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439223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暖暖1. 采暖热水温度低于100C,气化的可能性小,系统正常运行的可靠性高在低于100C的前提下,水温尽量高,以减少散热面积2. 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建筑高度超过50M时竖向宜分开;超过50米系统水压高选 择散热器不方便3. 窗墙比不大于:北向0.2东西向0.25单层窗或0.3双层窗南向0.354计算采暖热负荷时,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其朝向 修正率北、东北、西北010%东、西-5%东南、西南-10-15%南-15-30%风力附加率:在不避风的地方或特别高出的建筑垂直外围的围护结构附加5%10%。 外门附加率:一道门65n%两道门80n%三道门6

2、0n%公建及厂房主要入口 500% 高度附加率:房架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附加2%,但不大于15%。当冬季的日照率小于35%时寸建筑物东南、西南和南向围护结构耗热量的修正率为-100%建筑物东、西向围护结构耗热量的不修正5. 一采用集中采暖的气候条件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C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宜采用集中采 暖。2.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C的日数为6089天、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 或等于5C的日数不足60天但稳定低于或等于8C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的地区,其幼儿 园、养老院、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等建筑,宜采用集中采暖。二集中采暖室空气计算参数1. 民用建筑的主要

3、房间,宜采用1618C。2. 生产厂房的工作地点,不应低于下列数值:轻作业15C中作业12C重作业10C3. 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25C更衣室23C托儿所、幼儿园、医务室20C食堂14C盥洗室、厕所12C6. 通过建筑物的外门、窗散失的热能约占建筑物总能耗的2/37. 自然通风:一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二自然通风靠风压、热压、风压热压综合作用三种情况。无散热量的房间以风压为 主。放散热量的厂房应仅考虑热压作用。三夏季自然通风用的室进风口,其下缘距地面应为0.31.2m,高于此值应考虑进风 效率降低的影响,寒冷或严寒冬季

4、用的室进风口,下缘不宜低于4m,如低于4m,应采取防 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8. 机械通风:一室通风或空调时维持正压或负压条件:产生有害气体或烟尘的房间宜负压;保持室 洁净度宜正压。二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设事故排风。事故排风量 应按全部容积8次换气。事故排风的室外排风口,应高出20m围最高建筑物屋面3m以上, 离送风系统进风口小于20m时,应高出进风口 6m以上。三中大型厨房应机械通风。四机械通风时,室外进风口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在绿地时不宜低于1m。五排风口宜设在上部、下风侧;送风口宜设在下部、上风侧。9. 采暖热媒为蒸汽时,不宜采用钢制散热器,当采用铸

5、铁散热器时,也应与散热器所能 承受的压力向适应;蒸汽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超过0.2MPa10. 集中采暖系统一般由热源、热媒管道、散热设备三个环节组成。热媒循环于三环节 中,热源将热媒加热,通过热网输送到散热设备,在散热设备散热并降温,然后再通过热 网输送到热源加热,循环往复,达到采暖要求。11. 当房间高度为6米时,围护结构高度的附加耗热量为4%、当建筑物的外窗与外墙之 比大于50%时,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为10%12. 个体锅炉房是较小规模的供热锅炉房,热水直接用来采暖。热水为低温热水,一般不 超过95C13. 热电厂一般在冬季以供热为主,装机容量大、热水蒸汽温度高、热力网管线长、 供热

6、围广。供热水蒸汽温度一般110C130C,甚至更高。热电厂供热水蒸汽一般 不直接送入散热器,通过热力站换取不超过95C的低温热水用来采暖。一般是对若干建 筑群、生活小区、开发区等供热。14. 较大规模的供热锅炉房,供水温度一般高于110C。区域锅炉房供水一般亦不直接 送入散热器,通过热力站换取不超过95C的低温热水用来采暖。一般是对建筑群、生活 小区、开发区等供热。15. 空调房间空气平衡关系:送入风量=回风量+排风量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排风。1上送风方式:1散流器送风:一般侧下回也可上回;2孔板送风:送风量较大、 工作区风速较小、区域温差要求严格的工艺性空调,侧下回或下回;3百叶风口送风: 般

7、侧下回,可上回;2. 上侧送风方式:1百叶风口送风:气流宜贴附,下侧回,可上侧回。上侧回时平面上 要与送风口有一定距离;2喷口送风:适用于体育馆、礼堂、剧院等高大空间一般 侧下回或下回;3. 下送风方式:1剧场、体育馆等空间大的场合,座位下送风,一般上回,特点是送风 温差小、温度场、风速场比较均匀。缺点是容易扬尘;2适用于电子计算机房,活动 地板送风,一般上回。16. 集中采暖热媒:1热水:分为高温热水温度100C和低温热水温度W100C。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 供水一般为咼温热水,或者说一次热网热水为咼温热水,一般为110C130C或更咼。 直接用来采暖的其它热源热水为低温热水,或者说设热力站的

8、二次热力网热水和不设热 力站的个体锅炉房热水为低温热水,一般不超过95C,直燃机和热泵式风冷冷热水机热 水温度低一些。2蒸汽:分为高压蒸汽压力70kPa和低压蒸汽压力W70 kPa。17. 热水采暖和蒸汽采暖比较,有室温波动小的明显优点18. 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特点是不需要电力,节能,但作用压力小,仅适宜于作用半 径不超过50米,三层以下的小型建筑19小型公寓应选用双管下供下回式机械循环供暖系统20. 20层办公楼应选用分区式单管跨越式机械循环供暖系统21. 双管上分式低压蒸汽采暖系统的优点是安全卫生条件好;不需要较大的管沟;系统运行时不致产生较大的噪声但系统作用半 径小22. 高层建筑的

9、热力入口多在地下室或中间设备层,其净高应不小于1.8米23. 住宅的主要房间设在向阳一侧有利于采暖节能24. 一般供暖的热交换站的作用半径在500米围25. 30米以下的建筑应采用低压采暖系统,散热器采用低压散热器26.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五天的日平均温度设计计算用的采暖天数,应按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采暖室外临界温度5C的总日 数确定冬季空气调节的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一天的日平均温度27. 楼梯间的散热器尽量布置在底层28. 采暖建筑玻璃外窗的层数与室外温度、室外温度差、朝向等因素有关同时与墙的传热阻也有关29. 解决采暖管道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最简单

10、的方法是利用管自身的弯曲30. 采暖管道坡度是为了集气和排气31. 全国分五个气候分区,分别为严寒地区A区、严寒地区B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32. 集中采暖系统包括散热器采暖、热风采暖和辐射采暖33. 采暖建筑体形系数不宜太大,W0.3,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0。34.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35. 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以及寒冷地区中制冷负荷大的建筑外窗包括 透明墙幕宜设置外部遮阳。36. 热水采暖和蒸汽采暖均应考虑及时排

11、除系统中的空气37. 散热器不应设置在两道外门之间38. 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应采取固定、密封措施39. 采暖热水锅炉补水应使用处理过的软水40. 一次热网和二次热网的水一般不混合、不串通,只有热量的交换和转移,是两套热力 网。41. 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要求:1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型式;户用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安装在供水管上,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系统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低压锅炉水质的要求;户系统宜采用埋地单管水平跨越式;埋地双管水平下供下回式;架空双管水平上供 上回式户系统管道的布置,条件许可时,宜暗埋布置。但暗埋管道不应有连接口,且暗埋的 管道宜外加塑料套管;

12、系统的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于管道井。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的热量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热量表的要求。42. 低温热水安全,不易气化,卫生条件好,宜在民用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中采用43. 热水地板辐射采暖:1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供、回水温度应计算确定。民用建筑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 60C,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C。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计算确定。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对计算出的热 负荷乘以0.9-0.95的修正系数或将室计算温度取值降低2C。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地有效散热量应计算确定,并应计算室设备、家具及地面覆盖物等 对有效散热量地折减。4低温

13、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敷设加热管地覆盖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覆盖层应设伸 缩缝,伸缩缝的位置、距离及宽度,应会同有关专业计算确定。加热管穿过加热缝时,宜 设长度不小于100mm地柔性套管。5.地板辐射采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按工程要求的使用寿命、累计使用时间 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44. 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墙安装;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不应设置散热器;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条件许可时,建筑物的采暖系统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建筑物的热水采

14、暖系统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 不得设置调节阀。45. 集中采暖系统注意的问题:1高层建筑风压、热压综合影响大,使得门、窗冷风渗透量大,注意门、窗密封。2. 采暖水系统中注意集气、排气,水平管合理设坡度,高点排气。坡度一般为0.3%。3暖气罩装修时要注意空气对流。要上部、下部均开对流孔。4. 整个采暖水系统设一处定压膨胀装置膨胀水箱或定压罐或定压泵并使系统最高点 有一定压力。一次热网和二次热网是不同的水系统。5. 被楼梯、扶梯、跑马廊等贯通的空间,形成了烟囱效应,热气流易飘向高处,散热器应 在底层多设。6. 蒸

15、汽采暖几个问题:蒸汽温度高,一般高于100C,有机灰尘剧烈升华,卫生不好;蒸 汽温度基本不能调节,室温度过高时,只有停止供汽,室温度波动大间歇采暖;不供汽时系 统充满空气,管道易腐蚀。7. 采暖管道必须计算其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补偿器。8. 当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固定和防火措施,并使管道可向 墙的两侧伸缩。46 地沟、管道井和不采暖的楼梯间的采暖管道应保温47. 对于公共建筑的外门热空气幕的送风温度,不宜高于50C;对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70C。出口风速,不宜大于6m/s;对于工业建筑的外门,不宜大于25m/s。48. 热水采暖系统膨胀水箱的作用是定压、容纳水膨胀后多余的水不浪费49.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舒适度确定,但不应低于3m。允许由室供应空气的厂房或房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房间的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