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读书笔记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47174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班级管理》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读书笔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管理读书笔记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人的心理健康的11条标淮适度的安全感;恰当地评价自己;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理想和目标;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有自知之明;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不违背团体利益的原则下,保持自己的个性。我国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8条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人格和谐完整。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和心理一生理活动

2、现象领域内进行的。”就是说,思想、品德、知识、美感等地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为接受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当前,班主任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使用的策略大致有以下五种类型。情感关爱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侧重给予情感上的关心、理解,或给予情绪上的照顾。如厌学情境中,班主任提出“关心他,用感情打动他”。退缩行为情境中,班主任提出“关心他的生活小事”,“在班上给他过生日”。攻击行为情境中,班主任提出“理解他,真诚地关心、帮助他,消除敌意,取得信任”。在考试焦虑情境中,班主任提出“在班上不要进行考试成绩排名

3、” 行为疏导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侧重从行为上加以影响,或对行为进行正强化,或给其行为改善创造条件。如在厌学情境中,班主任提出“学习上降低要求,区别对待”,“着重纠正不良学习习惯,从最简单行为做起,严格要求”。在退缩行为情境中,班主任提出“有意接近他,和他交谈”,“平时上课多提问他”。自我中心情境中、班主任提出“让他与具有某方面特长的同学共事,认识自己的不足”。攻击行为情境中,班主任提出“低起点要求,让他逐步改正不良行为”等。言语疏导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借助谈话、劝说等方式从认知上施加影响。如在考试焦虑情境中,班主任提出“要他正确对待考试”,“让他不要担心考试结果”。在厌学情境中,班主

4、任提出“与他交流、谈心,讲道理”。在自我中心情境中,班主任提出“要他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责任转移型: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转交给重要的他人,或借助空间环境的迁移以改善学生现状。如,在厌学、退缩行为、自我中心和攻击行为等情境中,班主任都提出“与家长联系”、“交政教处处理”或“让他转学换换环境”等。惩罚约束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规章制度约束,或进行情境性批评,或限制条件阻止其滋长。如在厌学情境中,班主任可提出“采取严厉手段”。在自我中心情境中,班主任提出“让他自己感受行为的影响”等。这些策略都是教师工作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具有生活化、具体化、常规化等特点。这些策略有的缺乏理论性,要在具体环境中,有针性的选用,并不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