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书法教育初探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46336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书法教育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儿童书法教育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儿童书法教育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儿童书法教育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儿童书法教育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书法教育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书法教育初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儿童书法教学初探 书法教育能使学生掌握、了解民族审美立场,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完美人格。 优秀的书法教师,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把握孩子们的心理活动,尊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人格,激发儿童初学时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逐渐踏入艺术殿堂。 初学书法,选何体、何帖入手十分重要,选择终生受益的碑帖,必须从多方面来衡量。 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形似是初级起步阶段,神似是高级出帖阶段。“形神兼备”是学书的最高境界。 儿童书法创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创作规律,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辅助格式不利于学生日后创作作品。 家长陪读是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崭新课题

2、,家长的课后辅导,可帮助孩子提高理解能力,增加孩子学习兴趣和信心。 在漫长的书法史演进过程中,各时代的书法大师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多彩的书法精品,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为我们留下了众多书法理论、书法教育等方面的大量资料,这才使中国书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古代书法教育的实践证明,文字产生初期,书法教育就开始萌芽,记得甲骨文中有两行刻着相同内容的文字,其中一行刻的非常熟练,另一行显的生疏、呆板。这大概是最早的课徒教学证物了。就书法教育而言,书法家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要使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后继有人,就必须从娃娃抓起。通过书法学习,使学生掌握民族审美的基本立场,了解祖国文字发展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

3、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完美人格的目的。对此,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草成几点拙见,供商榷。 一、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一)教师必须热爱书法教育事业 首先,从事少儿书法教育事业的老师,必须热爱青少年书法教育,精通书法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高的书法创作水平,熟悉教材,懂教育心理学,能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活动,了解学生的差异,善于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掌握书法艺术的学习、创作规律。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多变,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方式和训练方法,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使书法教学充满活力。 (二)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 教师不仅通过知识本身影响学生,

4、而且也通过自己的各种活动,甚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学生,教学过程中渗透着老师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和精神风貌。所以教师必须人品高尚。宋代朱长文续书断说:“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一志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张怀王瓘也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由此不难看出,古代书法传统教育中“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 正”。柳公权彪炳千秋的“笔谏”就是一个典型列了。只有这样,学生在跟老师学习书法的同时,也学到老师崇高的人格和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儿童期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思维判断能力幼稚,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教师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5、”。那么,学生势必导致“书法没学好,人品学坏了”。这就验证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古训。 (三)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书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除了有较高的书法理论知识和创作水平外,诸体均要精通,同时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过程附合正规书法教程,教学观点以“先与古人和,后与古人分”的原则,教学方式采取主动的诱导式、启发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把握孩子的心理活动。同时还要尊重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人格,激发儿童在初学时的好奇心、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逐渐踏入书法艺术殿堂。 书法教师是整个书法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优秀的书法教师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6、使其全身心的投入书法学习,不走弯路,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一个不称职的书法教师,带给学生的将是终身的遗憾,甚至是误入岐途,终生受累。 二、择体与择帖 (一)关于择体 学习书法,首先必须从临摹古代经典碑帖开始,字帖是学生学习书法过程中最好的无言老师,初学书法选何种书体入手。古往今来十分明确,但近几十年来,书法界争论不休,依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从篆、隶书入手优于是从楷书入手,这是因为篆、隶出现的比较早,正是它们的演变,导致了楷、行、草书体的产生和发展,它符合书法史的事实。篆书书写时要求笔笔中锋(小篆)。而书法的真谛正是:“中锋用笔”。如果篆书写好了,再反过来写楷、行、草、隶就会感到得

7、心应手,轻松自如,再者从篆书入手,可以追本溯源,上可写甲骨文、金文、下可写楚简帛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做到承上启下。近年来,书法界公认书法以秦汉为高。学书不习篆、隶、书法不入时流,吴昌硕、齐白石如果不习篆、隶,岂能在书坛、画坛、印坛上彪炳千秋。但篆书书写难度大,尤其是小篆,笔画较长,转折,接笔处较多,再者,篆书之笔法、墨法、章法、结构等也比较讲究,线条必须稍加温润而有弹力。胡小石曾言:“凡用笔作书之线条”,必须有血有肉、有感情。易言之,即有丰富之弹力。刚而非石,柔而非泥。取譬以明之。即须如钟表中常运之发条,不可汤锅中烂煮之面条。如此一点一画始能破空杀纸,达到用笔之最高要求。”就我多年的教学实

8、践证明七岁以下不易从篆书入手,八岁以上的儿童(小学二年级)完全可以从篆书入手学习书法。 隶书是文字演变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书体。隶书的笔划比较单一、结构规范、形态平稳、横平竖直、笔划协调统一。因此,最适合儿童初学,因为它符合儿童单纯幼稚的心态,并与小学语文老师在写字上的要求相一致,即横平竖直。而书法诸体中,只有隶书和篆书横平竖直,楷书的横有斜度,大多楷书的横斜度约在5-10度左右,也有20度以上的,如柳体、欧体等。儿童初学难以适应。实践证明,从隶书入手学习一年,再写楷书半年,要比直接从楷书入手,学习两年所写的楷书要好的多。这就是说:单从楷书入手花费两年时间,楷书只能写到一般水平,而直接从隶书入手,

9、用一年的时间学习隶书,半年时间学习楷书。两种书体均能写的比较好,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已验证多年。 (二)关于择帖 楷书做为基础教学,这好像是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书法界千百年来的定论。谁要是用篆、隶等书体作为儿童初学的习字范本、就会受到抨击,那么,一个对书法尚未有多少了解的学生,在古今众多的碑帖中,选择一本终生受益的字帖,其标准和依据是什么呢?我想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衡量较妥当。 一、必须是古代名家的经典碑帖、公认的最佳习字范本。 二、版本佳、印刷好。 三、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适合初学。 楷书的传统教学,一般以颜、柳、欧、褚为主,学习颜体的学生最多,以学习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为主。柳体以神策军、玄

10、秘塔为主。欧体以九成宫为主,褚体以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为主。所以选择时还要因人而易,一个性格内向,文静绢秀的女孩,硬要她去学习粗放厚重的颜体,她一定会因不喜欢而学不好。反过来一个体态稍胖、性格直爽的男孩,让他去学习绢秀的欧、褚等风格的书体,我们想他也很难进入角色。所以,选择字帖必须符合学生的兴趣、喜好,它是学生学习书法过程中持久的原动力。 教师在学生择帖过程中,必须从学书者的立场出发去考虑字帖的优缺点。一个称职的教师应该正确区别或划分各种碑帖的不同教学价值。从审美角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主动的把握自己的审美立场。从启蒙教育来看,字帖与教师对于初学者而言是同等价值,字帖是最好的无言老师,而书法

11、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一个称职的“向导”,充分发挥灯塔、阶梯的作用,引导学生步入艺术殿堂。 三、临摹教学 学习书法,首先从临摹开始,这是书法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的独特方式,书法是视觉艺术,学生通过对字帖进行认真的观察研究,然后进行临摹,摹帖得其形骸,临帖得其神韵。临摹碑帖的初级阶段是形似。高级阶段是“神似”。 (一)形似 形似是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古往今来,临摹碑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凡在书法上有所造就的人,无不在临习碑帖上下功夫,而达到形似是其取得成功的第一步,所谓“形似”就是在掌握一般临摹方法后,通过观察理解、记忆、体悟后,做到对字帖风貌初步掌握。形似的过程也就是准确临摹过程,在此

12、过程中无论是临摹碑或帖,临习者都要尽量使自己的临作恢复碑帖最初的本来面目,切不可照葫芦画瓢,同时还要使学生从准确形态的把握上,进一步理解书法临习过程中节奏起伏的重要价值。节奏感的把握,是习书者从静态转向动态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构成了书法用笔的基本规律。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对临、背临、意临和读帖的技巧。同时,教育学生在临帖过程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在这里,“心到”最重要,所以,在临帖的初级阶段,一定要用心去感受,体悟临帖的奥妙,为“神似”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神似 “神似”是临帖的高级阶段,这时临帖已趋于成熟,所谓“神似”就是指学生在分析临摹的基础上把碑帖的神韵高度提炼概

13、括,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神似”是在形似的基础上逐渐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说“形似”是学生入帖阶段,那么“神似”则是学生出帖阶段的前提。“神似”在临帖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意义,古往今来,各代书家在追求“神似”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大的,南北朝范镇说:“形者,神之质也;神者,形之质也。是则形称其质、神者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又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射则神灭也”。“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初学时,要先抓“形似”,但“形似”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舍形而求其神韵。“神似”必须在“形似”的基础上的产生飞跃。单纯的一味的追求“神似”。是不可能的,只有“形神兼备”才是学习书法的唯一

14、正路,董其昌说:“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清石涛画语录说:“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学书的过程,是由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最后达到“无法无天”。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说:“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有这种精神和气魄,就一定能够“渐入佳境”。 四、儿童书法创作 儿童学习书法有了一定基础后,就可以试着练习创作。我觉得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书法作品常见的形式、类型和尺寸比例、章法、行款等。可让学生采取临摹式创作和集字式创作。 (一)临摹式创作 以临摹为创作依据,让学生在临帖时,按作品的格式去临帖,然后题款钤印,以此增加学生的创作意识,通过临摹创作使学生把握临摹

15、与创作的关系。体会创作过程中的技巧、方法、以及风格,为日后更深入准确临摹碑帖提供依据。 (二)集字式创作 首先确定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后,以某一碑帖为创作风格依据,在此碑帖中寻找与内容有关的字,把它逐字练熟,碑帖中没有的字采取“偏旁部首拼凑组合法”合成此字。书写作品前,最好先设计一小草稿,安排其章法、确定题款钤印的位置等,满意后,再进行创作,这种创作难度比较大,作品中的字可以在碑帖中找,甚至临摹也可,没有的字可通过临习时对字帖的理解把握写出与作品的的字相吻合的字,这种方法训练后可以培养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形式风格的能力,反过来对碑帖的理解把握会更加深入。 以上两种创作形式比较适合儿童和初学者,难度较小,容易掌握,教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当面点评,肯定作品的优点,提出不足和改进的方法,然后重复几次有目的创作,相信学生一定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我觉得创作课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独立创作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切忌让学生临摹教师的书法作品,这样做会导致学生作品无个性,全是一个面孔,儿童书法创作必须规范化、系统化,一定要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切忌“儿童作品儿童化”。儿童书法创作必须符合书法创作的一般规律,章法必须完整。要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书法展览,讲评展品中优秀的作品,以便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