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学习材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440345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学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学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学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学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学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学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学习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学习中发展自己一学习材料根据中共巫山县委组织部关于举办 2006年第二期领导干部轮训班的通知要 求和县纪委安排,我有幸赴长三角参加了外出学习考察。这次考察活动历时10天,到了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充分感受到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之新、之高; 思路之前、之清;措施之硬、之全;工作之实、之真;发展之快、之大,这些在 我们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长三角之行,受益匪浅,可谓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 实际、深刻的发展课、开放课。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归来思奋进,现谈几点 个人体会与大家共勉。一、学习培训的总体感受一)开拓了眼界,看到了差距。这次长三角之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 看到了差距,长三角经

2、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势 头给我们至深的印象:一是工业园区起点高;二是招商引资力度大;三是产业结 构层次高;四是投资环境引力强;五是人才储备力量足。长三角固然有得天独厚 的基础条件,但其在抢夺机遇、促进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敢为天下先的胆略方面, 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数据证明:苏州各级领导干部,70%左右的时间用在抓招商、跑项目、下企业上,而50%左右的公务员直接为企业“跑腿”办事。我们的 差距在哪?主要在观念和敬业精神上。二)更新了观念,得到了启示长三角考察,我们从中得到“五大启示”:一是有眼力才有魄力。要具有抢抓机 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去实现跨越 式的发展。二是

3、有外力才有活力。要善于体制创新、挖掘优势、借助外力来激活 发展的细胞。三是有载力才有张力。“没有梧桐树,就引不来金凤凰,苏州工业园区借鉴了新加坡“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的理念,以高起点的规划、 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服务吸纳了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入区落户,为经济 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四是有引力才有实力。环境代表着形象,蕴涵着实力。要树 立“软环境也是后劲”的观念,确立“亲商、安商、富商” 的意识。五是有智 力才有潜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事业的成败。 要 在建设中敢于突破,造就经济发展的人才金字塔。三)坚定了信心,明确了目标学先进,重要的是学精神、学思路、学作风、学

4、胆略。要在前进中学习别人,在 学习中发展自己。赞叹之余,我们并不妄自菲薄,丧失斗志。在困难中我们更多 地看到了希望。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动力来源于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战略目标。二、所学习考察地区的主要做法与经验(一)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强烈的发展意识,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造就苏州 等地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苏州的发展,充分反映了苏州人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 强烈的发展意识、明晰的 发展思路和快速灵敏的行为方式。多年来,苏州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加快发展 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用他们的话讲,就是“不管 东南西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他们还善于抓住各种发展机遇,在当地流行这

5、么一句话“能抓住机遇的人是能人,错过机遇的人是庸人,丧失机遇的人是罪人”。80年代初,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积极寻找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成为跨国公司和台商投 资比较密集的地方。1985年,昆山市自费兴办国家级开发区,这在全国独一无 二。92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发展机遇,市委书记提出:“拿到开发区的批文就是硬道理”,到 92年底,全市批准设立了 5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若干个乡镇工业园区,为以后工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用“小引资小发展,中引资中发展,大引资大发展”的 理念,大力招商引资,

6、大搞外向型经济。“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使苏州人的思想 不断地解放,一次次抓住发展的机遇:经济和社会快速向前发展,达到了中等发 达国家偏上水平。(二)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发展民营经济是苏州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子随着苏州经济的迅速发展,苏州人又积极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发展民营经济,加 速了苏州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了共同富裕。苏州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气魄,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路,”遇到绿灯加速跑,遇到黄灯赶快跑,遇到红灯绕 道跑。”他们没有局限在一些生搬硬套的框条上,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带头办企 业,且必须拥有自己的企业。如苏州市某镇原来是一个地方偏僻、 经济比较落实 后的乡镇,为加快发展,他们结合本地区

7、的实际,从办农业转到办工业上,走工 业化强镇的道路,提出了 “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自己看大家”、“不靠老外靠 老乡,不靠外人靠本地人,不靠国家靠党员个人”的发展理念,坚持立足自己走自己的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至IJ 2004年,该镇的工业销售额就已到70亿元人 民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22000元人民币,是江苏省的第一位。他们发展民 营企业的方法是:“双带”即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搞企业。要求有 了企业才能当干部。考核干部主要是 4个指标:以交税、用电、用地、投入的多 少论英雄。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官场上见不到党员干部,市场上到处都是党员 干部。璜泾镇每6人中有1人是老板,领导干部

8、是董事长。” “看到党员看到 1 个企业,通过党员干部创业带动推进农民创业。”“种地只能活命,工业才能致富”、“当代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就是要把自己的钱投资到办企业中去” 等。苏州太仓市因地制宜,坚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走出了自己发展 民营经济的路子,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党员干部作用的全面 发挥。(三)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吸引台商、外商投资的前提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典范, 该园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 设,不但规模大、发展空间足,而且设计的档次高、创新意识强。该园区突出了“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了生活和环境质量。苏州工业园区的环境营造是从基础 设施建设起步的。

9、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苏州开发区探索了有偿出让土地使用 权的“自费开发”,一次规划、滚动推进的“巧开发”,吸引外商参与基础设施 建设的“引凤筑巢”,尝试股票上市和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等各种筹资渠道, 确保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完善了商贸等生活设施和医院、 学院等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让外商“安居乐业”。学习考察中,我们还注意到苏州各地注重在土地批租上让利招商。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用地开发成本每亩20多万元,但他们一 般仅以12-13万元批租。前瞻性地盯住未来税收和对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以低价土地、低税收吸引外商投资。(四)优良的服务环境是吸引台商、外商投资的优势在加快基础设施、功能设施建设,提高经

10、济发展承载能力的同时,苏州各地还十 分注重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努力打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服务品牌,以 服务见长,以服务取胜,营造综合环境的新优势。在苏州,所有职能部门都绝对 不对投资者说“不”,“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开发区内通过消 理整顿规范各种规费收取,大大削减了收费项目、降低了收费标准。项目审批制 度也进行了大力改革,大大提高了外商办事效率,也赢得了信誉。由于对当地投 资环境、政策、人员素质有了较高的满意度和信誉度,外商们发挥最大热情,不 遗余力地向外推荐苏州,纷纷介绍自己的关联企业前来考察投资, 取得了 “以商 引商”,“以外引外”的葡萄用效应。(五)强大的引资合力是苏州招商引

11、资成功的重要因素苏州市把招商引资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领导身体力行,各部门协调配合, 专业招商人员全力以赴,形成了上下结合、条块配合、举全市之力的招商引资工 作格局。各职部门主动放权,简化手续,在办理审批手续时,不拖不推,能快则 快,努力创造条件,主动为外商提供良好服务。苏州全市上下凝聚了一股招商引 资的巨大热情和力量,这是推动苏州园区经济不断上新水平的重要因素。苏州各 地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还特别注重充分利用产业的集聚效应, 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如近年来昆山积极把握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良机,紧扣电子信息产品配 套加工这一环节,积极吸引电子信息产商将加工点或采购点设在昆山, 走出一条 大中小

12、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的发展路子。三、几点启示与建议(一)从进一步解放思想和转变思维方式入手,在兼顾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 各项工作都要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巫山县要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维方式的转变要 更快,胆子要更大,彻底摒弃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 牢固树立起发展缓慢等于倒退的观念,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 思考、来谋划。同时,要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善于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创新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善于实行“拿来主义”,敢于 创造性地执行上级的政策,把经济发展作为发展要务中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 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

13、遇、利用机遇,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从改革完善体制和机制入手,在加大责任的同时下放权力,强化乡镇领导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快体制和机制改革的步伐,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运行机制,理顺乡镇和部门关系,强化部门服务经济服务乡 镇的作用,大胆为乡镇松绑,使乡镇真正能够承担起作为一级政府应尽的职责, 使乡镇敢闯敢冒,大胆探索各地经济发展路子,充分发挥领导和推动地方经济发 展主体的作用。同时,要大力精简各种会议,坚持开短会、讲短话,使各级干部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发展,去抓大事。(三)从改革完善目标管理办法入手,在全面考核的同时突出考核重点,发 挥考

14、核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调整目标考评办法,指标要紧紧围绕发展要务来设置,做到简洁、科学,突 出考核重点,少而精、管用,以促进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使考核真正成为推 动发展的动力。(四)从优化发展(招商)环境入手,在保持政府投入逐步增长的同时,千 方百计吸引和利用社会资本和外资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建立政府与企业的 联系机制,定期发布关于审批、办税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资政策, 真正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软环境; 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使关卡少下来,使门 槛降下来,使程序简下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 域;创新招商方式,放宽进入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同时政府继续增加引导 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五)从最大限度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入手,突出“抓人”这个工作重点,提供加快发展的组织保证在中国,要抓好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采取切实措施,围绕经济发展 激发党建工作活力,突出“人”这个重点,加强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倡导“党 员、干部只有首先致富自己才能致富群众”的观念,积极探索党员、干部代表先 进生产力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双带” 作用,形成一个组织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的格局,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坚强 的组织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