冈人,蒙古族,著名的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领 导者,创立了地质力学学派和构造体系的概念。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从理论上 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 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他身后就是黛眉红崖,一种非常典 型的地质构造遗迹景观。接下来我们进入展示大厅参观。综合厅滔滔黄河,滚滚东去,在流经新安这片古老的土地时放慢了她匆匆的脚 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地母亲用奇特瑰丽的山水为她树立了一座无字 的丰碑,这就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世

3、界地质公园是一座以沉积构造遗迹和峡谷地貌、水体景观为特 色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1 52至112 18 ,北纬3450至35 05。处在华北陆块南缘秦岭地槽北侧,是秦岭山系和太行山系的过渡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公园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境内,黄河小浪底库区南 岸,由5个景区组成,它们分别是青要山景区、龙潭峡景区、黛眉山景区、 荆紫山景区、万山湖景区,总面积328平方公里。在漫长的地质演变史上,从前寒武纪的造山造陆运动,到晚近时期的新 构造运动,无不波及黛眉山地区,造成了本区内地质地貌的多样性、完整性 和系统性,是稀有、典型、特殊的地质遗迹。黛眉山园区的生态基本处于原始状态,植

4、被覆盖率达90%,共有植物460 种,动物近百种,其西南部的青要山景区是国家级娃娃鱼自然保护区;小浪 底水库建成后,湖水回填了新安北部的河谷沟岔,造就了烟波浩渺的万山湖 景区,呈现出一幅碧水伴峡湾、北国赛江南”的山水画卷。新安于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了,是仰韶文化、河洛文化 的发祥地,黄帝文化、老子文化源远流长,全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48处,其中千唐志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富的物产和文化为新安赢得了 “澄泥砚之乡”、“奇石之乡”、“书法之乡”的称号。黛眉山园区所处的新安县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县,已探明的矿种达20余种,其中煤炭、硫磺、铝土和石英以储量大、品位高,被誉为新安四宝。黛

5、 眉铁矿则是宣龙式”铁矿在我省的唯一代表。新安的工业也依托矿产资源 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地质旅游的兴起和不断升温,新安北 部山区的地质遗迹资源也进入了快速开发的轨道,成功建成了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一一龙潭大峡谷,相信它必会引领新安旅游飞得 更高飞得更远。我们右手边的六个展板,分别介绍了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理特征、 地质背景、生态、人文历史、矿产资源、地质遗迹资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近前详细了解。沙盘左右两侧分别陈列着的矿石是水晶和沙漠玫瑰。水晶是 深受大家喜爱的宝石品种,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块水晶表面就是二 氧化硅的高纯度结晶体-水晶晶簇。沙漠玫瑰因其形

6、似玫瑰而得名,是自 然界极为少见的像花矿物之一。他是由火山喷发物质或石英砂岩,经特殊的 风化作用后形成的。主要出产在干旱的沙漠和戈壁地区,故又称风雕石、风 砺石和戈壁石。这边是黛眉八景,它们用天造地设的景观,展现着黛眉山多姿多彩的美。 这是一种内夕卜兼修的美,既有山水的灵秀,又有地质的厚重;这是一种海纳 百川的美,既有江南的婉约,又有塞北的雄浑。各具特色,引人入胜。由此 看过去分别是,奇石谱新曲(奇石文化)、铁铝奏华章(矿产资源)、天公树 丰碑(崩塌遗迹)、沧海写史书(风化地貌)、黄河见碧水(水体景观)、青 山藏幽峡(峡谷地貌)、四季生态美(自然资源)、黄老文化长(人文历史)。这里我们向大家推

7、荐3条精品地质旅游线路一一龙潭峡、黛眉峡、黄河 八里峡。它们所代表的地质遗迹资源各不相同,却又同样的引人入胜,令人 叹为观止。对地质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虚此行,收获多多。这个是世界地质公园的全球网络分布图。截止到目前,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承认和支持的世界地质公园共有64个,分布在全球19个国家。中国有 22家世界地质公园,位居世界第一,相对于整个中国来说,河南省以拥有4 家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全国之冠,它们分别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 地质公园、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以及我们今天所游览的王屋山黛眉山 世界地质公园。黄河厅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河。 黄河是华夏文明

8、的发祥地,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约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陕西、河南、 山东9省区,跨越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级地貌阶梯,在山东 省的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3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时平均每年要挟带16亿吨的泥沙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这些泥沙中有1/4堆积在河道内,造成河 床逐年抬升,远远高出河堤外的地面。在河南开封,黄河河床更是高出市区 地面13米,因此这段高架在华北平原上的黄河被形象的称作地上悬河”, 直接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从先秦到1949年新中国

9、成立的2500多年间,黄河是百年一改道,三年两决口” ,单是大的改道就有6次, 决堤溃坝更是数不胜数,成了 “中国之忧患河”,于是民间流传了这样的说 法:黄河清,天下宁,“治黄河者治天下”。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就发出 了 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黄河流域建成 大中小型蓄水工程一万多座,大大提高了黄河的抗洪减灾能力,如今的黄河 流域,已成了国家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说到黄河就不能不提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无疑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一 座千秋丰碑,中华民族变黄河水患为水利的梦想也因它成为了现实。小浪底 是黄河水利最东部的水利枢纽工程,处在控制黄河下游防洪和泥沙的关键位 置,它的建

10、成使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升到千年一遇,同时它 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共创造了 3项世界纪录和6项中国之 最。自它运行以来,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显著减少,主河槽平均下切了1米,过洪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下游连续十年不断流,保障了下游50座城市的供水和农田灌溉。小浪底库区蓄水后,在黛眉山园区内形成了面积约168平方公里的万山湖,景区内港湾交错,山水相融,地质遗迹丰富而典型,是地 质旅游的良好去处。峡谷厅走进峡谷厅,如同走进了山水圣境,地质画廊。在曲折迂回的峡谷中, 大量展板集中展示了黛眉山园区形形色色的地貌类型及其代表性景观,图文 并茂,虚实结合,让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11、是系统了解地貌知识 的绝佳场所。地貌又称地形,是地表外貌各种形态的总称,依照形态、成因、动力作 用和岩石性质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按成因分为构造、侵蚀、堆积、 气候四种地貌;按形态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丘陵、高原、平原、 盆地八种类型;按动力作用分为河流、冰川、风化、重力、海蚀、岩溶六种 地貌;按岩石性质可分为砂砾岩、变质砂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玄武 岩、页岩、黄土地貌、红土地貌九种地貌。了解了以上这些,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从地质的角度来欣赏黛眉山了。 总 体来讲,黛眉山在形态上属中低山丘陵地貌,是构造、侵蚀、堆积、气候共 同作用下的产物,以构造地貌和侵蚀地貌为最,园区内的岩石主要

12、有嶂石岩、 火山岩、喀斯特和黄土,受河流、岩溶、重力、风化作用的影响,呈现出峡 谷、方山、崖壁、崩塌等多种地貌形态。峡谷厅的布展很有特色,每介绍一种地貌,紧接着就会结合黛眉山园区 中相对应的地貌景观,作出详细的阐述,再附上景观的照片,看上去一目了 然,通俗易懂。平时看上去很高深的地质知识,也变得容易接受和掌握了, 在接下来的游览中,我们就可以遵循这个规律,畅游知识的海洋。 古海洋厅古海洋厅布展的基本色调是海蓝色,置身其间如同身在远古时期的海洋 之中。这边整面墙的玻璃展板,向我们展示了古生物从无到有、从深海向陆 地迁徙演化的过程。展板下方所陈列的一系列奇特的石头,全部采自于龙潭 大峡谷,是非常有

13、代表性的沉积构造遗迹波痕石和泥裂石,研究这些岩 石有助于了解远古时期的水文特征和当时的沉积环境。左边展板着重介绍了 河南省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海陆变迁。海洋并非现在才有,早在 38亿年前, 地球表面就出现了原始海洋,经过无数次的沧海桑田变迁,才演化为今天的 面貌,我们面前会看到三叶虫、角石、珊瑚礁、硅化木等生物化石。三叶虫 是划分和对比寒武纪地层的重要依据,角石则是中国奥陶纪头足类的重要化 石之一,也是中国的特有化石,珊瑚属腔肠动物门,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卜壳, 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硅化木又称木化石,是数亿年前的树木经过石化作 用形成的,因含有二氧化硅常称为硅化木,依据二氧化硅的结晶情况和程度

14、可分为蛋白石硅化木、玛瑙硅化木、普通硅化木三个品种。这是一个大型的 海滩沉积模型,12亿年前后,龙潭大峡谷是一个滨海的沙滩环境,峡谷中到 处都是这种海滩沉积构造遗迹,会让您大开眼界。黛眉厅黛眉厅是一个文化氛围非常浓郁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黛眉 山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黛眉文化,传说商汤的王妃在此修炼成为十二地仙之 一,称为黛眉娘娘,至今黛眉山顶的娘娘庙仍然四季香火不断。这些书法作 品是文人墨客在游览黛眉山之后留下的墨宝。通过这块展板,可以详细的了 解到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情况,我们从博物馆建设、地质广场建设、标 识系统建设、科普旅游线路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科普活动、地质公园网络 建设、

15、对外宣传、地质公园科学研究共九个方面,对黛眉山园区进行了保护 性开发,在保护地质资源的前提下,完善服务功能,满足游客需求,极大地 提升了景区的品味。园区自2004年至2006年实现了,从省级地质公园到世界地质公园的三 级跳,并先后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四川兴文世界地 质公园和巴西的阿拉里皮世界地质公园结为姊妹园,极大地推动了黛眉山世 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这块展板展示的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历 程,这是一个繁杂而庞大的工程。从2003年11月到2006年11月,新安儿 女用3年的艰苦奋斗展现了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美好新安”的信心和决心。 在2009年4月,黛眉山世界地质公

16、园被批准为首批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景区之所以发展的这么迅速,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厚 爱。我们正前方的这块儿展板,展出了各级领导在龙潭大峡谷考察指导工作 时的珍贵图片。目前,黛眉山园区的核心景区一一龙潭大峡谷,正处于开放建设和创 新提升阶段,我们将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 建设理念,实现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博物馆的游览到此结束,通过博物馆我们了解到,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 的八里峡是万里黄河上的最后一道峡谷,世纪工程小浪底就建在八里峡的下 游。园区内的人文历史悠久而厚重,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丰富多样,集山、 水、湖、岛等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于一体,是一幅美轮美奂的锦绣山河” 画卷。红石韵,山河魂让您沉醉其中,留恋忘返。最后祝大家时时有进步, 天天好心情。2010.8.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