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454624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6的平方根是4【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平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2=a,则x就是a的平方根,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2用字母表示的实数m2有算术平方根,则m取值范围是m2【分析】根据用字母表示的实数m2有算术平方根,可得m20,据此求出m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用字母表示的实数m2有算术平方根,m20,

2、解得m2,即m取值范围是m2故答案为:m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被开方数a是非负数;算术平方根a本身是非负数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与求一个数的平方互为逆运算,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时,可以借助乘方运算来寻找3点P(4,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4,1)【分析】根据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求解【解答】解:点P(4,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4,1)故答案为(4,1)【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

3、坐标是(x,y)4用四舍五入法把9.456精确到百分位,得到的近似值是9.46【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6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解:9.4569.46(精确到百分位)故答案为9.46【点评】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为近似数;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5如图,ABCDEF,则DF=4【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解答即可【解答】解:ABCDEF,DF=AC=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4、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已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则m的值是2【分析】当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可得其比例系数为负数,据此求解【解答】解:函数是正比例函数,m23=1且m+10,解得 m=2又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m+10,解得 m1,m=2故答案是: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它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7已知ab,且a,b为两个连续整数,则a+b=7【分析】求出的范围:34,即可求出a b的值,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34,ab,a b

5、是整数,a=3,b=4,a+b=3+4=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无理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的范围8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结合式kx+b0时,则y的值0时对应x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x2故答案为: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关键9如图,长为12cm的弹性皮筋直放置在x轴上,固定两端A和B,然后把中点C向上拉升8cm至D点,则弹性皮筋被拉长了8cm【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D、BD的

6、长,则AD+BDAB即为橡皮筋拉长的距离【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D=BD,AC=BC,ABCD,则在RtACD中,AC=AB=6cm,CD=8cm;根据勾股定理,得:AD=10(cm);所以AD+BDAB=2ADAB=2012=8(cm);即橡皮筋被拉长了8cm;故答案为:8c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求出AD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ABC=90,AD=CD,DPAB于点P,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9,则DP的长是3【分析】作DEBC,交BC延长线于E,如图,则四边形BEDP为矩形,再利用等角

7、的余角相等得到ADP=CDE,则可利用“AAS”证明ADPCDE,得到DP=DE,SADP=SCDE,所以四边形BEDP为正方形,S四边形ABCD=S矩形BEDP,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DP2=9,易得DP=3【解答】解:作DEBC,交BC延长线于E,如图,DPAB,ABC=90,四边形BEDP为矩形,PDE=90,即CDE+PDC=90,ADC=90,即ADP+PDC=90,ADP=CDE,在ADP和CDE中,ADPCDE,DP=DE,SADP=SCDE,四边形BEDP为正方形,S四边形ABCD=S矩形BEDP,DP2=9,DP=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

8、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本题的关键的作辅助线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11如图,已知点P为AOB的角平分线上的一定点,D是射线OA上的一定点,E是OB上的某一点,满足PE=PD,则OEP与ODP的数量关系是OEP=ODP或OEP+ODP=180【分析】以O为圆心,以OD为半径作弧,交OB于E2,连接PE2,根据SAS证E2OPDOP,推出E2P=PD,得出此时点E2符合条件,此时OE2P=ODP;以P为圆心,以PD为半径作弧,交OB于另一点E1,连接PE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推出PE2E1=P

9、E1E2,求出OE1P+ODP=180即可【解答】解:OEP=ODP或OEP+ODP=180,理由如下:以O为圆心,以OD为半径作弧,交OB于E2,连接PE2,如图所示:在E2OP和DOP中,E2OPDOP(SAS),E2P=PD,即此时点E2符合条件,此时OE2P=ODP;以P为圆心,以PD为半径作弧,交OB于另一点E1,连接PE1,则此点E1也符合条件PD=PE1,PE2=PE1=PD,PE2E1=PE1E2,OE1P+E2E1P=180,OE2P=ODP,OE1P+ODP=180,OEP与ODP所有可能的数量关系是:OEP=ODP或OEP+ODP=180,故答案为:OEP=ODP或OEP

10、+ODP=18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猜想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12如图,直线y=x+2于x、y轴分别交于点A、B两点,以OB为边在y轴右侧作等边三角形OBC,将点C向左平移,使其对应点C恰好落在直线AB上,则点C移动的距离为+1【分析】先求出直线y=x+2与y轴交点B的坐标为(0,2),再由C在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上,得出C点纵坐标为1,将y=1代入y=x+2,求得x=1,即可得到C的坐标为(1,1),进而得出点C移动的距离【解答】解:直线y=x+2与y轴交于B点,x=0时,得

11、y=2,B(0,2)以OB为边在y轴右侧作等边三角形OBC,C在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上,C点纵坐标为1将y=1代入y=x+2,得1=x+2,解得x=1故C点到y轴的距离为:,故点C移动的距离为: +1故答案为: +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得出C点纵坐标为1是解题的关键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1)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分析】点P的横坐标为负,在y轴的左侧,纵坐标为正,在x轴上方,那么可得此点所在的象限【解答】解:点P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点P(2,1)在第

12、二象限,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14在实数0、3.10100100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根据无理数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解答】解:无理数有:、,共2个,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2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15以下图形中对称轴的数量小于3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对称轴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有4条对称轴;B、有6条对称轴;C、有4条对称轴

13、;D、有2条对称轴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对称轴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16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l:2:3B三边长为a,b,c的值为1,2,C三边长为a,b,c的值为,2,4Da2=(c+b)(cb)【分析】由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只要验证最大角是否是90;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A:B:C=1:2:3,C=180=90,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12+()2=2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22+()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D、a2=(c+b)(cb),a2=c2b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17已知点A(2,y1),B(3,y2)在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上,则()Ay1y2By1y2Cy1y2Dy1y2【分析】根据k0,一次函数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答】解:k=10,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23,y1y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