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课堂教学设计表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455660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水必躬亲课堂教学设计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治水必躬亲课堂教学设计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治水必躬亲课堂教学设计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治水必躬亲课堂教学设计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治水必躬亲课堂教学设计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水必躬亲课堂教学设计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水必躬亲课堂教学设计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 治水必躬亲 设计者 李艳利 单位(学校) 辛村一中 授课班级 七年级 章节名称端午日学时1课时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本课属于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第五单元。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要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还要学习在说明记叙中结合议论抒情的写法。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熟读课文,尽可能背诵 2.字词句可以流利译出 。过程和方法: 1、学习本文以正反对比为代表的多种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 2、体味文章整散交错,精确凝炼的语言风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文章主题治水必躬亲和事必躬亲并且来指导学习。2、了解海瑞其人其事,认识到

2、不但治水,干任何事情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学生特征初中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具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而且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大胆地去质疑;但议论文知识学生还不曾具体涉及,因此议论文知识的学习就成为本文学习的一个难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5.115.125.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结合注释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以正反对比为代表的多种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体味文章整散交错,精确凝炼的语言风格。理解文章主题治水必躬亲和事必躬亲并且来指导学习。了解海瑞其人其事,认识到不但治水,

3、干任何事情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项 目内 容解 决 措 施教学重点1、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2、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诗词和虚词的用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文言文内容要点及翻译方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找代表发言,然后师生达成共识 ,理解每句的含义。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点拨式: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点拨、讲解,明白正反对比论证的好处。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 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5.11 5.125.1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资源库1(文字、图片、音频) 资源库2( 课件、图片)资源库

4、3(图片、文字资料、)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文言文句子停顿和字词检查)整体感知把握结构.小组讨论,由字词句子整篇课文的理解意思,师生共同研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特点及好处;最后分析海瑞这个人。理解治水必躬亲和事必躬亲认识到不但治水,干任何事情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 B EA B C E F G、 H、 IA GC B FG F D 学生课前有预习, 合作探究 ,体验与反思 ,引入新课. 顺利进行扫盲(新字词的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能积极讨论、合作交流;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效果好。学生能积极互动,思维活跃,在良好的氛围中掌握了小说常见的描写方法和准确的语言表述.感受写作大师的

5、语言美。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本课的目标要求。5分钟 20分钟10分钟自制网上下载,再加工网上下载并经过个人加工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

6、书设计 防止现象原因海瑞治水躬亲清廉 正 对计利忘义 反 比必 躬 亲治 水(事)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探究型 教学过程结构:开 始 课件 观看洪水受灾的图片一、激情导入 课件 引出海瑞并介绍课件 介绍历史出现的治水英雄 : 教师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课件 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认真读课件 出示自学检测课件 出示重点字词让学生回答并读读三、自主探究 每组推举代表回答,其他再齐读学生小组讨论并在书上批注找学生说说每句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议论文的知识 2、出示课题:苏州园林一步步总结主要内容(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体会正反论证的好处结束 四、合作探究 课件 出示各句 师生共同整理本文的

7、思路 2、出示课题:苏州园林 五、总结学生讨论后回答,并总结课件 探究海瑞是个什么人课件 出示拓展资料,学生读 教学内容和 媒体的应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教师的活动 逻辑判断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 号学习目标练 习 题 目 内 容5.11 5.12 5.13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躬历山川()非咨询不穷其致()()好逸而恶劳()亲劳胼胝()()远嫌而避怨()布袍缓带()2、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1)泥于掌故()(2)躬历山川()(3)好逸而恶劳()(4)计利而忘义()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泥于掌故()(2)非咨

8、询不穷其致()(3)势有曲直()(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5)不可执一()(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7)冒雨冲风()(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4、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5、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_形成性评价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1)课堂参与情况较好,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面较广。(2)学生思维较活跃,能联系已有知识理解课文;但也有部分学生不太理解,思维不够活跃。(3)学生基本能认真去做好知识巩固。 教学反思学生不喜欢传统的一味地讲授的教学方式,他们更喜欢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游戏、小故事、心理小测验、表演等等;或者通过课件让学生获得更加生动直观的感受;最后要加强老师的言语表达功夫。通过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理解中,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内涵。 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受到教育。 学生基本能把握本文所运用的对比论证,理解海瑞的人格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