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的体温调节及适宜温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43814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育猪的体温调节及适宜温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保育猪的体温调节及适宜温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保育猪的体温调节及适宜温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育猪的体温调节及适宜温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育猪的体温调节及适宜温度环境温度是影响猪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猪是恒温动物,无论在严寒的冬季,还是酷 热的夏季,都会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及行为来保持体温的恒定。猪的体温调节生理在神经系统控制下,猪通过物理形式散发和化学形式增加体内的热量进行体温调节。当 环境温度较低,猪感到寒冷时,通过神经控制增加体内热量和缩小散热面积保持体温恒定, 这是物理性调节;与此同时,猪的采食量增加,代谢作用增强,把食物中的化学成分能转变 为热能,保持体温恒定,这是化学性调节。猪的体温调节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猪就会加快食物化学能向热能的 转化,环境温度过高时,猪体就延缓食物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据测定,体

2、重 10 千克的猪, 要求适宜的环境温度是25C,如温度下降1C,每千克体重要多消耗0.6克的饲料。环境 温度下降越多,猪体用于保持体温恒定和增重所消耗的饲料也就越多。子猪的体温调节和大猪有所不同。 20日龄前子猪的体温调节机能还没完全发育,体 温维持完全依赖外力保护。子猪在母体内的温度是39C,而出生环境温度多在20C左右, 加上体表黏液的蒸发和较大的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率,使体温散失很快。刚生下子猪的体温 与母猪相同(39C), 1小时后体温逐渐下降,此时子猪体内的皮下脂肪尚未蓄积,能量 来源只能依赖肝脏或肌肉中的肝糖,肝糖可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分解就会产生热量,但 这种能量反应速度来不及

3、满足子猪所需,因此分娩栏的保温设备绝不可缺。猪的体温调节行为人有流汗反应,通过水分蒸发达到散热的目的,但猪的汗腺已退化,只有人的1/6左 右,加上猪的皮下脂肪厚,出汗的散热效果很有限,所以猪只好以浅呼吸(喘气)来散热, 通过舌头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反之,太冷时猪会通过肌肉的连续收缩和放松反应来产生 热量,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发抖现象。就子猪而言,哆嗦是最常见的温度调节行为。当子猪遇冷时,会动用脂肪和能量来抵 御寒冷,然而子猪出生时只有1%的体脂和非常稀疏的被毛,这对保温作用很小, 70%的 糖原(能量的储备形式)仅在出生一天就用尽了。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子猪会通过改变躺 卧姿势或改变与其他

4、子猪位置的方式来调节温度。在较冷的环境中,如果没有热地板,它们 将尽量减少同地面的接触(全支撑的姿势),以减少经地板传导散失的热量。子猪互相拥挤 在一起以保存热量,通过这种方法子猪可以减少约40%左右的体热损失。然而,挤在一起 的方法并不能解决温度过低带来的问题,弱小子猪从群体游离出来,它们所处的环境更为不 利,更加寒冷。当温度较高时,子猪平躺在地上,最大限度地与地面接触(侧卧在地),身 体与地面接触越多,热量经凉地面的热传导损失越大,子猪分布的距离也较为疏松。当温度 适宜时,子猪躺卧自然,或舒服地休息,或活泼地运动、吮乳。仔猪的适宜温度对新生子猪的保温措施是养好子猪的特殊护理要求。当仔猪裸露

5、在1C的环境中时, 经过2小时就有冻死的危险。现代养猪生产中,为子猪提供保温的环境,已经是普遍采取 的做法。由于猪的品种、年龄、体重、饲养管理方式、个体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需 要的环境温度也有所不同。目前,很多猪场将子猪的离乳日龄定在21 天28 天,此时子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虽已 大致完成,但是离乳时环境变化太大、没有母猪做伴、手足失散,加上没有母奶、饲料变得 干硬等因素,对猪而言,这都是很大的应激,所以离乳时保温温度一定要马上提升4C5C (约28C),再逐日降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阶段保温法。另外,子猪离乳后,如果 采食量不足,子猪的体脂肪会迅速消耗,失去绝缘隔热功能,更容易怕冷而诱发下痢,所以, 保温工作千万疏忽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