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初二年级期中卷语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472920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初二年级期中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6初二年级期中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6初二年级期中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6初二年级期中卷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6初二年级期中卷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初二年级期中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初二年级期中卷语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九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中试卷 语 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姓名_准考证号_一、基础运用(共17分)阅读下面关于书法知识的语段,回答16题。(共12分)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较之楷书更为多姿,又弥补了草书不易识别的缺陷,写起来十分方便,在现代非常流行。王羲之自幼跟随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又游历名山名碑,广采众长,将各种书体rng(融 溶)合提炼,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一群友人到兰亭踏青游玩,面对美好的春色,他们即兴赋诗,结成集子。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 这就是流传千年 被称作 天下第一行书的 兰亭序

2、 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黄庭坚说,兰亭序是王羲之平生最得意的作品。其文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无雕琢之痕迹,自然天成。最为后人称道的是通篇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变幻出二十几种不同的笔法,确实堪称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些文字“_”,尽显魏晋士人洒脱的神韵。其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相传为王羲之当时醉酒后的作品,醒来后王又写多幅,却均无第一幅的神韵。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的颜真卿行书也遒劲有力,开创了新的风格,具体可见他的祭侄文稿。安史之乱爆发时,颜真卿正在安禄山管辖的平原郡做太守,他挺身而出,举兵讨伐,取得了重大胜利。他的兄长颜杲卿也

3、是抗击安禄山叛乱的重要人物,然而在一场战役中弹尽粮ju(绝 决),与儿子颜季明一起被害。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开始四处寻找兄长和侄儿的尸首,并做了一篇悲痛的祭侄文稿,流传千古,紧随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他用笔之际情感如潮涌,满篇狼藉,笔墨时而凝重,几处写到枯笔,可见他挥毫时不能自y( 以 已)的悲情。这第三行书的美誉则给了苏轼的寒食帖。此贴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在寒食节所作。此时他因言获罪,受了沉重打击。所以在运笔之间,淋漓尽zh(志 致)的展现了自己苦闷、惆怅、孤独的心境。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1文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对“之”笔顺说法都正确的一项是(

4、2分)A弥补(m)即兴(j xng)“长”字共四画,第一画是撇“丿”B弥补(m)即兴(j xng)“长”字共四画,第一画是撇“一”C弥补(m)即兴(j xng)“长”字共四画,第一画是横“一”D弥补(m)即兴(j xng)“长”字共四画,第一画是横“丿”2根据拼音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的字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融绝以志B溶决已致C融绝已致D溶决以志3在文中划线句子空白处填写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流传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B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流传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C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流

5、传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D王羲之为这本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流传千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4请根据介绍判断下面三组名帖拓片中,图片与作品名称对应准确的一项是(2分)abcAa祭侄文稿b寒食帖c兰亭序Ba兰亭序b寒食帖c祭侄文稿Ca寒食帖b祭侄文稿c兰亭序Da寒食帖b兰亭序c祭侄文稿5结合书法拓片,下列对三大行书欣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王羲之的兰亭序字体非常完美,布置也非常合适。文笔洒脱,毫不拘束,写法多样,结构生动,章法疏密有致。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B三大行书各具千秋,兰亭序显示雅士超人的风俗,祭侄文稿表现至哲贤达的悲情,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C有人说

6、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诗人于笔墨之间挥洒出一篇凄凉的文字,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其结字亦奇,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D祭侄文稿尽显书法家的感情,横画短则粗,长则细;撇画锐利,捺画粗重稍短而踢起。锋棱明显,结构瘦长,不愧有楷书“柳骨”之说。6填入文中“_”处合适的一项是( )(2分)A蚕头燕尾,尽情舒展B形体方正,横平竖直C连带省略,书写潦草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7默写(共5分)(1)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2)面对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就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写到的那样“_,_”。(3)春天万物复苏,你与同学

7、一起外出郊游,在小溪边,你看到小鸟在岸边休息,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这样的景色,会让你联想到哪句诗文?_,_。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

8、山,从两家僮。冬日妍燠,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注释:妍燠,暖和。髡(kn),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比,等到8解释下列语句中

9、加点文言词语的意思。(4分)(1)水尤清冽:尤_(2)往来翕忽:翕忽_(3)从两家僮:从_(4)寺僧具煮茶醅酒:具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2)叶着霜正红,绝可爱。_10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分)答:_三、名著阅读(共6分)11“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共同道德规范。2012年,全国妇联等单位提出了“新孝道行动标准”。请你从下列“新孝道行动标准”和论语选文中各选一条,说说二者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2分)新孝道行动标准(部分)带着妻小常回家共与父母度节假父母生日共同办亲给父母做做饭沟通父母解心

10、结关爱父母说出口督促父母做体检聆听父母聊往事能和父母共锻炼常为父母拍张照论语选文第一则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第二则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第三则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行动标准”选择第_条论语选择第_则相通之处:_12 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第(1)(2)题。(3分)1蜀国南面,有一个部落,首领名叫孟获,经常侵略边境,掳掠人畜,反抗蜀汉。蜀汉建兴三年,孟获率领三洞元帅,大起十万兵丁,攻陷了建宁、牂牁、越嶲三郡。2孔明调动五十万大军,用赵云、魏延为大将,蒋琬为参军,一齐向南进发,

11、他知道对南军要以收心为主。3孟获与蜀军交战,被张嶷与关索两路蜀军围困,他弃马奔逃,被魏延活捉,押进帐中。孔明道:“你常侵略边境,如今被我捉了,服也不服?”孟获大声道:“我只是中了埋伏,又不曾好好打仗,怎么肯服!”孔明释放了他。4孟获回到部落。南部酋长知道后暗与董荼那商量说:“索性把孟获绑了,献给孔明,免得再动刀兵,伤害百姓了。”5他们便缚了孟获,送给孔明,押进帐中,孔明笑问道:“你上次说,再被我捉住,就心服了,今天怎么样?”孟获道:“这不是你的本领,乃是我手下之人自相残害,如何肯服!”6孔明给他松了绑,又摆酒相待,笑问:“我再放你回去怎么样?”孟获说:“我深通兵法,丞相倘敢放我,一定要与你大战

12、一场,如果阵上遭擒,方才心服。”7孟获想好破蜀计策,在船上却被假扮成南军的蜀军抓获,孔明大笑道:“你已三次被擒,这回你心服了吗”?孟获说:“虽然被擒,还是不服,如果阵上交锋,力尽被擒,才能使我心服。”孔明略略沉思,又把他放走。8孟获发现孔明退军,想要抓住机会,便下令追赶,掉入陷坑被魏延抓获,孟获毫不惧怕,回头道:“你敢再放我回去,才算有胆量!”孔明大笑,吩咐把他放走。9孟获用诡计却被孔明识破,又被抓获。孔明道:“你六次就擒服也不服?”孟获连连摇头道:“你可以杀我,但是我心里不服。”10孔明叹道:“我要与你们永结和好,教你们种稻植棉,让百姓各安生计。你竟这样执迷不悟屡次造反!”孟获红着脸说:“我

13、要再战一次。”孔明长叹一声又放了他。11在山凹里蜀军将孟获围住,这时,拥出一辆小车,车上端坐孔明。孟获大惊,急忙回马,旁边闪出马岱,拦住去路。孟获措手不及,被马岱擒了。12看着眼前下跪的孟获,孔明问道:“我已差人放你,为什么不去?”孟获垂泪道:“_”孔明连忙下座,把他们一一扶起。(1)上面的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一个著名的故事叫_。(1分)(2)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特点是_,(1分)请再举出一个有关诸葛亮用兵的经典故事:_。(1分)13下列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1分)A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D遇风暴触礁,等荒岛求生四、现代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416题。(共8分)【材料一】暗送秋波,虽是文学上对眼神的描绘,在生理学上也可以找到根据。眼睛,实际上是脑的一部分,有十多条血管相同、百万根神经枝相连,并与丰富、复杂的颜面表情相映生辉。作为人体最重要的感受器,眼睛有120万根神经纤维,比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神经纤微的总和还要多,80%的外界信息都是通过它输入人体的。照镜子仔细观察,我们首先能看到黑白眼球。在黑眼球的表面上是一层透明的薄膜,这是人体相机的镜头角膜。透过角膜你还能看到一个棕黑色的环形薄膜虹膜。虹膜环的正中央是一个黑幽幽的圆形小孔,这就是人体相机的光圈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