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0462298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定安南丽湖变电站升压工程质量薄弱环节拟采取的技术措施海南威特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1.1 主要控制项目1) 构支架吊装构支架吊装过程中关键是搞好轴线定位和标高控制工作,选择合格的测工,所用仪器必须满足测量任务要求的精度,必须检定合格、有效,必须在使用前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事先确定的测量方法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所设置控制网牢固可靠,定期复测。吊装过程中,落位、定位、固定等均要对轴线和标高进行反复校对。2) GIS安装 装配工作应在无风沙,无灰尘、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的条件下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保持个人清洁,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非

2、GIS安装班组工作人员不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安装现场。坚持每日安装前后清扫工作场地。 严格按照编号进行装配,不得随意混装,主母线筒、分支母线筒及导体的具体安装位置和相序,须经厂家现场代表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安装。 安装前应清除GIS所有元件表面在运输及贮存过程中存积的灰尘和水迹。 所有法兰面对接均应采用定位销,以保证法兰面不错位。 建立GIS装配作业登记制度,在每个GIS法兰对接面封闭前,工作人员须认真检查装配情况,并填写作业检查卡,经厂家确认无误后(关键部分必须经厂家签字认可),再进行封闭,以确保安装质量。 导体检查应仔细、全面。检查导体表面光洁度,表面氧化部分应用白布抛光处理;表面有毛刺或尖角

3、部位用600号以上细砂纸或什锦锉打磨、抛光。检查导体两端镀银部位是否有镀银层起泡,翻皮现象,施工中发现应及时报告,情况严重时将通知厂家,返厂处理。 GIS清洗要全面彻底,罐体内不允许有任何灰尘及金属粉末存在。尤其是安装或拆卸罐体内部螺栓时,要特别小心,因为紧固和松开螺栓时,可能产生金属异物,这些杂质落入罐内,十分危险,因此作业完成后应用吸尘器仔细清理,再用“无毛纸”擦净。 为防止杂质进入气室内部,安装以前一定要用防尘塑料布盖住法兰孔。3)电缆敷设及接线工艺电缆敷设、接线工艺从严要求,电缆支架、层架要求焊接平直、牢固、防腐良好,电缆排列整齐,转弯处电缆弯曲合理一致,端子箱、盘柜中的电缆固定牢固,

4、电缆牌制作要精美、规范、耐用,悬挂整齐。4)一次设备的交接试验试验方法符合规定,试验项目齐全,试验不合格的设备重试后仍不合格,要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协商。2.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送电线路所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主要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JGJ81-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架空送电线路导地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架空送电线路外爆压施工工艺工程(

5、SDJ276-90);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772-87);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110千伏及以上送电线路基本建设工程启动验收规范。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 在施工过程中,始终贯彻以技术为保障的思想,把技术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各单项工程开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认真细心的审核图纸,完整领会图纸的设计意图,全面了解施工范围、施工特点、设备型号、材料规格,生产厂家及安装位置,及时发现设计错误把一切可能出现的错误解决在施工之前。作好记录。应在开工前5天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否则不得开工。2) 进行层层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即设计院及项目法人的图纸设计交底;工地技术交底;班

6、组技术交底。每项工程施工前必须有经审批合格的施工作业指导书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贯彻项目法人的要求、设计意图,对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施工方案等进行详细说明,做到交底内容清楚、准确,交底后由被交底本人签字,不参加交底不能进入现场施工。3) 在施工中发现问题需要变更时,及时报告设计单位,由设计代表到现场确定变更内容,并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设计变更通知单由项目经理、妥善保存,工程竣工后移交给甲方。4)健全技术保证体系,加强技术管理。认真执行三级质量检验技术责任制,实行技术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负其责。5)项目部对工程技术实行动态考核,工程基本情况汇报表制度,每月填写工程旬

7、月报时应包括工程情况,进度、技术、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等,保证信息畅通,传递及时,使工程技术质量工作处于受控状态。4.质量薄弱环节原因技术措施个别职工质量意识淡薄1、加强质量意识教育;2、制订质量管理及奖惩办法;3、严格执行,奖惩分明。砂、石、水泥质量不过关1、加强采购人员质量意识教育,制定经济责任制;2、精选供货方,严把进货关,加强材料检验;3、材料未经检验不得用于施工。电缆盖板不整齐1、固定盖板采取整体粉刷,采用钢管压槽,防止出现裂缝;活动盖板四周加角钢框,避免少角缺棱混凝土出现麻面、跑浆、炸纹、水眼气泡、外观颜色差、掉角、损边现象1、使用光滑表面模板,接缝处贴胶带纸;2、控制好混凝土

8、拆模时间,注意浇水养护;3、严格按配合比拌料,控制水灰比和每层浇注厚度。道路工程表面粗糙、积水1、严格控制混泥土配合比,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表面压光及时,防止露面硬度不够,并进行划槽;装饰面层空鼓、污染成品1、基层处理好,保证面层与基层结合紧密;2、对材料进行认真挑选,选择颗粒均匀,无杂质的砂子。3、合理安排工序,对门、窗、地面采取保护措施,喷水由上至下电缆敷设不整齐、美观1、电缆严禁交叉;2、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严禁在同层支架上;3、电缆弯曲半径大于15D;4、提高电缆穿管特别是端子箱和机构箱的电缆穿管工艺。二次回路接线不整齐、美观1、盘柜内接线弯曲半径一致,美观、无交叉;2、固定牢靠

9、,不使端子排受力,编号清晰;3、严禁端子和导线截面不配套;4、线路标号采用异型管,用专用打号机打号。设备运输、保管时受损伤1、设备运输时不得超高、超宽。2、设备运输时,必须捆绑牢固,设专人监护;3、设备就位时,找好重心,防止设备倾倒,造成事故;4、设备暂放时,放置于坚硬地面。起吊构架变形1、 成立起吊小组,制定吊装技术措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采用大吨位吊车,吊装就位时,两侧用经纬仪找正,确认垂直后,四侧板线用倒链收紧固定;3、构架找正后,底部用铁楔子挤正并固定牢固;4、待轴线构架全部吊装完毕后,复检吊装的构架是否垂直,确认无误后进行杯口二次浇灌。引下线工艺不美1、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在施工中严格执行。2、配升降车进行引下线长度的测量,保证下线尺寸的准确性。制作抬梯进行引线的搬运,减小引下线形成死弯的机率。电气安装过程中,螺丝紧固达不到规范1、落实责任制,制定奖惩措施;2、严把进货关,保证施工使用合格的螺丝;3、使用力矩扳手;4、落实三级验收制度。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