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教育精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0445256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教育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 焦作市温县实验中学 米国定摘要: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以下几种适合“感知”策略的教法,如由化学史引入;实验;吃透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和外延;练习巩固,强化理解;建立框架式思维导图。才能高效地进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教学。关键词: 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感知 框架式思维导图 实验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基础知识的基础,是“双基”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充分掌握了化学基本概念,才能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性质极其变化的规律,并且化学概念是经过一系列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过程才构

2、建起来的,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所学的基本概念繁而复杂,因此学生学习就会感到吃力,常常出现概念混淆,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等,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必须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感知”是指利用感官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见物质、实验及现象等获得有意义的、深刻的印象。在“感知”阶段,让学生产生一种“疑难引发思维的冲动”,从而确定自己在理解、认知、识记等思维高速运转的基础上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个阶段称之为“激发兴趣,明白事理,引发问题”,从而如何使学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采用那些适合“感知”策略的教法,才能高效地进行

3、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教学呢?我认为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策略的教法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由化学史引入感知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知道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历史背景、来龙去脉,可以增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史既是化学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化学科学思想的演变和再现,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介绍化学家的故事、生平、逸事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新异的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化学家们坚持实践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之前,先介绍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的过程,激发学生深入感知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激情;再如在介绍酸碱

4、指示剂概念时,可通过讲述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引出。二、实验感知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是反映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变化的一般本质属性,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感知是第一要素。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内容的具体化又是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第一个起点。教师应紧紧依托实验教学,1.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并由教师对演示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化学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教学中,按教材要求给学生做了: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四个演示实验。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

5、象,找出上述四个实验结果的异同,多数学生都能得出前两个实验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后两个实验生成其他物质的结论。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可以给学生举生活中蜡烛熔化,以及点燃蜡烛燃烧的实验。随后教师进行总结:“蜡烛熔化和蜡烛燃烧都属蜡烛的变化,但蜡烛熔化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蜡烛燃烧除形态发生变化以外,还产生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2.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实验,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让学生亲身来感知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如分子原子的特征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以50mL量筒各量25mL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50mL,得出分子间有间隙;还可以用用碘升华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

6、地运动着。以上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根据现象分析、引导、归纳,让学生感知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三、吃透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和外延能让学生感知更加深刻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几乎节节都有,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 1.讲清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中关键的字和词。为了深刻领会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

7、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O2、O3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2.剖析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加深理解。(1)深入剖析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进行剖析、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简称四要素)剖析开来

8、,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单位为克。这四要素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2)分清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中的层次和要点为了深刻领会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教师在化学概念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和应用的范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3)运用对比,分清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例如:在进行分子、原子和离子;金刚石、石墨、C60;CO

9、2和CO等的教学时,将它们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区别,联系,共同点,通过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相互渗透,讲清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而且要求它能排除非本质特征。因此,在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原型时,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样例要有多种变化,这样,学生习得的原型才能更好地用于对新刺激的分类。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较多的给学生展示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中某一具体例证,学生并没有连续不断地接触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正反例,使得学生对个别例证较为熟悉,而对其他的不熟悉,导致对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理解不全面。因此,在学习中应重视

10、通过变式与比较的方式,使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更清晰、更准确地理解。变式就是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正例的变化。是从材料方面促进理解,一切包含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关键特征的事物都是概念的正例,概念中的无关特征往往会干扰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关键特征的把握。在学习中通过对不同变式进行比较,突出关键特征,舍弃无关特征,可以使获得的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更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比较则是从方法方面来促进理解,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清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间的差异。学生在学习某一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时,要考虑这一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与其它概念的关系。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用同化论做了精辟的论述,“概念同化”指的是

11、1学习者需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并根据定义了解概念的关键特征来获得概念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理论突出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结构在新概念习得中的作用。运用概念同化策略,一般经历3个环节2:首先,寻找并激活认知结构中与新概念学习相关的已有概念,这是概念同化的前提,通过将新概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初步理解新概念的涵义。其次,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进行精确类比。这个过程包括了对新旧概念各方面的比较,既要找出二者的相同之处,又要认识到差异,毕竟他们不完全相同,这是概念同化策略的关键。最后,将相关的概念融会贯通,使新概念以适当的方式纳入认知结构之中,形成系统的概念网络体系,便于记忆和应用。进行概念同化学习,关

12、键是要把握好新概念与原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事先分析出学生头脑中所具有的原有概念是什么,它与新学习的概念有什么异同。以同化的方式学习概念,也需要用概念的例证来演示概念的重要特征,这样做可以增加概念运用于新环境的机会。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呈现例证时,最好的方式是先用同一情景中的概念例证来说明这一概念,然后再用来自不同情景的概念例证来说明。四、练习巩固强化理解,通过运用来感知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 学生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主要形式是做习题,布置习题时要有目的,适量精选,由浅显的简单题入手最后到复杂的综合练习。特别是对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综合运用,老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带规律性的东西,达到对化学

13、基本概念及原理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的目的。有时候也可以在解题中举出反例,有意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分析。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弱点的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教师要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布置给学生。五、梳理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建立框架式思维导图3 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问、说、练等多种形式来给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要点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提升,能从宏观上更好的把握知识的框架结构。图1例如如图1所示,自然界的水学习过后。本单元是以水为主线,先介绍了自然水的存在、分类、净化,再到水的组成,进而引出化学式和化合价。显然,学生的难点在于

14、化学式和化合价。所以在单元总结时,有必要联合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内容进行延续和整合,由于涉及到分子、原子、离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和化合价等一系列的概念,用框架式思维导图进行知识输理可以消除学生对一下子出现的这么多概念的畏惧心理。除了要理清楚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间的关联和互相转化,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学生利用这些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归纳整理时列出相关联的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比较恰当, 这样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把握题型的应对技巧和策略,并以此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展开相关的题型训练。框架式思维导图的使用训练了学生的顺延思维,寻找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15、,融会贯通的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提升了思维的深度。框架式思维导图不仅仅是知识的“横”、“纵”关系,更是相关知识的对比、归纳与整理,是在深刻理解内容基础上高度概括的图形绘制,极大的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促进了知识的内化,深化了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初三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亲身感官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常见物质、实验及现象等,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理解,构建成自己的框架式思维导图,再把基本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运用到解题和生活实践中,这样就能不断加深对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参考文献1张发新,化学教学中认知结构同化论思想的融入 J,化学教学,2003,4,15-17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31-2323米国定、何占军、郭建军、王玉红、赵晓珍,初三化学复习高效性的研究研究报告,2016,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