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460403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优选3篇) 书目 第1篇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离子共存 第2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学问点总结 第3篇2023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离子共存 导语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却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友情。友情其实很简洁,只要那么一声简短的问候、一句轻轻的谅解、一份淡淡的惦记,就足矣。当我们在毕业季痛哭流涕地说出再见之后,请不要让再见成了再也不见。这篇高一化学必修一学问点总结:离子共存是高一频道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爱! 一.“无色透亮”条件型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

2、+(*)、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亮”,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如ag+与cl-、br-、 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 例1.某无色透亮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ba2+、co32- b.ag+、i-、k+、no3- c.k+、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意无色透亮和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c项。 二.“酸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

3、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 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

4、o2-、no3-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意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b项。 三.“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橙呈*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3.某溶液既能溶解

5、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 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 d.ag+、k+、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意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有oh-存在)、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四.“酸性或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能使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出现这样的条件,则溶液中可能有h+存在,也可能有oh-存在,分析时要留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肯定能大量共存(满意无论是与h+还是与oh-都不会反应)还是可能大

6、量共存(只要满意与h+、oh-中的一种不会反应就可以)。 例4.若溶液能与al反应放出h2,满意此条件的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na+、no3-、cl- b.k+、na+、cl-、so42-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解析:题目所给的溶液为酸性(含有h+)或碱性(含有oh-)溶液。正确选项应满意在酸性或碱性都能大量共存的条件,只有b项符合题意。 五.“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型 若题目中出现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这样的条件时,要考虑各离子组中是否存在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离子。如fe3+与s2-、so32-、hso

7、3-、i-;h+与s2o32-和s2-;mno4-(h+)与cl-;mno4-(h+)、no3-(h+)与fe2+、s2-、hs-、so32-、hso3-、br-、i-等不能大量共存。 例5.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意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a项中h+、no3-、fe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a项。 跟踪训练 1.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

8、+、mno4-、br- b.酸性溶液fe3+、nh4+、i-、no3- c.碱性溶液na+、k+、alo2-、so42- d.碱性溶液ba2+、na+、co32-、cl- 2.下列各组离子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oh- b.在强碱性溶液中 na+、k+、alo2-、co32- c.在无色透亮的溶液中 nh4+、fe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 答案:1、c2、b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学问点总结 导语中学化学分为必修和选修,高一化学有很多须要记忆的学问,为了同学们在学习高一化学的过程中更加

9、便利,下面就让给大家共享几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学问点总结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学问点总结篇一 一、化学试验平安 1、(1)做有毒气体的试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留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汲取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试验时应留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试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试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10、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快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别和提纯 分别和提纯的方法分别的物质应留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别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别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11、分液分别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渐渐流出,刚好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别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别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留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

12、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需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肯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3、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试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依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

14、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留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运用前必需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干脆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视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2章学问点总结篇二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食谱鞣稚(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匀称、透亮、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