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素养案例分析《剪纸》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46930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素养案例分析《剪纸》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素养案例分析《剪纸》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素养案例分析《剪纸》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新素养案例分析《剪纸》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新素养案例分析《剪纸》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素养案例分析《剪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素养案例分析《剪纸》(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素养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剪纸【教学目标】1了解剪纸艺术悠久的历史,了解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2初步掌握对物体的概括、装饰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增进对生活美的感受 力及审美能力。【教学重点】:生肖剪影的概括方法。【教学难点】:剪纸基本技法运用,图案的连贯性。、教学过程1教师活动。(1)剪纸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窗上都会贴上很漂 亮的窗花,墙壁和天花板上都会贴有大红的团花,还有很多表达喜庆之意的剪纸 带给人们吉祥与祝福。(2)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电脑演示片段)2学生活动欣赏剪纸作品。(1 )欣赏窗花、吉祥图案剪纸。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 悠久

2、,它具有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2)学生讨论,谈一谈看过后的感想或自己对剪纸知识的了解。3教师活动。师:看过这么多精彩的剪纸作品,老师也想表演一下,剪一个给 大家看看怎样?(教师剪一只猴子:图1)师:这是什么?你们从哪看出是只 猴子呢?(尖嘴猴腮,长长的尾巴,瘦瘦的身体等)这只猴子和真的猴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电脑演示片段)(1)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启发。抓住了 猴子的基本特征,突出事物的形态,采用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显 得简练、生动、形象。(2 )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尝试自己 剪一个小动物(以外形为主)。要求:抓住基本特征、概括外形。图一图二4学生活动

3、。(1)观察教师示范,参与讨论剪小动物的方法。(2 )按要求 练习剪自己喜爱的小动物。(3 )展示作品,学生互评。5教师活动:师:(出示一种动物玩具)我过生日这天,朋友送我的礼物。 猜猜朋友为什么会送这个礼物给我?(引出生肖)师:你属什么?你还知道哪 些属相?你能说出12生肖吗?(1)欣赏12生肖剪纸作品。重点欣赏:鸡(羽 毛剪法)猪(形态夸张)兔(添加团花)(2)教师将“猴子”加工一下,增添 装饰花纹,并和原作比较(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表现)。(图2)(3) 剪纸的基本步骤:(板书)想外形f剪外形f剪花纹6学生活动(1莊教师引导下了解学习12生肖的基本知识及民俗文化, 初步掌握对物体

4、的概括表现能力。(2 )了解剪纸的基本方法(折、剪、刻等技 法),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设计意图】“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我国民间世代相传。学 生对“十二生肖”动物较熟悉,在这一环节中,以“十二生肖”这一主题为情 境,直观形象引导学生从外形特征着手,抓住了动物的简练、生动、形象的基 本特征,学习突出事物的形态从外形进行夸张和概括剪纸方法,将剪纸艺术基 本意图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再以增添装饰花纹,将折、剪、刻等技法融入到有趣的活动中,通过学生乐于 接受的方式,实现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枯燥的艺术技能 学

5、习,使学生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二学生创作(电脑演示片段:媒体播放剪纸作品及轻音乐)1可以为自己剪一个生肖,也可以为家人剪一个送给他们。能不能也试着 剪一件?2注意:把握外形特征、装饰点缀花纹3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表扬三、展示与评价1学生边展示边自我表达与评价2学生互评及教师讲评四、知识拓展1生活中剪纸欣赏:(电脑演示片段五:知识拓展,生活中剪纸欣赏。)2把小小的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不少民间艺人用剪刀剪出了国际金 奖,剪出了中国人的志气!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愿同学们用灵巧的双手, 剪出美好生活,剪出美好未来!【教学反思】课改以来,美术教学明显地发生了新的变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

6、课堂双 重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的教与 学的关系。课堂上教师重视美术情景的创设和艺术氛围的渲染;注意突出情感 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实践;从偏向少数拔尖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 从单纯追求美术知识技能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审美素质的提高;从美 术教学与社会脱节转变为紧密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过 多的统一模式、标准答案转变为追求教学的多样化、个性化;从强化竞争的教 育转变为以合作为基础的教育;从教学技术手段单一转变为充分发挥教学多媒 体潜在优势,逐渐从过去单一的教书匠努力向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教学能力又 有科研能力的学者型教师转变。在

7、本课教学中,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 多样性,让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走向综合,融知识、艺术、人文等为一体。这不 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而且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 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 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美术、了解 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学会自主创造表现 美。这样才能体现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方面的得天独厚性。因此 我感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1是教师要做有心人,精心设计“主题情境”要让学生敢于联想,针对不 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精

8、心设计出多样的主题情境”在本教学案例中,就 是设置了 “十二生肖这一主题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2是由联想构建情境,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联想在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 地位,它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联想可以使人提出多种设想,不断开拓创新 思路。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引入,使 学生尽情在可爱的小动物情境中,以及联想造型的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 了,尽情地享受在创新求变中的快乐。3.是通过情境的构建,树立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意识。我们提倡学习课堂的 广阔性,强调校内外教学实践相结合。但受到具体条件的影响和局限,学生在校内进行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多、较固定。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构建生活情 境,将校内的学习内容向实际生活拓展、延伸,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的技能和 本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逐步树 立学习服务于生活的意识。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 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周围世界的美以此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作欲望,选择自己 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所看所想,创作出属于生活,属于自己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