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47286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原酸盐选矿药剂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辨识依据一、辨识依据根据 1 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黄原酸盐选矿药剂新建项目所涉及的工艺、设备(设施)、原辅材料、产品等,确定本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依据如下:1、危险化学品危险性分类依据危险化学品名录( 2002版)、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3690-2009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化集团公司安全工程研究院组织编写) 。中国石、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2、( GB50160-2008 )。3、危险化学品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 GBZ230-2010 )和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 HG20660-2000 )。4、危险化学品接触限值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2.1-2007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中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 20类。6、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有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 毒物、噪声与振动、 高温、

3、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其他有害因素等七类。7、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 号)。8、主要危险化学品详细的物化性质、危险特性及防护措施、操作、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来自 化工手册、危险化学品手册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企业提供的相关数据化验单等。9、同类型企业的事故案例及事故统计资料;10、通过现场调研、观察、询问和交流获取的相关安全信息资料;11、委托方提供的与该项目安全生产相关的设计、文字及图纸等基础性资料。12、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依据

4、: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有两种类别,根据“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 )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 6 大类、 37 小类;另外按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即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GB6441-1986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先发的诱导性原因、 致害物、 伤害方式等,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20 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

5、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本评价按 “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辨识; 结合国内外的典型事故案例,着重针对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存在的危险因素、火灾爆炸事故特点及原因、其他职业危害以及外部协作条件的安全性影响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二、危险有害物质(一)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危险特性1 化工科技有限公司黄原酸盐选矿药剂新建项目在生产与储存过程中涉及的危险物质有:氮、二硫化碳、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柴油、氨。注:生产过程危险物质主要用途及类别危险物质用途及类别乙醇

6、、二硫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异丙醇、正丁醇、原料异丁醇、异戊醇氮反应器中的保护气氨制冷剂上述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主要危险特性汇总见表3-1-1 所示。表 3-1-1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的危险特性表火沸相对相对灾爆炸引燃危险化闪点点密度密度危指标极限温度学品类() ((水( 空气险物质(V/V%)( )别)=1)=1)类别乙醇1378.3.3 0.791.59363甲第 3.2319.0类类二硫化-3046.1.3 1.264090甲第 3.1碳350.0类类氢氧化无意139无意义2.13无资无意戊第 8.2钠义0料义类类氢氧化无意132无意义2.04无资无意戊第 8.2钾义0料义类类异丙醇1

7、152.2.0 0.792.1456甲第 3.2512.7类类正丁醇291171.4 0.812.55355乙第 3.3.711.3类类异丁醇281071.2 0.812.55415乙第 3.3.910.9类类异戊醇281321.2 0.813.04347乙第 3.3.59.0类类氮无意-19无意义0.810.97无意戊第 2.2义6义类类氨-54-3315-280.70.59651乙第 2.3.5类类注:主要物质的危险、有害特性见报告附件1。(二)危险化学品识别结果序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辨识结果备号注危险化学品名称类别第 2.3类有毒氨气体第 2.2类不燃氮气体第 3.1类低闪二硫化碳点液体一

8、危险化学品名录第 3.2类中闪乙醇、异丙(2002 版)点液体醇第 3.3类高闪正丁醇、 异丁醇、异戊点液体醇第 8.2类碱性氢氧化钾、腐蚀品氢氧化钠非危险化学品柴油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 年版)及 ( 2002年版)补充和修正表三高毒物品目录二硫化碳、氨(2003 年版)一般有毒物品名录四二硫化碳、氨(2002 年版)各类监控化学品名五不涉及录易制毒化学品分类六不涉及名录易制爆化学品名录七不涉及(2011 年版)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八 学品名录( 2013 年完 二硫化碳、氨整版)(三)危险有害物质分布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有害物质分布情况见表3-1-2 。表 3-1-2危险、有害物质分布表

9、物二氢氢质硫乙异丙正丁异丁异戊氧氧氨氮单元化醇醇醇醇醇化化碳钾钠生 产车间仓库球磨车间罐区制冷车间注:天然气为锅炉燃料。三、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一)生产储运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 ),并结合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T13861-2009)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分析可知该项目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 中毒和窒息、 火灾爆炸、容器爆炸、灼烫、腐蚀、触电(雷电) 、淹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噪声危害、车辆伤害、高温、粉尘等。依据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本项目进行辩识,结果为:本项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为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等危害。(二)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该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见表3-1-3 。表 3-1-3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表火容中高物机起雷车危险灾器毒空体触械重噪振灼腐电淹粉辆有害因素爆爆窒坠打电伤伤声动烫蚀静溺尘伤单元炸炸息落击害害电害生产车间 球磨车间 制冷车间 仓库 罐区 供电供水、循环水 供汽、供气注:表中用“ ”为该种危险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