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0438965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材料-孙权劝学(七下)【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

2、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重点字词】1、初:当初。 2、谓:告诉。对说。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4、当涂:当道、当权。 5、掌事:掌管事务。 6、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以:用。 务:事务。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岂:副词,表示反问。译为“难道”“怎么”。9、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0、为:成为。 11、博士: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2、

3、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13、但:只,仅。 14、当:应当。 15、涉猎:粗略地阅读。 16、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7、耳:语气词,罢了。18、孰若:谁比得上。 孰:谁。 若:比得上。 19、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益:好处。20、乃:于是,就。 21、始:开始。 22、就学:指从事学习。 23、及:到了的时候。24、过:到。 25、论议:讨论议事。 2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27、非复:不再是。复:再。 2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29、士别三日:士:读书的人。三日:几天。三:这里指“几”。

4、30、即:就。 31、更:重新。3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睛。待:看待。3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4、何:为什么。 35、见事:认清事物。 36、乎:啊。表感叹语气。3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8、遂:于是,就。 39、拜:叩拜。 40、别:离开。【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一词多义】1、以:A.以军中多务:用。 B.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合用,译为“认为”。2、当:A.当涂掌事:掌管。 B. 但当涉猎:应当。 3、见:A.见往事耳:了解,知道。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

5、清。 【古今异义】1、但: 古义:只。 今:转折连词。2、治: 古义:研究。 今:治理。3、博士: 古义: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最高级。【重点句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5、蒙乃始就学。译文:吕蒙于是开始学习。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6、: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课文内容理解】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2、成语积累 答:“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7、“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3、本文情节概要。 答: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4、孙权怎样劝说吕蒙的?可以看出孙权怎样的性格?答:先一语破的,指出学的必要性“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接着现身说法,证明学的可能性“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让吕蒙无法推辞,“乃始就学”。性格:关爱部下、善劝、好学。5、从吕蒙“乃始就学”中看出吕蒙什么性格特点?答:知错就改,谦虚好学。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答: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8、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就学”后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答: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8、孙权、吕蒙的对话与吕蒙、鲁肃的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答: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吕蒙与鲁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9、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答:(1)写出鲁肃为吕蒙的惊人才略折服而愿与之交友,表现了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 (2)侧面表现了吕蒙才能的惊人长进。10、谈谈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示例: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

9、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虚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11、孙权劝学与伤仲永比较阅读。答:相同点:都与学习有关。 不同点:角度不同:孙权劝学写吕蒙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伤仲永 写仲永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写法不同。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 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12、体会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13、积累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答: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