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公园--021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0439570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山公园--021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真山公园--021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真山公园--021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真山公园--021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真山公园--021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真山公园--02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山公园--021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真山公园提纲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一. 区域背景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交通便利,对全国辐射范围影响大,位于长三角中心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内,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整个苏州分成好几个区域,而真山项目位于苏州高新区内。真山公园项目位于高新区通安镇境内,在苏州的北部距市中心10公里,规划面积约75公顷。周边有国道312、真北路、华金路和通浒路穿越,整个场地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二.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一)自然条件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

2、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二)历史文化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目前仍坐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千百年来,苏州人文荟萃。古代产生了以孙武、范仲

3、淹、沈括、唐寅、顾炎武、蒯祥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当代各个领域都涌现了一大批杰出人物。 苏州的绘画、书法、雕刻流派纷呈,各有千秋;戏曲、医学、建筑自成流派,独树一帜。苏州的刺绣、桃花坞木刻年画等工艺品闻名中外。而苏州自古流传的通安民间缪氏女怀白龙的传说,吴王为取悦西施造响屧廊以及虎丘塔下吴王陵等众多传说,都为当地的历史人文底蕴增添了独特的一笔,历史文化和神话传说逐渐孕育了这一地区独特的吴文化。三. 规划用地范围真山公园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境内,距苏州市中心10公里,规划面积约75公顷。它被国道312、真北路、华金路、通浒路围合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真武

4、路穿越场地中部把场地划分成东西两大块,整个场地形成一个东部狭窄西部开阔的狭长区域。第二部分 场地现状分析场地外部被国道312、真北路、华金路、通浒路等等级较高的道路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其中真武路穿越场地中部把场地划分成东西两大地块,整个场地交通便利,但道路的围合也难免对场地本身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场地内部大小真山区域不仅植被丰富绿化率高而且存在着许多古墓遗址,具有文化和植被丰富的双重优势。近大真山附近因为原先的开山挖石而形成了很大的采石坑,现状形成了面积很大的湖区,虽然杂草丛生但是动植物群落丰富,山和水的组织也形成了很好的山水格局。此外场地外围存在大量的安居房,对公共绿地的使用有非常迫切

5、的需要。第三部分 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一.问题一:怎样解决城市空间缺乏的问题?(一)现状问题场地周边为大量的安居房,主要以老年人和小孩为主,闲散无业人员较多。而场地周边城市公共空间缺乏,且距离苏州市区又较远,车程在30分钟左右。当地近4万居民的日常娱乐主要以在室内打牌、搓麻将和小范围的健身锻炼为主。由于公共活动空间的缺失,根本无法满足他们正常的休闲娱乐的需求。(二)解决途径根据周边居民反馈意见(详见附件),显示附近居民有很大休闲娱乐的需要。根据场地的综合情况调查,场地应该定性为开放空间的公园。问题二:如何解决场地中古墓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一)现状问题场地中大小真山上存在一系列珍贵的古墓葬群遗址,

6、由于墓主身份特殊在大真山的山顶区域早年就已经形成了一些盗洞,它们的存在对场地本身和古墓内部都形成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原先山顶部分已部分缺失,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漏斗状空洞,而古墓内部也已经被破坏,文物丢失情况严重。如何解决好场地开发和古遗迹的保护成为设计中一大问题。(二)解决途径 设计中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了“阴阳相生,互为所用”的手法去处理古墓遗址和场地的关系问题。苏州自古就属吴地,关于吴王墓的真正所在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听闻苏州城中的虎丘塔下是吴王的一处陵寝,而场地中的古墓根据目前已掌握的考古成果和历史史料推测,真山山顶的大墓(D9M1)应该是春秋吴国七代大王中第一任大王梦寿的陵墓。根据这一

7、事实依据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大胆的提出了 “阴阳虎丘塔,白龙绕真身”的理念,汲取虎丘塔吴王陵寝和民间缪女怀白龙的传说,在墓区尽量降低建设力度,保护古墓遗址,做适当的修复和维护,通过景观的手法得以展现古墓的原貌,让场地内部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与全新的解析,形成一个休闲参观的科普基地。问题三:如何解决场地内部农田与场地之间的关系?(一)现状问题场地内本来属于非农业用地和墓区保护用地,而现状却存在着较大面积的非法私人农业生产用地,它们分别位于场地西边环大小真山以及湿地外围部分,另一部分则位于场地东边的一个独立区域。现状存在的大量耕地说明周边的人群具有这样的需求,需要通过这样的农耕要求来满足农业生

8、产方面的需要。因此如何解决好农业生产用地与公园之间的矛盾就成了设计中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二)解决途径根据场地中现存的实际情况表明,让大片的农田全做纯粹的公园绿地是不实际的做法。我们利用了农田现有的肌理和功能,把现存的农业用地进行了重新整合做景观化处理,使之很好的融合进场地中成为一个具有场地特色的功能区域,很多地方在整理后还是可用做生产用地,种植农作物等生产性作物,如东边地块。这样的处理不仅很好的解决了农业生产用地和场地的矛盾问题,同时也很好的展示了基层的农耕文化。使人们的参与性很好的融合到景观中成为一景,可以说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做法。问题四:如何解决场地中原先因开山挖石造成的地形残破问题?(一)

9、现状问题场地大小真山由于原先开山挖石所以山体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破,而场地西侧和大真山交接处有一个面积较大的采石坑,由于常年积水现在形成了一个面积较大的湖面。但由于周边规划不当缺少相应的市政设施,所以大量的生活垃圾堆积在湖边,而周边厂房的建立也对水岸线起到了某种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二)解决途径我们利用场地残破的山体、裸露的岩石和水坑进行修复与改造。如利用残破的山体,我们可以适当的恢复它的等高线,裸露的岩石我们可以把它们改造成较为野趣的岩石主题体验园,采石坑可以适当的恢复和扩大水域面积,通过这样的重新梳理场地空间,使之形成更加完整的山水格局。问题五:如何解决场地内用地性质与场地的矛盾?(一)现状

10、问题场地用地性质为墓区保护用地,但是由于管理不当现状存在许多建筑。范围比较大的是西边靠近真北路的一大片厂房区,其次是小真山脚下的几座庙宇以及小真山后山一处废弃的度假村,场地东部近真武路一些卖太湖石的临时工棚和近312国道的一些小饭店等零散建筑,场地现状建筑众多但是实际的利用率却很低。(二)解决途径对于那些对场地本身没什么实际用途的建筑建议拆除,而像庙宇这些居民利用率较高的建筑建议做修缮扩建,同时在场地中增加一些功能性的建筑,如:茶室、博物馆、瞭望台等,以满足场地中功能的需要。问题六:如何继承和延续场地文化?(一) 现状问题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历史文化传

11、说众多。其中关于小白龙的传说阳山志是这样叙述的:“东晋隆安中,山民缪氏女,出游水旁,遇白衣老人食物,归而孕,父母恶逐之,乞食里间。明年三月十八日,忽产一龙,迅风折木,雷雨昼暝,既霁,见白龙升腾变幻,母遂惊艳,因葬于此,乡人廼祠于山巅。相传龙子分职潇湘,每岁诞晨必归山中,见于云表,又即其冢而庙之,至今立像祀焉。”由于苏州自古属吴地关于吴王和西施的故事也是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听闻吴王为西施在馆娃宫里造琴台、开玩月池、凿玩花池、还造了一条响屧廊,别出心裁地在廊下放置无数大瓮,瓮上铺设木板,西施穿屧起舞长廊,响屧廊便会发出有节奏的铮铮之声,美妙无比。关于吴王墓之迷,相传虎丘塔下是吴王的一处陵寝。虎丘,

12、位于苏州城西北,高36米,周围630米,面积约20公顷。虎丘本名海涌山。公元前550年,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在此修筑坟墓,葬后三日,有人见一白虎踞蹲其上,遂起名为虎丘。据越绝书记载:“阖闾之葬,穿土为山,积壤为丘,发五都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运土凿池,四周广六十里,水深一丈,铜器三重,倾水银为池六尺,黄金、珍玉凫雁”。此外,还陪葬了3000柄鱼肠剑。相传吴王阖闾,这位2500年前春秋时代吴国的国君就埋葬在虎丘剑池里。(二) 解决途径 根据历史文化传说,结合场地地貌,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很好的汲取了历史文化的因素进行设计,形成了既结合历史文化又结合场地情况的解决方法,出现了类似小白龙的空中白

13、色廊道和西施响屧廊原理的现代手法的栈道系统。第四部分 场地优势及开发利用一 场地优势:(一) 植被优势:场地中大小真山绿化率高,植被覆盖面积大。而场地其他区域的植被物种也十分丰富,天然的形成了密林区,疏林草地区和湿地湿生植物区,整个场地植被覆盖率高优势明显。(二)土质岩石特色:苏州地区的石头色彩丰富,造型独特,形态各异,自古就是产石的优良基地。而场地中的山体岩石呈暗红色,且质地坚硬,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好好的加以利用。(三)水体的优势:由于原先开山挖石的缘故场地西边形成了一个面积较大的采石坑,常年的雨水汇集形成了一个面积较为开阔的湖面,现状物种丰富,形成了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14、四)山的优势:大小真山作为场地的一个制高点,使场地在竖向空间层次上更加的丰富,真山和湿地的组合使场地形成了很好的山水格局。(五)古墓的优势:大小真山上吴王墓和春申君墓的发掘使场地内部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场地良好的文化基底。二开发及利用:(一)场地植被的利用:利用场地本身良好的植被现状,在其基础上大量保留和补植相关植被,这样不仅保留了场地本身的物种特色。同时乡土植被的利用低成本,而且免管理,免浇水,免除虫,免修剪达到了节约人力物力的双重作用。(二)场地岩石的利用:场地现状的岩石色彩丰富多样。可以利用等高线修复墙,景墙和挡土墙等景观手法进行展示,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空间。(三)水体的利用

15、:现状水体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生态湿地,我们通过重新整理水岸线和适当的恢复水域面积,形成具有一定野趣的景观湿地空间。(四)山体的利用:根据山体本身高低起伏,绿化率高的优势。设计了登山步道和空中白色廊道,形成系统的景观体验系统和休憩步行系统。(五)古墓遗址的利用:利用场地中珍贵的古墓葬遗址形成具有保护和展示功能的景观空间。三用地适应性分析A区:现状为大片原生湿地和周边已建成的环境混杂的工业厂房建筑,临近西北边民营科技工业聚集区,且交通便利。适宜恢复原有水域,通过场地工程重新理水,形成别致有趣的水域。建议拆除场地原有厂房,恢复水域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栈道和趣味水景,增加人们的湿地景观体验,在场地的外围根

16、据现状强化原有田的肌理和密林系统,更好的增加人们的景观体验。B区:这一片区域是浒通片区内难得的一处山地和制高点,现状树木多样,植被丰富,大小真山上都有珍贵的古墓葬群。适合以保护为主,展示游览为辅,通过保护工程开放山顶吴王墓作为参观游览场所,其他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增加人们的山地体验。C区:这一片区是大小真山之间的一块平缓地带,有成片的树林和开敞的疏林草地、空地,环境多样。适宜根据现状本身情况进行设计,在其中增加了景观栈道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设计不同种类的禾本科植物,和一些景观停留平台,增加了人们的景观体验和教育功能。D区:这一片区是原来开山挖石留下来的一片废弃的场地,场地内存在大量的岩石和坑洞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