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047291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朱冬生 王长宏(1、华南理工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640)摘 要: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它结合相变储能技术,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形成先进高效的太阳能温差芯片连续发电储热系统。与光伏发电技术和热发电技术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小型化、分散、适应性强、成本低及可进行昼夜连续发电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原理,回顾了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对温差发电中存在的发电效率低、芯片使用寿命短、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同时指出随着热电材料性能的提高,温差发电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应

2、用前景广阔。关键字:温差发电;热电材料;发电效率;可靠性Reer rres ofsareergy owertermoelectrc gention technologyZH ongshng( dcatiol Mistrys Ky Lb of Enhcd Het Transfer an Energy Consraion, School ofChemisty nChecal ngineig, ut ChinaUnivesit of Tecnog, uangu 51640,P。.Cna)bstrac: hermoeletri generio is anironmfriendly ourc whih

3、an rtionally akeuse lowgra wase heat eergy uch as larpowr, geothermlenergy anindtial wste heand so on, fo generatng lectria egy Te prcile o eroeletric geneato is presented, th esearch sitat tthoe and aboadis ntroducdn hisapr。 Theeisted prolmsuch as thelwcnvei fficcy and the shrt lftime dthe reiblity

4、 f te thermoelecric mdule are analyzdin deai. The the cmmon sluon o theseprblemreprntd。 Oneconclusio is made a wit he improemen f the thermoelecic matriasperformance, trmoelectric geeti wilhav brad propecs。Keword: thermoelectri generaon;terler maeial; TG covesio effcency, eliabilt /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公

5、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温室效应问题, 世界各国为寻求能源安全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将战略目光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温差芯片发电技术是一种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具有无运动部件、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是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重视温差发电技术在民用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国内温差发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发电器理论和热电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温差发电器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制备性能优良的热电材料,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热电器件输出国,但是在温差发电器综合设计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因此研究温差发电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新

6、型太阳能温差芯片发电系统采用相变储能技术,它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发电装置本身没有运动部件,与光伏发电技术和热发电技术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小型化、分散、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而其显著特点是可进行昼夜连续发电,将半导体温差芯片发电系统与相变储能系统相结合,形成先进高效的太阳能温差芯片连续发电储热系统,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可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太阳能温差发电技术的原理,回顾了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以常见的商用芯片为例,对温差发电中存在的发电效率低、芯片使用寿命短、可靠性不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随着热电材料性能的提高,温差发电应用前景

7、广阔.1. 工作原理温差发电是基于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发展起来的一种发电技术,将P型和N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热电材料(P型是富余空穴材料,N型是富电子材料)一端相连形成一个PN结,如图1,置于高温状态,另一端给予低温,则由于热激发作用,(N)型材料高温端空穴(电子)浓度高于低温端,因此在这种浓度梯度的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就开始向低温端扩散,从而形成电动势,这样热电材料就完成了将高低温端间的温差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单独的一个结,可形成的电动势很小,而如果将很多这样的N结串联起来,就可以得到足够高的电压,成为一个温差发电器。P N 冷 端 冷 端热 源 I 热 端图1 温差发电原理示意图 Fig1。

8、Scemaic diagroftheprincle of thenoeectri enration(a)白天发电(b) 夜间发电A槽式集热器;B玻璃管道,C温差芯片;D-储能材料;E-温差芯片;玻璃管道图2太阳能连续温差发电装置示意图Fig 2。 eatic digr solareerythrmoeletic generatin太阳能温差芯片连续发电系统如图2所示,由槽式集热器A,玻璃管道B,温差芯片,储能材料D,温差芯片组E,玻璃管道F组成。管道B和接通风管道风机,关闭时保温,打开时分别冷却温差芯片组的下端面板和芯片组E的上端面板。白天玻璃管道封闭保温,让温差芯片下端面板吸热,C上端面板散热

9、给储能材料,储能材料给温差芯片组E的下端面板供热,温差芯片组E的上端面板散热给管道F空气环境。白天BCDEF温度逐渐降低,形成C和E 组温差芯片发电;晚上玻璃管道B通空气,让温差芯片C下端面板散热,储能材料D给温差芯片组上端面板和温差芯片组E下端面板供热,温差芯片组E的上端面板散热给管道F空气环境.夜间DCB与DEF温度逐渐降低,也形成C和E 2组温差芯片发电。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检测ADFG温度,分析储能材料D玻璃管道BF和环境空气G的温差,来确定管道玻璃管道B和F抽真空保温,还是通冷却空气,确保温差芯片和发电所需要两端温差条件.新型太阳能温差芯片发电系统采用相变储能技术,它利用太阳能直接发电

10、,发电装置本身没有运动部件,与光伏发电技术和热发电技术相比,具有使用寿命长、小型化、分散、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而其显著特点是可进行昼夜连续发电,将半导体温差芯片发电系统与相变储能系统相结合,形成先进高效的太阳能温差芯片连续发电储热系统2. 温差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2.1 国外研究进展自182年ebeck发现塞贝克效应以来,国外对温差发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47年,第一台温差发电器问世,效率仅为1。%1.93年,Lffe院士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利用煤油灯、拖拉机热量作热源的温差发电装置,在用电困难地区作小功率电源之用2。20世纪60年代,一些具有较好热电性能的材料,如Bi23,P,SG相继问世,

11、温差发电的研究热潮达到高峰,特别是前苏联和美国,由于国防、军事等特殊行业的推动,温差发电技术的应用发展迅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先后制造了100多个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G),广泛用于灯塔和导航标识,其平均使用寿命超过10年,可稳定提供730,80W的功率3.美国也不甘落后,其开发的TG输出功率为2。 730,最长工作时间已超30年。61年月美国SA能源系统投入使用,输出功率为27W,发电效率514。177年发射的木星、土星探测器上使用的RG,输出功率已达到155W。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又完成了500100W军用温差发电机的研制,并于8年代末正式进入部队装备.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

12、污染的加剧,人们开始关注温差发电在废余热利用中的价值,很多国家已将发展温差电技术列为中长期能源开发计划。日本开展了一系列以“固体废物燃烧能源回收研究计划”为题的政府计划,研究用于固体废物焚烧炉的废热发电技术,将透平机和温差发电机结合,实现不同规模垃圾焚烧热的最大利用5。200年11月美国能源部宣布资助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密西根技术大学等单位,重点支持他们在高性能热电材料和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工业余热废热的利用6。近年来,对低品位热源的利用成为温差发电技术研究的大方向.Maneewan等利用置于屋顶的钢板吸收太阳能集热升温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发电,带动轴流风机引导屋顶空气自然对流,从而给屋顶

13、降温。Rda等将温差发电器热端与该国一种做饭的火炉外壁连接,冷端置于空气中,利用炉壁高温与环境的温差来发电,输出功率达4。2。abe等利用夏日路面高温做热源,热交换管为集热器,采用9组发电模块,在热管管内液体流速为0.7L/mn时,输出功率.W。oma等10在汽车发动机上安装组G材料温差发电模块,最大温差123,最大输出功率8。4W.Thache等1在美国能源部和纽约州能源研究开发权利机构资助下开发的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系统,使用2组HZ-20热电模块,热电材料为BiTe基材料,汽车时速11公里时,最大温差73。72,最大输出功率255 。2006年,SST的科学家和BMW联合宣布,商用的汽车温差

14、发电器将于013年投入使用。Doga等12针对热源动态变化情况,设计出多模块交互回路温差发电器,较单一模块温差发电器,在相同热源下,输出功率最大提高25%.2。2 国内研究进展国内在温差发电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集中在理论和热电材料的制备等方面的研究.陈金灿课题组从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温差发电器的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对温差发电器的性能进行优化分析,得到很多有意义的成果3-18.屈健等19研究了不可逆情况下发电器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随外部条件的性能变化规律。李玉东等2提出从火用的角度对低温差下发电器的工作性能进行分析。贾磊等21提出低温及大温差工况下汤姆逊热对输出功率的影响不可忽略的观点。贾阳等2建立温差发电器热电耦合分析模型,以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热电材料物性参数及其变化对发电器工作特性的影响,得出结论:材料的导热系数、电阻率及塞贝克系数对发电器转换效率的影响均为非线性规律, 其中导热系数的影响最明显。任德鹏等23分析了温差发电器的热环境、回路中负载电阻等参数及温差电单体对的连接方式对发电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得出提高温差发电器热端加热热流或增加冷端的换热系数均能提高发电器的输出功率及热电转换效率的结论.苏景芳24研究了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热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