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相信自己(1)科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447740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相信自己(1)科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相信自己(1)科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相信自己(1)科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相信自己(1)科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品德教案相信自己(1)科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相信自己要练说 ,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 ,听得准确 ,才有条件正确模仿 ,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 ,注意听说结合 ,训练幼儿听的能力 ,课堂上 ,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 ,我对幼儿说话 ,注意声音清楚 ,上下起伏 ,抑扬有致 ,富有吸引力 ,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 ,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 ,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抓住教育时机 ,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 ,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 ,边听边说的能力 ,如听词对词 ,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 ,听故事讲述故事 ,听谜语猜谜底 ,听智力故事 ,动脑

2、筋 ,出主意 ,听儿歌上句 ,接儿歌下句等 ,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 ,轻松愉快 ,既训练了听的能力 ,强化了记忆 ,又开展了思维 ,为说打下了根底。 1教学目标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

3、教员。 1学生学习动物的优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会的事情勇敢地去试一试 ,从而建立自信心。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 2学生敢于在遇到不同意见时 ,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 ,同时又能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

4、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关注身边的亲人、同学、学校 ,活动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在家长、老师的视野之外去交往 ,事先教会学生区分是非、善恶、好坏 ,正确的事情要坚持 ,错误的事情要坚决抵抗。3重点难点1、学生学习动物的优点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会的事情勇敢地去试一试 ,从而建立自信心。2、让学生敢于在遇到不同意见时 ,能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 ,同时又能善于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4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相信自己 第一框题:我来试一试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引入课题教师:小朋友 ,平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你都是怎样对待的呢?我们要相信自己 ,敢于对自己说一声:“让我来试一试!二、学习课文

5、、指导行为一明白道理1、学生看课文第7页的图画和文字 ,先组内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再抽学生全班交流。A、小猴因为想试着自己去摘果子 ,结果学会了爬树;B、小鸭因为想试着自己到池塘里去洗澡 ,结果学会了游泳;C、小鹰因为想试着自己去看看山那边的风景 ,结果学会了飞翔。抽学生答复 ,适时给以鼓励和表扬。2、大家谈一谈看了、听了这些童话故事以后 ,你有什么想法。3、根据学生的答复 ,适时PPT出示教材的主题文字:相信自己 ,大胆地去试一试。如果行 ,那你又长了本领;如果不行 ,你至少积累了经验。二典范引路1、看图讲故事:学生看第8页的连环图 ,学生分组交流讲的什么内容 ,每组推荐一名全班交流。明确:

6、小男孩正在修理自己的玩具赛车 ,爸爸想要提供帮助 ,但他没有接受。最难能可贵的是 ,在修理的过程小 ,当他遇到了困难 ,爸爸再次伸出手的时候 ,他还是坚信自己能克服困难。终于 ,经过不懈的努力 ,赛车又跑起来了2、从这个故事中 ,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我们应该相信 ,自己经过努力 ,经常动脑 ,坚持实践 ,一定可以把事情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我们都要不怕挫折 ,不怕失败 ,勇敢地去探索。三指导行为1、交流:在生活中 ,你有过这样“试一试的经历吗?先看一看教材提供的例子:一个小朋友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 ,自己调好了闹钟。其实 ,这也不是很难 ,最熟悉的学习生活开始思考 ,我们在家里做作业遇上了

7、难题 ,怎么办?课件展示 ,请学生思考选择:一是不做了 ,等爸爸妈妈回来讲 ,二是打 问同学 ,三是放下功课 ,干脆去玩 ,拖到何时算何时。四是我觉得应该。让学生自己补充。这都不是有自信心的做法。鼓励学生相信自己说出自己的最好想法。教师小结:一定能做出来 ,这应该放在首位。然后 ,再认真看书 ,回忆老师讲课内容 ,再集中精力审题。经过这个过程 ,一般情况下 ,作业中的难题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如果确实做不出来 ,但经过于认真的思考 ,请父母或老师进行启发 ,就容易解决了。如果你的父母不在身边 ,爷爷奶奶又不懂 ,那就要全靠你自己 ,平时上课就要坐得端端正正的 ,专心听讲 ,经常动脑 ,把老师讲的知

8、识点牢牢地记在心上。这样 ,做作业就很轻松了。第二框题: 我能这么做吗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 ,明白道理1、学生看课本第9页的图和文字 ,引导学生思考:图中的学生在面对别人提出的不同请求时 ,做出了什么不同的反响:21世纪*A、他接受给同学讲解难题和帮助别人打水浇花的要求。B、却拒绝了把作业借给同桌抄袭 ,以及帮朋友教训别人。2、你认为他做的对吗?为什么?讨论问题 ,引入课题3、在好朋友提出要你别把自己打碎窗玻璃的事告诉老师时 ,你会怎样做呢教师让学生说一说 ,在讨论时 ,可以启发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你就是教材中的那个小朋友 ,你会有什么想法?如果告诉老师 ,好朋友会怎么想?怎么说?他还会和

9、你交朋友吗?但如果不告诉老师 ,自己不也成了不老实的孩子了吗?你该怎么做呢?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矛盾之时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文字:PPT展示“遇到事情我们要仔细想一想: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什么我们应该做 ,什么我们不应该做。二、阅读日记 ,明白事理一位学生的日记真实地记载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个小故事。小作者阻止同学去摘别人家伸到院子围墙外面的枣子 ,却遭到大家的误解和指责 ,在得到爸爸的赞赏后 ,心情才有所好转。不难想像 ,小作者在被同学笑话他胆小时 ,心里一定觉得非常地委屈和难过 ,而且 ,他还“很担忧失去这些朋友 ,但经过爸爸的一番开导 ,他的“心情好了一点儿 ,而且决定“以后还

10、会这么做。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 ,如果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和理解 ,相信对学生将来面对类似的问题做出判断 ,以至形成正确的选项是非观和价值观都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要相信白已 ,对自己说:“我能行 ,我一定能够做到。就算失败;也不要灰心 ,重新站起来相信自己!三、指导行为1、看第10页的图画和对话 ,图中的几个小男孩路过热闹的电游室门口 ,正为进不进去的问题争论不休呢。你认为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出示这一幅图的目的是为了与上一组图形成比照。上一组图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 ,坚持正确的做法 ,而这幅图的用意那么在于提醒大家:“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对的事再小也不能做。倘假设现在再来回忆图一提

11、出的问题 ,孩子们应该都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虽然是好朋友做了错事 ,但我们还是不能说谎 ,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做个老实的孩子。2、撕书这件事 ,你怎么看待呢?通过这一主题活动的学习 ,学生已经学会在对一件事情做决定之前 ,要先想一想这件事应不应该做。3、分组讨论:A、图书室的书上有一张自己非常喜欢的漂亮的画?撕不撕下来呢?B、阿姨家的玩具以玩吗?C、上课时可以讲话吗?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也需要我们好好动动脑筋 ,做出判断。三、练习 ,教师PPT出示自测题 ,学生按照要求做。1、自我检查下面的事情你都做到了吗?如果哪一项做到了 ,就在哪一项的后面奖自己一颗吧!早上自己按时起床 ,整理床铺。认真、及时完成作业。干值日认真、积极。升国旗时 ,能立正、敬礼。放学路上守秩序。不乱吃零食。2、判一判:说话做事实事求是。主动学习劳动技术。在草坪上踢足球。在繁忙的公路上滑滑板。劝告他人勤俭节约。借他人物品及时归还。四、总结全文抽同学回忆 ,教师明确:PPT展示相信自己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确的事情坚持做 ,开动脑筋。不怕挫折。他人的事情帮助做。错误的事情坚决不做。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