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0459190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永定县三缘草珊瑚专业合作社二O一一年十二月目录目 录1 项目的背景及立项的必要性.(1)1.1 草珊瑚简介 (1)1.2 草珊瑚人工种植的发展瓶颈 (2)1.3 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项目(3)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4)2.1 草珊瑚栽培研究和中兽药研究概况 .(4)2.2 理论与现实无奈的差距.(5)2.3 草珊瑚生态农场模式将是中药材人工培育的趋势.(5)3 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6)3.1 研究与开发内容 .(6)3.2 项目的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创新点 .(7)4目标和预期成果 .(7)4

2、.1 技术指标 (7)4.2 成果提供形式 .(7)4.3 经济社会效益 .(7)5 .研究开发方案和技术路线 (8)5.1 研发方案第一期 (8)5.2 研发方案第二期 (8)5.3 研发方案第三期 (8)6 .分年度进度和考核指标 (9)7 .项目经费的投入方案和预算 .(10)7.1 项目经费预算 (10)7.2 经费筹措方案.(10)8 .拟承担单位的技术优势和条件(10)8.1 单位概况.(10)8.2 技术合作单位 (11)9 .项目负责人的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介绍(12)附表1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13)1 项目的背景及立项的必要性1.1 草珊瑚简介1.1.1 草珊瑚价值草珊瑚S

3、arcandraglabra(Thunb.)Nakai又名接骨金粟兰、肿节风、竹节茶等,属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本草纲目等医著中均有记载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它全株可入药,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通经接骨之功效。目前已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品、保健品、日用化工等方面。同时,其花淡黄绿色,球果红色,革质叶卵状披针形,适于宾馆会场等室内花坛群植或作盆花,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森林植物。草珊瑚全草入药,含延胡索酸、琥珀酸、挥发油,并有鞣质、香豆酮、黄酮苷、腈苷等,其根、茎、叶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接骨、活血、止痛等药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草珊瑚具有抗癌、广普抗菌和消炎等作用。对治疗胰腺癌、

4、胃癌、肝癌、食道癌等有较显著效果。目前,市场流通较广的的草珊瑚产品有:肿节风注射液(肿瘤药物)、草珊瑚含片(治咽炎)、复方草珊瑚颗粒(解毒药物)、草珊瑚牙膏、草珊瑚口香糖、九节茶香口胶等。1.1.2 草珊瑚种植概况野生草珊瑚常生长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坡、沟谷、溪谷等天然常绿阔叶林下阴湿处,适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凉环境,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干燥,野生资源极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市场需要。随着草珊瑚需要量的不断增加,近几年草珊瑚的人工种植受到各级单位、企业的重视和支持。草珊瑚主产地1在福建和江西两省,迄今为止,种植基地约3333.33hm2,其中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种植草珊瑚约1333.33 hm

5、2、江西黎山集团公司种植草珊瑚逾666.67 hm2、江西新干赣中草珊瑚茶有限公司建草珊瑚原料基地逾666.67 hm2、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草珊瑚种植基地333.33 hm2。现全国草珊瑚年产量不足万吨,随着草珊瑚各种用途不断被挖掘,预计5年内,草珊瑚原料的年需求量可达到2万T以上,其原料存在较大的市场缺口,人工种植的必要性不断凸显。1.2 草珊瑚人工种植的发展瓶颈1.2.1 人工种植成本高效益低草珊瑚种植是一种高耗劳力的工作,成本主要在于移苗后的管理上,移苗后需要中耕除草、灌溉施肥、除病祛虫、收割干燥等。若按现在8元/kg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的土地种植每一批草珊瑚,每七年可以产8.3T

6、的草珊瑚干品,产值6.6万元。若再按现在的人工费和材料费水平计算,实际上亩平均每年纯利润不足肆千。若是不算人工管理费,种植草珊瑚还是有一定的收益,详见表1。表1 不同林下草珊瑚干品产量、材料成本和销售收入 (kg/m,元/m)1.2.2 产业生态圈不完善2草珊瑚的种植是耗劳力的,农户如以租地、聘人的运行模式,很难产生利润。如果拥有一定规模的土地,合理种植草珊瑚,理论上是可以得到一定的劳动回报。但是,如果无法完善草珊瑚产业生态圈,即使质量再好、资源再多、利润空间再大,也难以使草珊瑚产业可持续发展。 1.2.3 劳动者难以从中获取同等的经济利益为什么农民宁愿离家奔波,也不愿从事农业劳动。最直接的原

7、因是:在工地上拌一天水泥的报酬远大于在农田里拿着锄头行军万里。种植一公顷草珊瑚的劳动报酬每年不过几万,但是在工地上同样的劳作,每年同样可以剩下好几万,这就是草珊瑚乃至其他廉价中药材市场不稳的根本原因。1.3 草珊瑚生态农场的研究及推广项目1.3.1 项目简介本项目以面积一公顷为起点的山地为运作基础,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指导农户创建运行草珊瑚生态农场,并收购农场产品,让农户享受生态农场文化内涵的同时,其所付出的劳动也能得到同等甚至更高的回报。生态农场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以草珊瑚培育为中心,构建遮阴林(杂交构树),为草珊瑚的生长创造阴凉的生态环境;农场里养殖一定规模的生态乌鸡,其粪便可以为草珊瑚

8、的生长提供有机肥料,乌鸡在草珊瑚下的适当运动,可以为草珊瑚松土、减少虫害的同时,促进草珊瑚更好的生长;草珊瑚的饲料添加剂可为乌鸡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保健作用;遮阴林若选择以饲料树种为主,比如构树,可以为乌鸡提供一定的青饲料源,若以果树为主,效益更为可观。1.3.2 效益分析31.3.2.1 经济效益以每单元(一公顷)的生态农场计算,其中平均年生产草珊瑚3T、乌鸡1万只,总产值15万元以上,劳动报酬6万以上。1.3.2.2 社会效益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辐射带动能力强,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著。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据保守分析测算,本项目在当地推广后,每年至少可为社

9、会创造3千T草珊瑚干品、1千万只乌鸡,社会总产值1.5亿元,直接或间接辐射带动农户1130户,每户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1.3.2.3 生态效益通过草珊瑚生态农场的推广,生态养殖可以减少草珊瑚化学肥料和农药的用量,大大减低环境污染;草珊瑚饲料添加剂的推广,可以减少抗生素类兽药的应用,增加食品和药品安全;农户以运营生态农场为事业,可以大大降低现当地农户以砍伐树林为生的现状,对自然生态起到了直接的保护作用。2.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2.1 草珊瑚栽培研究和中兽药研究概况草珊瑚是一种相对大宗的广谱抗菌中药材,应用极广,其栽培历史较长,但基本是以林地套种为主。由于草珊瑚的需求量的逐渐增大,

10、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对草珊瑚种苗、产量提高、品质优化的培育研究是逐渐受到重视。4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草珊瑚之乡”,三明吉口草珊瑚种植基地被中国中药协会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三元区吉口林业基地已收集福建、浙江、江西等省的草珊瑚种质资源10个,营建种质资源库1 hm2,建立草珊瑚人工繁育基地2 hm2,培育实生苗50万株,扦插苗50万株,营造草珊瑚近自然GAP栽培的示范基地80 hm2,辐射推广种植面积200 hm2。现草珊瑚的栽培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优良种质资源筛选、快繁和示范栽培等。草珊瑚具有显著的抗菌

11、消炎作用,在动物上应用广泛,其制成的注射液对 牲畜和家禽的霍乱、沙门氏菌病、痢病、丹毒、胃肠炎、呼吸感染等均有疗效。与板蓝根混合,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驱风除湿、活血止痛功能的药品,主治家畜胃肠炎、腹泻、痢疾、仔猪白痢、黄痢、呼吸系统感染、肺炎、流行感冒、风湿痹症、关节肿痛、四肢瘫痪、鸡白痢等。此外,草珊瑚的牲畜适口性较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利用草珊瑚枝叶及加工废弃物制造中兽药,或直接作为饲料,对预防、治疗畜禽疾病将发挥积极作用,是促进草珊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2.2 理论与现实无奈的差距据统计,三元区在林下套种草珊瑚近2.34万亩,已累计建立草珊瑚种质资源圃300亩,收集省内外种质资

12、源55个;建立苗木培育基地300亩,年培育苗木1000多万株;建立GAP栽培示范基地2000亩,辐射推广种植面积2.34万亩,人工种植草珊瑚面积居全国首位,是全国唯一获得“中国草珊瑚之乡”称号的地区。理论上三元区每年可以为社会提供4000T的草珊瑚干品,再加上其他的相关产业,可以为社会创造年几十亿的产值,可是实际上远远没有达到,因为农业劳动者难以从中获取同等的经济利益,这个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好。52.3 草珊瑚生态农场模式将是中药材人工培育的趋势随着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中药材人工培育成本的不断提高,而劳动者又难以从药材生产中获取同等的经济利益,于是出现了药农转行、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现象

13、,造成许多种中药材减产,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中药材价格的飙升;等到价格飙升到能够吸引药农返乡种植的时候,又将产生供过于求的现象,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波动,让农业劳动者迷茫浮躁,无法真正享受农业的乐趣。草珊瑚生态生态农场项目是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指导农户创建运行草珊瑚生态农场,并收购农场产品,让农户享受生态农场文化内涵的同时,其所付出的劳动也能得到同等甚至更高的回报。生态农场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以草珊瑚培育为中心,构建遮阴林(构树),为草珊瑚的生长创造阴凉的生态环境;农场里养殖一定规模的生态乌鸡,其粪便可以为草珊瑚的生长提供有机肥料,乌鸡在草珊瑚下的适当运动,可以为草珊瑚松土、减少虫害的同时,促进草珊瑚更好的生长;草珊瑚的饲料添加剂可为乌鸡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保健作用;遮阴林若选择以饲料树种为主,比如构树,可以为乌鸡提供一定的青饲料源,若以果树为主,效益更为可观。本项目可以很好得利用农户的优势和资源,调动农户生产的积极性,解决原料不足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问题。本模式将是大部分中药材人工培育的趋势。3.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1 研究与开发内容草珊瑚:种苗生产技术、栽培技术、采收技术、加工技术、草珊瑚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6乌鸡:种蛋生产技术、种苗孵化技术、乌鸡生态养殖技术;遮阴林:选择合适的树种;合作社:打造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