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福建省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46252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福建省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福建省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福建省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福建省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福建省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福建省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福建省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元旦龙文区初中化学竞赛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填在第4页的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45分)1.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6.5gNaCl晶体(1 g以下用游码),称量时误将药品与砝码的位置颠倒。该学生所称NaCl的实际质量是( )。A.7 g B.6.5 g C.6.0 g D.5.5 g2. 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 )A.用普通水制蒸馏水 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C.用二氧化碳气制干冰 D.用液态空气制氧气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铁中铁元素有0、+2、+3价 B.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C.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

2、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 D.催化剂是一种在化学反应里能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 B.单个水分子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 D.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开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面5. 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1、+3、-1、-2,则A、B、C、D四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 AC B. AD C. A2D D. B2D36. A、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

3、为19,之差为3,则A、B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A.A2B B.AB C.AB2 D.A2B37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是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坐标图,其中合理的是( )8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 / g6410125反应后质量 / g-54379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12 B11 C2 1 D239. 下列四组以任意比组成的混合物,分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4、和水,其中生成物中水分子数目一定比二氧化碳分子数目多的是( )。A.C2H4和C3H6 B. C2H2和C3H8 C. C2H6和C2H5OH D. C2H4和C2H610. 某1.6克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克CO2和3.6克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一定含C、H;一定不含O;可能含O;一定含O;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2;分子中C、H的原子数之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1.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在灾区,为防止疾病传染,河水需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加热煮沸,过滤,投药消毒

5、,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 A.B.C. D.12右图是石墨晶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每一层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则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所占有的碳原子数为( )A.6个 B.4个 C.3个 D.2个13.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下图)。将试管浸入烧杯中的液体或把试管从中取出,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B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 用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D.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14. 经测定,由甲酸(HCOOH)、乙醛(CH3CHO)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

6、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6X%B1-2X%C1-7X%D2X%15. 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a+n=c-m B. b-n=d+m C. b-a=d-c D. a-n=c+m选择题参考答案1 2 345678DBCCBACC9101112131415CACDBCD二、填空题:(本题共21分)16、一般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有三态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距离 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各1分,共2

7、分)17. 工业上用石灰石等物质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较纯的碳酸钙)。写出生产过程中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各2分,共6分) 18. 火柴头中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等。火柴杆(含碳的有机物)上涂有少量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制的。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转变为白磷,白磷易燃,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产生的氧气与硫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石蜡引燃,最终使火柴杆着火。配平这个化学方程式: 1 (分值2+1+2,共5分) 19、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

8、,B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一个;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元素的名称和元素符号分别:A、B分别为 钠(Na)硫(S) ;C、D分别为 氯(Cl)镁 (Mg) 。 (各1分,共8分)三 实验题:(本题共26分)20 现有下列漏斗、试管、长颈漏斗、锥形瓶、烧杯五种仪器,根据以下用途,将仪器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各1分,共4分)(1)制取CO2气体中,既便于注入液体,又能防止气体逸出的主要仪器是长颈漏斗 。(2)既能用于少量试剂之间反应,又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试管。(3)过滤或向

9、小口容器转移液体用到的仪器是 漏斗(4)在实验室里能用作反应器,但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锥形瓶 。 21将下列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可能原因填写在横线上。(各2分,共6分)(1) 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时,锥形瓶炸裂 锥形瓶瓶底未加少量细砂,燃烧匙直接接触到瓶底。(2) 用高锰钾制氧气时,导管呈紫红色 试管内的导管口未加一小团棉花。(3) 螺旋状光亮的细铁丝插入氧气瓶中,铁丝不燃烧 铁丝末端未绑一火柴加热,或加热不充分。22(图1)是市场上出售的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这种净水器可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异味等杂质。入水口在下方的优点是 可使水与活性炭更充分接触,达到更好的净化效果。(各2分

10、,共4分) (图1) (图2) 23某化学研究小组在探究硫燃烧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将燃烧匙内的硫点燃后,立即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同时打开胶皮管上的弹簧夹,观察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分值2+4+4,共10分) (1)将注射器内的氧气推入集气瓶内后,发现硫燃烧更加剧烈,这种现象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2)分液漏斗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漏斗口的气球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点燃分液漏斗内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漏斗口的气球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3)写出探究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SO2SO2+2NaOH = Na2 SO3+H2O四计算题:(本题共10分)24把CO通过12克灼热的CuO时,部分CuO被还原。反应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0.4克,同时生成4.4克CO2 。求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25碳酸钙和钙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煅烧,反应完全后,与煅烧前质量相等,问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