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44904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是一个经济系统中互相作用的两个方面。经济增长依赖于科技的进步,而教育投资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它影响着整个社会劳动力的素质和国家的稳定;反过来,经济是教育投资增加的物质根底,经济增长会增强社会各方面加大教育投资的才能。可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和奉献显而易见,而我国GDP每增加1亿元,教育投资增长约为0.02亿元,这与世界兴隆国家尚存在很大差距,所以应充分认识教育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着力改变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缺乏的问题。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美国舒尔

2、茨、丹尼森和前苏联斯特鲁米林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传统经济理论观点出发,分别用教育收益率法、因素分析法和劳动简化法对这一难题进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究,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刘旦,2022。研究结果一致显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以曲桢森、韩宗礼、沈利生、朱运法等为

3、代表的学者,学习和借鉴国外研究的经历,结合我国国情,分别采用总课时法、劳动消费率法和沈朱因素计量法,就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奉献问题进展了有特色的研究。靳希斌1997证实了我国1952-1978年教论文联盟育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奉献率是20.9,林荣日2000的研究结论是1982-1995年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奉献率为10.46,安雪慧2002的分析认为,1981-1995年我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奉献分别是16、10、12。也就是说教育投资对经增济长的奉献是显而易见的周芸,2022。实证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各国经济增长的理论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安康增长的

4、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构造的优化和晋级,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比物质资本投资的效益更明显,而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是教育投资。一个国家教育的开展决定了其科技创新才能,因此也决定了经济增长速度。兴隆国家以及我国的开展历程,都充分说明了教育开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和奉献。一指标与数据的选取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开展的需求,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在我国,教育投入的形式是多样的,有政府教育投入、企业教育投入和居民私人教育投入等,因此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众多,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等,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大部分。在现代社会

5、中,政府日益成为提供教育投入的主体,因此一般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这一指标来反映我国公共教育投资程度。本文以我国历年财政支出中的教育事业费Expenditure作为教育投资来源数据;另外,对检验教育投资效果的经济总量指标选用国内消费总值GDP来考察我国教育投资的实际增长效应。本研究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78-2022年度统计数据为根底,获得的数据均以当年价格计算见表1。二相关性检验本研究通过对教育投资与GDP总量之间进展简单相关分析说明两者之间的Pearsn相关系数高达0.99,显然教育投资与GDP总量之间确实存在着严密的内在依存关系。根据相关系数表见表2可知,在显著性程度为0.01时,教育投资

6、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99,相伴概率小于0.01,因此教育投资与GDP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坐标图又称散点图去描绘,通过SPSS软件可以做出国内消费总值GDP与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EDU的散点图见图1。三单位根检验由于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会导致虚假回归,因此要对变量进展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各变量的平稳性。假设变量序列是平稳序列,表示为I0;假设变量序列经一阶差分后变为平稳序列,那么称其为单位根过程,用I1表示。检验变量序列是否平稳的方法称为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ADF检验法,如下:其中,为常数项,t为时间趋势项,p为滞后阶数。该检验的原假设是H0:=0,备选假设是H1:0。承

7、受H0意味着时间序列yt含有单位根,即序列yt非平稳。在对两个变量进展协整关系检验之前,必须先对变量进展平稳性检验,本文使用ADF单位根检验对y即为教育投资和x经济增长GDP进展平稳性检验。详细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教育投资没有回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而三阶差分后,回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两变量均为三阶单整数据。y对x做回归,结果说明,D=0.638418,存在自相关问题,首先通过Evies要解决该问题,即使用-迭代法消除自相关问题。检验结果中D=1.791204,查表得n=29,k=1的Dl=1.341,Du=1.483,Du且4-Du,说明不存在自相关。得到re

8、sid数据,通过evies生成e=resid,然后对e序列进展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检验结果说明在5%显著性程度下,e是平稳的。又由于y序列与x序列是同阶单整的,所以y与x存在协整关系。四因果检验与模型设定教育投资与GDP总量之间存在着亲密的内在依存关系,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呢?是教育投资的变化引起的GDP的变化,还是GDP的变化引起教育投资的变化,或者是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本研究用Grangerausality的因果关系检验法来考察教育投资与GDP总量之间的关系。Grangerausality因果关系检验法的根本思想是:假设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那么x应该有助于预测

9、y,即在y关于y过去值的回归中,增加x的过去值作为独立变量应当显著地增加回归的解释才能。检验x是否为引起y变化的原因。表5为格兰杰检验结果。对于y不是x的格兰杰成因这一假设,回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6.0E-06,说明在显著性程度5%下,回绝原假设,可以认为y是x的格兰杰成因。对于x不是y的格兰杰成因这一假设,回绝它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只有0.00164,说明x不是y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较小,所以回绝原假设,可以认为x是y的格兰杰成因。根据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在显著性程度为0.05,GDP与教育投资具有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这里为研究GDP的增长与我国教育投资的双向拉动作用。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以

10、下误差修正模型:yyi=0+1xxi+2Ei-1xxi=0+1yyi+2ei-1其中,yyi为教育投资y的一阶差分,xxi为经济增长x即GDP的一阶差分,ei-1为滞后一期的残差项。五估计参数根据Hendry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本文首先选定3阶滞后变量,然后逐步排除一些不显著的变量。通过对E的检验,得到估计后的模型形式如下,其中拟合优度分别为0.946037和0.881019。yyi=-65.74497+0.039514xxi-1+0.316575ei-1xxi=2807.044+31.51405yyi-44.82961ei-1通过上述分析说明:在研究的样本期内1978-2022年,尽管我国

11、教育投资和GDP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它们具有长期平衡关系。方程反映了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互相影响关系,前一期的GDP将引起即期教育投资一样方向的变化,GDP变动1%,将导致教育投资变动0.039514%,说明经济增长对教育投资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即期的教育投入可以引起即期的GDP同方向的变动,教育投资变动1%,将导致GDP变动31.51405%。上述模型说明,经济增长与教育投资有明显的双向拉动作用,两者呈现出辩证的相关关系,形成良性循环。实际上我国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及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导政策,都旨在实现我国经济在21世纪中叶到达中等兴隆程度的目的,所以政府在制定有关经济开展战略时,必须充

12、分考虑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防止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开展造成负面影响。实现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综上,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在我国具有政策可行性。目前,我国要充分认识教育投入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着力改变目前我国教育投入缺乏的问题,在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形成教育促增长、增长促投资、投资兴教育的良性循环,这对促进我国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教育投资短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大教育投入并构建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的教育投资体制和机制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的总量缺乏已成为影响教育和经济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扩大

13、全社会教育资本供给量。由于教育投资的数量和构造对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从我国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来看,教育投资数量和构造都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因此,要进展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通过扩大教育投资总供给,完善教育投资构造,加快教育的理性化和可持续的开展进程,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增长。二进步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教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不断加速,建立这个工程所需要的资金也将越来越多,而教育又是一项具有极大外部性的工程,它所需要的资金自然应由国家这个最大的外部受益者来承担。转型期以来,国家教育财政拨款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由快速上升到近几年的下降,已经对教育的后续开

14、展造成论文联盟一定的影响,要使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保持良性互动,政府首先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据有关研究发现,我国在转型期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合理比例为25%左右,而我国目前还只到达15%左右,所以进步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有很大的空间。三扩大融资渠道并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考虑发行教育公债,以保证国家财政对教育的稳定支出。通过发行教育彩票筹集部分教育资金。彩票是利用商业行为筹措资金的一条很好的途径,目前,在我国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相继出现,每年给相应的体育、慈善等事业开展筹措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同时也给国家以个人所得税形式筹集到一定量的财政收入。所以,利用彩票为开

15、展我国教育事业筹措资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四优化教育投资构造我国属于开展中国家,根底教育是经济社会开展的根底,所以应当加大根底教育的投资。一要完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步财政对义务教育投资的比例。目前,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免除小学阶段学杂费制度。二要调整对中等教育的投资构造,增加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和输送合格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在我国参加T以后,产品消费工艺、流程、质量标准等各方面与国际接轨的时候,我国缺乏专业人才与纯熟劳动者的缺陷就逐渐暴露出来。因此,为了保证各类专门人才的正常培养,政府必需要对职业教育承担起投资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引导民间投资进入职业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五实现教育公平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共同需求,它对于一个国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投资公平也有利于改善经济增长质量。由于教育产品是一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因此,对少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经济状况很差的受教育人群,就不能完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那么来提供教育产品,否那么,必将降低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资力量。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远远落后于城市。而广阔的农村,特别是不兴隆地区的农村地区却是我国剩余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