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44540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马滩中学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材料师德修养师德风范白虎峰1、一种忠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对于教师,教书育人是职业,更是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用江总书记的话,“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讲的就是一种忠诚事业的奉献精神。教育家韦力说教师要有“四颗心”事业心、责任心、自尊心、上进心。 2、两个服从:服从大局、服从领导 教育是一种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大局与小局,全局与个人,总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作为系统中的一员,服从大局,接受组织调遣是应有的品质。否则,既影响了大局工作,又损害了自身形象。具体到一所学校,服从大局就是服从领导的对的领导。一种学校是一种集体,一种集体必须

2、服从一种首领。一般说来,领导是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的,工作又十分辛苦,虽然工作中总会难免存在疏漏、差错、失误、不尽人意的地方,管理艺术也良莠不齐,但主观上大多力求尽心、科学、公正。因此,作为下属,有向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和规定的权利,更有服从领导,令行严禁,顾全大局,维护集体利益。不给领导添麻烦的应尽义务和道德职责!事实上这也是一名教师应有的道德理智。3、三个热爱: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生 这是忠诚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古今中外对此论述颇多。而论述的最多也最一致的是两块内容,一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是师爱是师德之本。国家颁布的中小学师德规范,几乎一半内容就是在讲这三热爱。我

3、记得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种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她只能是一种好教师。如果一种教师仅仅像父母同样爱学生,那么她将比那种虽然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一种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她就是一种完美的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必然强烈地体目前感情上。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教师如果常常接触学生,善于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便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师生心理上的关系在很大限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绪感染和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感知、记忆、理解、思维、想象等结识活动和思想活动,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爱如果达到了像有些名师说的那样“一旦离开学生,

4、离开班级,离开学校,就产生无聊、空虚和失落感”的限度,那么,爱之深,爱之切矣!工作起来就有使不完的劲。有的教师说,我也想去热爱它们,可就是爱不起来。是的,有时候是有这种无奈,这种困惑。校园内、班级里、学生身上常常会浮现某些不尽人意甚至令人烦恼、气恼、恼火的事,但为了建立感情,做好工作,我们必须挖掘其可爱之处。人有时候很怪,当你不想去爱的时候,满眼都是不顺眼不顺心,一旦去爱的时候,满眼碧草青青花艳红,可爱之处多多。那么,如何去挖掘呢?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有措施,核心在于心理的自我调适。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爱学生,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这叫爱的回报。教师以爱育爱,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于是浮现爱满教室、爱满校

5、园、爱满天下的晕轮效应。这是一种多么故意义的良性循环!怪不得有人干脆说,没有爱的人,请你离开校园,你不配做教师!台湾出名教育家高震东的忠信学校,教师们的座右铭是: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4、四个关系:家务与工作的关系、份内工作与份外工作的关系、吃亏与便宜的关系、提出意见与尊重人格的关系 当今教师家庭大多双职工,又很少有老人在家料理,家务与工作的矛盾时会发生,但能否妥善解决这对矛盾,与其说是个工作问题,不如说是个师德问题。许多教师工作很杰出,难道她们就没有家务要做,难道她们的家务成了大问题?核心在于崇高的师德、强烈的责任心。由于人的弹性和潜力是很大的,在公与私的关系上,一定要有个对

6、的定位。育人工作群体性与个体性是合一的。在完毕本职性个体性工作的同步,要积极积极地参与全校性集体性工作,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又分工不分家,互帮互助。固然,强调合伙统一,并不否认个性张扬和个体积极性的发挥,这是群体性工作的前提基本;但要真正张扬个性发挥个体工作积极性,其实也绝对离不开布满凝聚力的工作群体。因而,教师必须辩证地把握份内与份外的界定,寻找集体工作与本职工作的融合点。 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利益驱动心理愈来愈强烈了,这本无可非议。但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任何学校都无法完全做到计件计时付酬,吃亏便宜的事肯定存在,时常发生。如果形成斤斤计较的习惯和风气,那么,这个学校一定会流言蜚语是

7、非多,散散懒懒闲人多,并且,总感到自己吃亏的教师常常处在一种心态不平心情不佳的状态之中,这种人必然影响了工作,又损伤了身心。因此,我建议,我们做教师的真的需要有一点超脱的东西,要有点阿精神,吃亏就是占便宜。只有这样,才干解决得了得与失关系,才干寻找到心理的平衡点,人生的平衡点。学校是知识分子汇集之地,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与参政能力、议事能力相对较强,有见解要说,故意见要提,这是好事,但不加注意,不分场合,不当方式,那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意见批评,会故意无意地伤害对方,导致好心办坏事。这里事实上也存在一种修养问题。因此,批评、指责必须注意场合、注意分寸,以尊重人格为前提,以有利工作为宗旨。固然,

8、也不能当“好好”先生。5、五个自觉:自觉学习、自觉守纪、自觉清廉、自觉共事、自觉创新 亚圣孟子曰:“人不学不如物”。常常学习可以明确是非,摆正关系,提高素质,增强后劲。做教师的更要学习,古人云:教育者当先受教育。要学习的东西诸多,每天看看电视报纸,浏览网络信息,常常订阅二、三份教育杂志,每年研读一两本专著等等,十分必要。有一位全国十佳教师说得好,教师不一定什么都要精,但什么都要学一点,知识面要宽,要不断更新,这不仅有助于教书育人本领的提高,也有助于增强自身师德的人文底蕴。特别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生命周期缩短,不更新知识就会被裁减;知识经济又呼唤素质教育,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也许带出高素质的

9、学生。教师要提高素质,必须从自觉学习抓起,否则,长此以往,走进课堂必然误人子弟。这样的教师,何德之有!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是人流集中的地方,是播种文明的地方,没有法纪是不堪设想的。在倡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今天,特别需要教师们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上班纪律、办公秩序、会议规定、教学规程、考核制度等等是学校最显性也是最为刚性的法纪。无法无纪何以言工作,自由散漫教师不也许杰出完毕艰巨的教学任务。况且,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话来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楷模来诱导学生。一种漠无法纪的教师是无论如何带不出法纪严明的学生,“不正其身,何以正人”?固然,绝大多数教职工从内心深处讲,也都是不肯生活、工

10、作在一种松松散散的集体之中的。学校权不大,钱不多,清正廉洁易做到。但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教师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物利私欲也存在。因而,特别是有采购的行政、后勤同志和常与家长接触的班主任,要占点小便宜的机会还是有的,要多加注意啊。师德规范第七条就是廉洁从教。两袖清风,一身傲气,是千百年来教师的一贯形象。 中华民族既有老式道德中“和为贵”的思想,反映在师德规范中第五条:团结协作;但又有封建社会传承下来的“文人相轻”的陋习。因此,我们千万要提防。一所学校,一种年级组,一种办公室,就是一种家庭,产生了隔阂,人们都不快乐。和气、和睦、和谐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人际氛围之目的!具体化一点,就要做到

11、三个不:不自觉得是,不小瞧人,不背后闲言碎语,用魏书生的话说,多揣摩事,少揣摩人。要懂得,只有在一种团结协作、真诚相待的教师集体中,才会有群星灿烂。我们每一种教师,都要从为民族复兴作奉献这一师德高度出发,自觉不断地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特别是要通过我们人人在做的学科教育,协助学生感受新的学习理念,探求新的学习措施,萌发新的学习情趣,发现新的学习问题,构建新的学习模式,获得新的学习能力等,从而协助学生积淀起一种敢于创新求新的思维品质,为其此后从事发明性劳动奠定坚实的基本。 6、六个意识 )师表为范师表意识。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引导性特点,规定我们必须躬行实践,为人师表。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

12、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把师表第一原则解释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行共做,要学生装学的知识,教师要躬行共学,要学生装遵守的规则,教师要躬行共守。 )德育为首育人意识。 教师职业的一种重要职能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对于学生成长来说,教师是积了大恩大德!只教书不育人,不是一种好教师。对此,我们教师有三个问题必须时刻苏醒:一是学校一切工作都要注重德育性,该渗入时就渗入,否则,学生少德,教师“缺德”;二是教学生学会做人,不也许是空调说教和机械灌输,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情形,恰如其分地开展德育;三是教师千万别忘了以身立教,以身示范,如为人处世、教学态度、人际交往等等,这

13、也是在教学生学会做人呀,只是潜移默化罢了,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3)容人为怀胸襟意识。教育面对的是许许多多不成熟、不懂事、个性差别大的学生。教师切莫产生偏爱或偏见、特别对那些不尊师、常捣乱、搞破坏的差生,既不可视而不见,又不可大开杀机。瞪眼发火、讥讽挖苦、体罚权压、甚至逼其退学等,其实是教师无能又无德的体现,从心理学角度讲,还是少数教师心胸不宽的反映。总觉得学生拆了自己的台,与自己过不去,自己又教育不了有失面子,于是采用种种有违师德修养的下策。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心胸,最狭窄的也是心胸。做教师的,心胸要宽,要想到学生是教育对象,自己的工作就是想方设法改造她们,千万不能与学生抠气,更不能实行残暴政策

14、。越淘气搗蛋的学生,引导得好,也许此后更发达。陶行知先生有一首小诗催人深思和启迪:“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安迪生,你别忙着把她们赶跑”。 4)教学为主课堂意识。 做教师就要走进课堂,到教学的最前沿去拼搏,去发明教育辉煌。多上课,上好课,上骨干课,上攻坚课,上挑战性的课。这是师德崇高的重要体现之一,分课的时候,挑三拣四,怨多怨少,肯定不是一种好教师。好象诗人郭小川有这样的诗句:战士应当死在战场上,演员应当死在舞台上。那么,教师应当死在讲台上。本人有个体会,校长可以不当,但上课教师一定要好好当,因此,目前校长不干了,我仍可进课堂教书,且还教得不错,无羞愧于高

15、档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名头。 )质量为上质量意识 如果说,一种国家,发展经济是最大的政治,那么,一所学校,最大的政治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固然,不仅仅指考试成绩)。为此,其中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千方百计狠抓教育质量。一方面要充足结识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衡量教师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重要尺码。另一方面,要敢于和蔼于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成效。敢抓猛抓教育质量,决不单纯是个工作业务问题,更是一种师德责任问题,是师德的最集中体现!古代教育家告诫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不能解,则非师也。”我们不得不敬佩乌克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四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敢于实践,平凡的乡村教育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16、 5)自省为本自省意识 提高师德修养,要靠领导的教育引导和同事的协助,但主线上,靠自己的学习和修炼。自省自悟,自修自养,是提高师德修养的主线手段。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道在自身。因此,古人早就规定我们“吾日三省吾身”。固然,师德修养,也有个环境影响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作为学校,要营造师德建设的好氛围。营造过程中,有三股特别群体要发挥作用,一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有经验的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最后,要问“应当如何看待教师这种职业呢?”我的回答是六个字:“爱业,敬业,乐业。”爱业,即热爱这个神圣的岗位。敬业,即全力以赴从事这个事关人的成长与完善的事业。乐业,即从教育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和欢乐。我把这六个字作为自勉并送给人们作为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