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458889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域城镇体系规划介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鸟舸回血血風圜鎭體羅親20062020浙州f|j7R1iJ丹 江) 口 :Etffi良再祐场 T运軸丼駆轴逵靠 體幻血拥N* 1? 4, BijKtCW A I.JL* .Sfei0.23-更一 Ub哉卜离Jt也肺老河口市城市眾壮垃计硏究院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简介城市概况1、地理位置老河口市地处鄂西北,汉江中游东岸,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 30 120 00,北纬 32 10 32 38,东西最大距离4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51公里,市域国土总面积1032 平方公里。老河口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东北依豫西南与邓州市和淅川县接壤,中心城区距河南 省邓州市和南阳市分别为 60 公里和 120公里。省内南接

2、襄樊市、西北连十堰市,分别与 襄阳区、丹江口市和谷城县毗邻,中心城区距省会武汉市 418公里,距襄樊市 71 公里, 距丹江口市 24 公里,距谷城县和十堰市分别为 24公里和 133公里。境内汉丹铁路贯穿南 北,襄渝铁路和汉十高速公路从市域南部穿境而过; 316国道、302省道从市境经过;全 国六大军用机场之一的老河口机场属大(一)型机场,民航开通有至北京、佛山等 5 条航 线。2、自然条件 老河口市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南阳盆地边缘,地貌形态多姿。地势北高南 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丘陵、岗地、平原三种地形。其中东部、中部为平岗地,高 程(黄海高程,下同)在 100 米至 150

3、米之间,面积 590平方公里;西北部为低丘,高程 在150米至 462米(为境内最高点)之间,面积 225平方公里;南部为平原,高程在 100 米上下,面积 217平方公里,分别占市域总面积的 57.2%、21.8%、21%。老河口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市年平 均气温15.3 C,极端最高气温41.0 C( 1977年),最低气温17.2 C( 1961年),最大 冻土深度 12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 831.0 毫米,最大日降雨量 178.7 毫米;日照时数 1828.7 小时,日照百分率 41%;盛行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 1.4 米/秒,最大风速 17

4、.7 米/秒。老河口市境内水资源丰富, 水域面积 164.09 平方公里。汉江是流经境内的最大河流, 过境长 58公里,最大洪流量 57200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为 384亿立方米(南水北调 后年平均过水量 259 亿立方米);境内尚有 10 条发源于朱连山的小河流,源短流小,枯 水期流量不到 0.5 米/ 秒;引丹灌渠所形成的人工水利系统使市域 21 座水库获得了丰富的 水源,引水能力 3.2 亿立方米,可直接灌溉全境大部分地域;境内以排子河水库、孟桥川 水库为骨干的大、中、小型水库 50余座,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 15.64%。老河口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初步探明的有十一种,除粘土矿

5、、河道砂石外,其 它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域西北部。西北部多为古生界和元古界沉积岩分布,在古生界地层中 多为石灰岩,下部有赤铁矿和古煤,沿构造断裂带有宽达 5 米以上的方解石脉;在元古界 地层中以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主, 夹有较宽的白云质大理石。 白云岩矿总储量 500 亿吨, 河道砂石、石灰岩矿 1 亿吨以上,其中白云岩矿作为镁矿资源利用,具有很高的价值。3、历史沿革老河口市历史悠久,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今已 2700 多年。西周以前(公元前 771年) 称古阴国,春秋时期(公元前 523 年)为楚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年),实 行郡县制,设酂、阴二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

6、)封萧何为赞候,“食邑八千户于 此”。宋乾德二年(公元 964 年)设乾德县,至熙宁五年(公元 1072 年)始称光化县, 历时 900 多年。老河口旧城区原名“新镇”,清雍正三年( 1725 年)正式改称老河口,并逐渐成为 “五方杂处、百货交集”之地,至光绪年间商业极盛,“集陕南、川东之山货,散鄂豫边 区之粮棉,纳湘沪之百货,载苏皖之糖盐”,城市人口已达711 万人。4、社会经济 老河口市现辖洪山咀、光化、酂阳、李楼四个街道办事处,孟楼、竹林桥、薛集、 张集、仙人渡五个建制镇和袁冲乡, 2004 年底市域总人口 51.9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7.68 万人,非农业人口 23.51 万人,

7、市域流动人口 0.79 万人,市域城镇人口达到 24.3 万人, 城镇化水平 46.75%,人口自然增长率 5.5%。老河口市中心城区实际居住人口 20.64 万人, 占市域城镇人口的 84.94%,城市建成区面积 24.16 平方公里(包括机场和马头山空军基地, 此部分用地不参与用地平衡,面积 202.67 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107.24 平方米。二、规划指导思想 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区域协同、城乡协调,以实现 区域发展的最优化;人居环境的营造须以人为本,强调软硬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人 性化和城市精神的要求。三、规划期限近期: 2006年 2010 年远

8、期: 2011年 2020 年远景展望至二十一世纪中叶。四、规划区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整个老河口市域,面积 1032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光化、赞阳、李楼三个办事处,以及洪山咀办事处所属的洪山咀 居委会、泰山庙村、苏家河村、袁庄村所辖区域。具体范围是 : 北起苏家河,南迄邓岗; 西临汉江,东止新店岗和杨家山。面积 208 平方公里。五、市域生产力空间布局老河口市生产力布局框架表现为以中心城区为主体, 以 316国道和 302省道为发展轴, 仙人渡镇和孟楼镇为主要节点,以一般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为基础“扇形”分布的空间 体系。其中中心城区是以汽车(机电)、纺织、食品工业为主导,

9、以建材、化工等产业为 基础的经济中心;南部以仙人渡镇为主导,形成工业走廊;东部以孟楼镇为主导,大力发 展商贸流通业,老河口市市域划分为三个经济区:1、西南沿江经济区: 以主城区为核心。仙人渡镇为二级中心,两个城市工业组团为 主要节点,形成市域多元化产业发展轴;2、西北经济区: 以孟楼镇为核心,包括孟楼镇和袁冲乡两个乡镇,以服务农业的工 业项目为龙头,商贸业等第三产业为依托,促进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发展,开展省际间的联 合和协作。3、东南经济区 :包括张集镇、竹林桥镇和薛集镇,以张集镇为核心,其它两个镇为 主要节点, 以农副产品为资源的工业项目为龙头, 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促进农、林、副、 渔的综

10、合发展。六、市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1、市域总人口预测2004 年底,老河口市域总人口 51.98 万人(含市域流动人口 0.79 万人),其中城镇 人口 24.3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46.75%。近期(2010年)市域总人口 54. 2万人,平均增长率7%。;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 5 8万人,平均增长率6%o。2、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老河口市2010年市域城镇人口 28.2万人,城镇化水平52% 2020年市域城镇人口 36万人,城镇化水平62%3、中心城区人口预测2004年,老河口市中心城区(含三个组团)人口规模 20.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4.78万人,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

11、业人口 5.46万人,居住一年以上暂住人口 0.17万人, 学生0.23万人。近期城市人口增长率为2.5%,人口规模24万人;远期城市人口增长率为2.3%,人口规模30万人。七、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以市域西部沿江交通线为主发展轴,沿 302省道和老张公路为两条二级发展轴, 形成扇型分布的空间结构体系。主发展轴联通主城区及其三个组团、仙人渡镇和付家寨、莫家营两个一般集镇,形 成市域经济发展驱动轴,以其轴线带动整个市域发展。302省道发展轴上分布一个二级中心镇孟楼镇, 老张公路发展轴上分布一个二级中心 镇张集镇,二级发展轴以中心镇为主要节点,以重点镇竹林桥镇为纽带,促进区域间的协 调发展。一般集镇

12、以中心村和基层村为基础,以区际间交通联系道路为网络,各农村居民点 遵循傍路近水(生产生活水源)的原则均衡发展。八、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将市域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分别划分为三个等级,老河口市城乡居民点体系等级 构成:等级数量名称城镇等级一级中心城区1老河口市(含三个组团)二级市域中心镇3仙人渡镇、孟楼镇、张集镇三级城镇3竹林桥镇、薛集镇、袁冲乡农村居民点等级一般集镇15纪洪、赵岗、付家寨、秦集、莫家营、玉皇、 槐树湾、半店、六股泉、瓦城沟、贺湾、赵 湾、王岗、李家岗、齐岗中心村140基层村600左右2城镇居民点规模结构规划城镇等级数量名称人口规模(万人)主要职能现状近期远期一级 中心 城区1中心城区

13、20.642430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 业以汽车(机电)、纺织、食品 加工业为主二级市域中心镇3仙人渡镇1.21.32汽车、纺织服装、工业镇孟楼镇1.11.22商贸镇、工业以轻工为主,适度发展支农工业张集镇0.560.70.9工业以食品工业为主,适度发展支农工业(重点中心镇)三级城镇3竹林桥镇0.330.40.5农副产品加工(重点中心镇)薛集镇0.240.30.3农副产品加工袁冲乡0.230.30.3农副产品加工及其集散地合计724.328.236农村居民点提倡适度集中发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平原地区一般规模2000人左右,平岗地区一般规模1500人左右,丘岗地区一般规模12

14、00人左右。规划术语3.0.1条解释: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分布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 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谋求整体性、层次性、关联性、动态性和开发性的协调发展。确立区域城镇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防止以邻为壑,合理分配区域资源,建设良好的区域化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及较大型公建的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防止城镇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互相脱节;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防止不正当竞争。城镇体系规划重要内容 ? 一化二系三结构”。一化:预测各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二系: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三结构:研究各城镇的人口规模(规模等级结构),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分工(职能结构),各城镇的空间布局(空间发展轴、增长极、生长点结构)。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分别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 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从性质论之,属于区域规划的范筹, 只紧城镇发展为重点的区域规 划。特别提示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第五条明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 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