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14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463444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1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1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1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1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1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场环境控制重要问题讨论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用沼气池进出料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保证沼气细菌有充足的食物和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使产气正常而持久,就要不断地补充新鲜的发酵原料,更换部分旧料,做到勤加料、勤出料。进出料的数量根据农村家用池发酵原料的特点,一般每隔510天进、出料的各5%为宜。也可按每立方米沼气量进干料34kg计算。对于“三结合,的池子,由于人、畜粪尿每天不断自动流 入池内,因此,平时只需添加堆沟后的粪便发酵原料和适量的水,以保持发酵原料在池内的浓度。同时也要定期小出料,以保持池内一定数量的料液。平时进、出料应注意的问题:1 原则上是出多少进多少,顺序为先出后进;2、 出料时应使剩下的料液液面不低于进料管和出料管的上沿,以免池内

2、沼气从进料管和出料管跑掉;3、出料后要及时补充新料,若一次发酵原料不足,水位,使可加入一定数量的水,以保持原有 有一定的压力。大换料应注意的问题为满足沼气菌的新陈代谢和农用季节用肥的需要,间般大换料的时应安排在春季和秋季进行。1 大换料前20-30天,应停止进料,以免浪费发酵原料。大出料2 后应及时加足新料,使沼气池能很快重新产气和使用。 、3 大出料时应清除沼气池内的全部残渣和部分料液,要留下的10%-30%X活性污泥为主料液作为接种物,以加快沼气池的启动,做到产气快!冬季保暖要注意猪的适宜温度核心提示:最近气候变化较大,要注意猪舍保温,首先要知道各阶段猪的适宜温度,再选择合适的保 温措施,

3、还要确保保温措施能达到适宜的温度范围。猪的大小是按体重划分的,不同体重的猪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初生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最高,随着体重的增加要求的温度越来越低。(C):下面就按猪的体重介绍适宜温度和临界温度赭的体重(千克)低临界温度唾宜温度高临界温度初生I3031201T2513050;116i2310014Z0pss猪的体重(千克)低临界温度适宜温度高临界温度“临界”是指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所需的外界条件。猪的临界温度是在临界温度范围之内,猪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机能来适应环境,环境温度超出了临界温度的范围,也就超出了猪只自身的调节能力,容易发生危害。从上面的温度范围可以看出看,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是29

4、C,高、低临界温度分别是31 C和29C,范围很窄,说明初生仔猪的调节能力不健全,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随着体重的增加,调节能力逐步增强,要求的条件越来越宽。秋天来了,猪场不可忽视的问题秋季,对养猪户来说,是养猪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猪上膘较快,如果养殖户注重防寒、防病、增加饲料营养及猪舍通风,猪的增长较为明显。防寒 秋天气温下降较快,昼夜温差达到 10C多,会对猪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气温太高或太低,都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实践证明,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保持猪的适宜生长温度,猪在秋季也可 以正常生长。具体来说,秋季应该提前做好防寒措施:1、修整好猪舍,把栏舍漏风的部位堵严,遮挡物

5、可因地制宜用草苫或塑料薄膜等,以防冷风侵袭。2、猪舍内勤垫干草,不要让垫草潮湿。3、增加饲养密度,让猪挨着睡,既可互相取暖,又可提高栏温。多喂热能高的饲料,以增加猪体内的热量。4、 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猪圈内避风一角建温室,温室的大小可根据猪的多少而定。方法是:砌高1米左右的墙,留一小门让猪自由进出,上部用稻草盖严,内铺干草。气温低时,猪会自动进入保温室避寒。防病秋季猪易患附红细胞体病、猪链球菌病等,会给养殖户带来损失,要预防猪附红细胞体病和猪链球菌病。1、猪附红细胞体病(红皮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子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初病时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到39

6、.5 C 42C,颤抖、 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 指压不褪色。治疗附红细胞体病可用血虫净(贝尼尔)、阿散酸配合长效土霉素,同时补充生血的药 物或饲料添加剂。2、猪链球菌病继发混合感染多,猪患感冒后易继发。该病会使病猪体温升高到上,减食或 41C以 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出现空嚼磨牙等神 经症状。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天3天死亡。针对上述情况要及早 注射疫苗。猪链球菌已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强效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恩诺沙星等能有效控制该病。饲料秋

7、季养猪除加强常规饲料管理外,还要做好猪饲料的储备和育肥催肥工作。此时气温适宜,饲料 充足,是猪生长发育的好季节。红薯、花生秧、豆秸等粉碎后或发酵后喂猪都是很好的饲料,薯类块茎、 豆类荚茎等可晒干粉碎后再用来喂猪。通风降低猪舍湿度和改善猪舍空气的最好办法是通风换气,而通风换气最有效的措施则是在天棚顶上 开个通风孔,这样不用开门窗就能尽快将舍内的大量潮气和不良气体排出,并换入新鲜空气。但通风要有节 制,晴天、暖天多通风,阴天、冷天少通风,做到通风与保 温相协调。育肥肉猪养殖的环境控制措施1 、建立圈舍的消毒与防疫制度为保证猪只的健康,避免发生疾病,在进猪之前有必要对猪舍、圈栏、用具等进行彻底 的消

8、毒。要彻底清扫猪舍走道、猪栏内的粪便、垫草等污物,用水洗刷干净后再进行消毒。猪栏、走道、墙壁可用2%3%的苛性钠(火碱)水溶液喷洒消毒,停半天或1天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墙壁也可用20%石灰粉刷。应提前消毒饲槽、饲喂用具、车辆等,消毒后洗刷干净备用。日常可定期用对猪只安全的消毒液进行带猪消毒。2、合理组群肉猪一般都是群养,合理分群是十分必要的。不同杂交组合的仔猪有不同的营养需要和生产潜力, 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和行为表现,合在一起饲养既会使其互相干扰影响生长,又因不能兼顾各杂交组合的不 同营养需要有生产潜力而使各自的生产性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按杂交组合分群,可避免因生活习性不同而造成相互干扰采

9、食有休息,并且因营养需要、生产潜力相同而使得同一群的猪只发育整齐,同期出栏。还要注意按性别、体重大小和强弱进行组群,也不同, 因为性别不同而行为表现不同,肥育性能 而小 如去势公猪具有较高的采食量和增重速度,胴体瘦肉率母猪则生长略慢,但饲料利用率高,4-5千高。一般要求小猪阶段体重差异不宜超过克,中猪阶段不超过7-10千克。组群后要相对固定,因为每一次重新组群后,大约需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比较安定的新群居秩序,在最初的2-3日,往往会发生频繁的个体间争斗。所以,猪群每重组一次,猪只一周 内很少增重,确实需要进行调群时,要按照“留弱不留强”(即把处于不利争斗地位或较弱小的猪留在原 因,把较

10、强的并进去),拆多不拆少”圈,把较多的猪并进去),“夜并昼 即把较少内猪留在原 不并”(即要把两群猪合并为一群时,原则进行,并加强调群后2-3天内的管在夜间并群)的理,尽量减少发生争斗。3、饲养密度与群的大小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总要保持一定距离,体间冲 群体密度过大时,使个 突增加,炎热季节还会使圈内局部气温过高而降低猪的食欲,常休息;健康 和采食,进而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兼顾提高圈舍利用率和肥育猪的饲这些都会影响猪只的正 养效果两个方面,随着猪体重的增大,应使圈舍面积逐渐增大。为满足猪对圈栏面积的需求,又保证肥育 期间不调群,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移动的栏杆圈栏。这样既可

11、以随猪只体重增大相应地扩大围栏面积,又 可避免调群造成的应激。饲养密度(每头占围栏面积)满足需要时,如果群体大小不能满足需求,同样不会达到理想的饲养效 果。当群体过大时,猪与猪个体之间的位次关系容易削弱或打乱,争斗频繁,互相干扰, 使个体之间 影响采食和休息。肥育猪的最有利群体大小为4-5头,但这样会相应地降低目舍及设备利用率。实际生产中,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每圈以头为宜,10-15最大不宜超过20头。4、调教调教就是根据猪的生物学习性和行为学特点进行引导与训练,使猪只养成在固定地点排泄、躺卧、进食的习惯,这样既有利于其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也便于进行日常的管理工 作。猪一般多在门口

12、、低洼处、潮湿处、因角等处排泄,排泄时间多在喂饲前或是在睡觉刚 起来时。因此,如果在调群转人新圈以前,事先把圈舍打扫干净,特别是猪床处,并在指定的排泄区堆放少 量的粪便或泼点水,然后再把猪调入,可使猪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如果这样仍有个别猪只不按指定地点排泄,应将其粪便铲到指定地点并守候看管,就会养成采经过三五天猪只食、卧睡、排泄三角定位的习惯。猪圈栏建筑结构合理时,这种调教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如将猪床设在暗处,铺筑得高一些,距离粪 尿沟或饮水处远一些以保持洁净干燥,而把排泄区设在明亮处,使其低一些。调教成败的关键在于抓得早 (猪进人新圈前即进行)和抓得勤(勤守候、勤看管)。5、温度在适宜温度下,

13、猪的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适宜温度随猪只体重的不同而不同。舍内温度在4C以 下时,会使增重下降50%而单位增重的耗料量是最适温度时的2倍。温度过高时,为增强散热,猪只的呼吸频率增高,食欲降低,采食量下降,增重速度减慢,如果再加之通风不良, 饮水不足,还会引起中暑死亡。温度对胭体的组成也有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显著地影响脂肪的沉积。但如果有意识地利用这种环 境来生产较瘦的胭体则不合算,因其所得不足以补偿增重慢和耗料多以及由于延长出栏时间而造成的圈舍设 备利用率低等的损失。6、湿度单纯评价湿度对肥育的影响是有困难的,般湿度与温度共同产生影响。湿度的影响远远小于温度,如果温度适宜,则空气湿度的高低对

14、猪实践证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影响很小。明,当温度适宜时,相对湿度从 45%上升都不会影响猪的采食 量、增重和饲料利用率。空气相对湿度以40%-75%为宜。对猪影响较大的是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低温高湿,会加剧体热的散失,加重低温对猪只的不利影响;高温高湿,会影响猪只的体表蒸发散热,阻碍猪的体热平衡 调节,加剧高温所造成的危害。同时,空气湿度过大时,还会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容易引起饲料、垫草的霉 变。但空气相对湿度低于40%也不利,容易引起皮肤和外露粘膜干裂,降低其防卫能力,会增加呼吸道和皮肤疾患。7、空气新鲜度猪舍内的空气经常受到粪尿、饲料。垫草的发酵或腐败形成的氨气、的污染,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猪只

15、自身的呼吸又会排出大量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气体。如果猪舍设计 不合理或管理不善,通风换气不良,饲养密度过大,卫生状况不好。就会造成合内空气潮湿、污浊,充满大量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从而降低猪的食欲、影响猪的增重和饲 料利用率,并可引起猪的眼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因此,除在猪舍建筑时要 考虑猪舍通风换气 的需要,设置必要的换气通道,安装必要的通风换气设备外,还要在管理 上注意经常打扫猪栏,保持圈 舍清洁,减少污浊气体及水汽的产生,以保证舍内空气的清新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8、光照有许多试验研究过光照对肉猪增重、饲料利用和胭体品质及健康状况的影响。总的说来,光照对这些 指标的影响不大,从猪的生物学特性看,猪对光也是不敏感的。因此肉猪舍的光照只要不影响操作和猪的 采食就可以了。强烈的光照会影响肉猪的休息和睡眠,从而影响其 生长发育。寒冷季节猪舍如何消毒?冬季气温较低,大家往往只注意猪舍的保温而减少了室内的通风换气,染物质大 从而造成空气中的污 量积聚。所以在冬季,消毒工作不能忽视。冬季因为保暖而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使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都大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