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458895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7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完整(完整版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重锤夯实施工技术方案1。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TJ2 标段招标文件 .2)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TJ-2 标段施工设计图。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 2005)。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 1-2003);6)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 2003);7)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TJ-2 标段施工合同。8)施工类似工程项目的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 .9)现场考察和研究所获得的资料 .10)兰新铁

2、路第二双线 TJ 2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2 编制原则:1 )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严格管理、科学组织, 确保单项、单位工程评分达 90 分以上 .2)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3)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用统筹方法组织平衡流水作业和立体交 叉作业, 不断加快工程进度 .4)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 , 确保在有效工作日内连续均衡施工 .5)因地制宜 , 尽量利用当地资源 , 减少物资运输量 ,节约能源.6)精心进行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充分利用永久征地,组 织文明施工,搞好环境保护。7)实行项目施工, 提高施工生产水平 , 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人 力、物力的综合平衡

3、 , 组织均衡生产。2. 工程概况2.1 概述本区段起始里程为DK1191+000终点里程为DK1216+OO0区段全长25。00Km正线共设特大桥2。1km/2座,涵洞1011。81m/32座,箱形桥24m/2座。路基长22.9km。现浇40+56+40n连续梁一联。DK1211+30站场一处(烟墩东车站)。2.2地形地貌线路通过地段属天山东脉北山南麓剥蚀丘陵区,局部分布有基 岩残丘,呈丛状圆丘形,地形起伏较大。区内人烟稀少,地表荒芜 , 地表零星覆盖粗、细圆砾土 , 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 , 多呈砾漠、岩漠 地貌景观,地层以古老变质岩系及侵入岩为主,地下水不发育。2。 3 气候及水文本段线路

4、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 . 其特点是气候干燥, 旱季 长、雨季短,降雨量较少且集中,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春、秋季多 风,夏季短促,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9o9C,极端最高气温43.9C, 极端最低气温32C,年平均降雨量35。7 mm,年平均蒸发量 2974.7mm该段属烟墩风区,风力强劲。年均风速为2.6m/s,年均大 风日数(8级)为20.2天,最大舜时风速26m/s,风向主要以东北 风为主 , 春秋时节居多。该段属中等风蚀路段,应采取相应的防风措 施 , 该段未见有盐渍土。本区段为严重缺水地区,工点处未见地表水及地下水。2。 4 工程地质地层岩性特征如下:凝灰岩(C):灰黑色,灰褐色,凝灰

5、结构,块状构造,凝灰质胶结, 其中全风化,灰黑色,原岩结构构造完全破坏 , 风化呈散状及碎块状 , 颗粒粒径集中在10 20mm强风化胶结密实,岩石较硬,裂隙发育, 岩体破碎,岩芯成碎块状为主夹少许饼状,块径集中在60 80mm弱风化,灰褐色 , 原岩结构构造较完整,胶结密实 , 岩石坚硬,锤击声 脆,节理较裂隙发育,方解石脉冲填,芯长 10-20cm多见。全风化 属皿级硬土o=3OOKPa强风化属皿级硬土o=5OOKPa弱风化 属W级软石o=800KPa本线路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127cm3. 施工任务划分及

6、组织管理3。1施工任务划分DK1191+000K1199+00(段重锤夯实由路基第一架子队负责施 工。DK1199+000- K1210+000段重锤夯实由路基第二架子队负责施 工。DK1210+000K1216+00段重锤夯实由路基第三架子队负责 施工3。2施工组织与管理结合本段工程特点,科学、合理组织施工,保证安全、优质、按合同工期完成任务,我们特成立精干、高效的施工队伍与管理机构。 具体见下表:序号管理人员姓名1施工负责人刘掌虎2技术负责人李革新3质量负责人戈红军4安全负责人田为勇5试验负责人孙立国6测量负责人葛松4。劳动力配置计划序 号工种总 数 量需要的人员2021 年5月6月7月8

7、月9月10月11月1管理人员101010102专业技术人贝151515153工人303030304合计435555555.机械设备配置计划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挖掘机6台2装载机6台3运输车6辆4推土机3台5洒水车6辆6重锤夯实机18台7平地机3台6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法我施工区域位于烟墩风区,防风结构为单侧加宽3。8m则路基 夯实范围如图3所示,处理厚度不小于3m6.1机具要求夯锤确定重锤夯实夯头采用截头圆锥体,夯锤直径一般为1.1m,锤重4t 起重设备起重机宜采用有摩擦式卷扬机的履带式起重机.当采用自动脱钩器悬挂夯锤时,起重能力应大于夯锤重量的 1。5倍;当直接悬挂 夯锤时应大于夯锤重

8、量的 3倍。起重机的提升高度应满足重锤落距 的需要。6.2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程序A夯实设备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B测量夯前锤顶高程。C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完成一次 夯击,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 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D按试验段确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 E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A到D,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后, 应平整夯坑,并测量场地高程。F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 后用低能量满夯将表层松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重夯工艺流程重锤夯实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要求A重夯施工前,对探明施工范围以

9、内的管线必须迁移,清除场地上空和地下障碍物,做好重夯场地的平整工作。应将施工测量控制点图 1 重锤夯实流程及平面示意图B 重夯施工前对起重机、滑轮组及脱钩器等全面检查,并进行 试吊、试夯, 一切正常方可施工。夯实施工时必须按试夯时确定的工 艺参数进行,不得随意改变 . 夯击遍数可按试夯确定的最少遍数增加 12遍。夯击时,做到夯位准确、落距准确、落锤平稳.在达到试夯 的最后下沉量和不小于 90总下沉量的要求时方可停夯 .C 重夯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隔振降噪措施 , 施工生产的噪声 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有关规定。D 起吊夯锤时应保持匀速,不得高空长时间停留,严禁急升猛 降

10、防锤脱落。停止作业时,将夯锤落至地面。夯锤起吊后,臂杆和 夯锤下及附近15m范围内严禁站人。E 干燥天气进行重夯时宜洒水降尘 , 表层土过干 (尤其是满夯) 应采取增加含水量的措施。F 当风力大于 5 级时,应停止重夯作业 , 以防机械倾倒,保证安 全。G对处理范围进行重锤夯实施工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后,表层的松 土应重新刮平及压实。(4 )质量控制A 按设计要求确定夯击路线,无规定时使相邻轴线的夯击间隔 时间尽量拉长,特别是当土的含水量较高时。B 夯锤落地时应基本水平。C 对夯点应放线定位,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漏夯 应及时纠正 . 重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单夯夯击能量、 夯击次数 和

11、每次夯沉量等进行详细记录。D 重夯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实 验。E重夯过程的记录及数据整理。6.3重锤夯实质量检验A重夯处理夯击点布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B低能量满夯的搭接不得小于四分之一夯锤直径。检验数量:全部检验。检验方法:观察、尺量。C重夯加固地基的承载力和有效加固深度满足要求, 最后下沉量(最后两击平均每击土面的夯沉量),对黏性土及湿陷性土不大于10mm对砂类土、碎石类土不大于 5mm夯实面下3m深度范围内动 力触探试验:黏性土 N1028击/30cm;中-砾砂及碎石类土 N63 5 10击/10cm。若夯实面下位于基床底层

12、范围内时压实系数及地基系 数应满足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检验数量:重锤夯实达到设计规定的遍数后,每 100m等间距检 查2个断面6点,每断面左、中、右各一点,左、右点距路基边缘1m 处。若未能达到规定的施工质量要求,则继续夯实,直到达到要求为 止.D在每5001000m2面积内的各夯点之间任选一处,在有效加固 深度内,每隔1m取一组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土的干密度、压缩 模量和湿陷系数,满足设计要求。E重夯夯坑中心偏移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 01D(D为夯锤直径)。 检验数量:检验总夯击点的10%检验方法:测量检查.F重夯地基处理范围、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序号检验项目允

13、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2横坡+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 面坡度尺量7.保证工程质量措施7。1组织保证措施(1) 调集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队伍, 选派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参与施 工。(2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 第一管理者亲自抓。配齐专职质检工程师 和质检员, 制定相应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 , 卓有成效的推行全面质 量管理和目标责任制管理, 从组织措施上使创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3)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坚决杜绝 违章违规蛮干现象发生,并在施工中加强检查落实,做到工程质量 “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定期检查 ,

14、 奖优罚劣,单位、单项工程评 分达不到 90分, 坚决返工重做。7.2 技术保证措施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操作程序组织施工 , 依据工程特点, 制定各类工艺和技术质量标准细则。2)坚持设计文件图纸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每份图纸必须 经过两名以上技术干部审核并填写审核意见,最后由总工程师审核 确定。在严格审核的基础上由技术人员向施工队伍进行三交底:施 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并作好记录。3)认真贯彻ISO9OO0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查程序,使每 个施工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 , 每个过程都有质量记录 , 施工全过程有 可追溯性,定期召开质量专题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推进和改 善管理工作,使质量管理走向国际标准化。4)技术资料和施工控制资料详实,能够正确反映施工全过程并 和施工同步积累 , 同时满足竣工验交的要求。5)加强专业技术工种岗位培训 , 提高实际操作水平。7)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进场检验及管理 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