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43699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校长讲话稿各位老师: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 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点看法,与同志们作些交流。一、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的背景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 作主线,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家的 发展形势需求。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 新型国家建设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大学,特别是研 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国迫 切需要更多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 型人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二是,学校自 身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第十次 党代会上,学校已经确立了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 要战略。下一

2、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什么样的路 径来实现目标。底,在学校第四届建设与发展论坛上, 大家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普遍认为,实现研究型大 学建设目标需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提 升教育质量;第二个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三个是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四个是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这些措施和举措都可以作为加快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 抓手,学校经研究决定,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今 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本学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 大讨论。回顾“十一五”以来,、学校的重点工作是人才 培养,特别是从到上半年,学校集中力量抓本科人才 培养,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大家付出了艰辛 的劳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

3、此期间,学校积极 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其在博士生培 养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底,学校又召 开了第三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如果把-作为学校的 人才质量年,那从开始,学校将做些什么呢?学校领 导班子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为抓手,来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学校的科技创 新水平,提升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校为 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这 么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二 是,科技创新队伍和条件建设,尤其要加强创新型教 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要靠人,依靠教师,要 建设一支符合研究型大学需要、富有

4、创新精神和能力 的教师队伍。三是,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要为科技 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这些建设的落 脚点就是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强服务国家与 社会的能力。本学期作为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第 一个阶段,重点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基本内容包括: 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科技工作;分析找出科技工作的 不足;明确今后科技工作该怎么做,如何把科技创新 工作做的更好。总的目标是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 化资源、提升能力。二、“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回顾第一,科技平台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科技 创新条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学校拥有省部级 以上的科技平台和基地28个,其中“十五”以来,新 建的科

5、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科研 平台17个。在过去的7年,学校的科技平台和基地有 了明显的改善,为我们引进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等都起到了积 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校内外综合基地和科研基地建 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如珠江校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 其中农学站得到明显改善,园艺站和畜牧站重新建设, 同时进一步建设和改善了公共服务站,大大提高了综 合服务能力。学校还加强了牌楼温室的基地建设,现 在已经投入使用;土桥的水稻实验站发挥了良好的作 用,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种;另外,海南水稻南繁 基地扩建和溧水农药残留降解试验基地建设等都取得 了良好进展。学校还与省

6、内外的部分地区合作建设了 一大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学校科技成果的研究、 展示、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第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十五”以来,广大 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 的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的能力 明显提升。“十五”以来,学校科技立项1472项,立 项总经费亿元。科研经费从的4300万元增长到的亿 元。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在科研立项经费中,国 家级科研项目经费达到亿元,占被资助总经费的70%, 显示了学校科研在国家级项目中的竞争力。第三,科技产出增长势头迅速。涌现了一大批高 质量的论文和成果。“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 级以上科技成果100项。

7、其中国家级成果6项,而且 集中在到,连续产出了6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展示了 近年学校培育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成 效。另一项指标是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从的36 篇增长到的437篇,7年来,学校三大检索论文的数 量增长了 10倍以上,这也表明了教师科研水平和国际 竞争水平的提升。总体上讲,科技产出数量快速增长, 质量也有较大提高。第四,科技服务不断取得新实效。以科技创新为 支撑,以“科技大篷车”和“双百工程”为载体,大 力开展科教兴农工作,不断探索服务社会、服务“三 农”的新路子,创建了多种科教兴农新模式,产生了 很好的社会反响。近几年和连云港合作开展的“百名 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得

8、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 农业部、教育部的好评,为连云港的农业增收起到了 积极作用,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双百工程”。第五,建设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 建设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 师,建设一流大学,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也是 教师,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大学的水平。有一支较强竞 争力的科研队伍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目前, 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教师队伍。过去的 几年,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考核体系、教师晋升条件、 导师增列条件、科技奖励政策等一系列制度,对教师 提升科研水平形成了正确的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总体来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比较高。科研条件 有了较

9、大改善,“十五”以来学校建设了一大批教学 科研用房,科研空间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另外全校 设备总值从“九五”末的7000万元左右增加到“十五” 末的亿元,设备的量和装备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教 师的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三、科技创新大讨论的目的这次大讨论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科技创新 能力建设的序幕,目的是集思广益,提出问题,找出 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明确我们今后要做什么、怎么 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次强调一下,目标就是十 六个字: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性 的认识,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 科技创新是造就学术大师、实现高

10、质量人才培养的基 础,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起点,也是提供强有力社 会服务的基本保证。通过这次科技创新大讨论,要在 全校树立科技强校的思想,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研究 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为研究型大学建设做贡 献。第二,要完善制度。逐步形成与研究型大学建设 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研究型大学建设制度先行, 科技创新要充分发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 性,要完善和创新学校的政策导向机制,并将它作为 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完善教师绩 效评估的政策和办法,注重培养人才的实效、科研的 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成效。要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科 技产出的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构建大平台、组织大 团队、承

11、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人文、制度和政策 环境。第三,要优化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大平台,组织 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协作机制,整合 优化学校科技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要提升能力。要提出打造学术大师、战略 科学家和顶尖人才,以及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 体措施和办法,明确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 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的措施和办 法,搭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全面提升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四、几点要求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 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学校发 展需要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 设

12、,有助于大力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可以作为一个 有效的抓手和有力的手段,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统筹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改革, 符合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广大教职员工的利 益。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进行科 技大讨论的过程中,希望学院、部门要做好正确的引 导,多谈那些我们能做的,能够做得好的。对一些不 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给予合适的引导。各单位和各 学院的领导要了解学校的科技工作,了解本单位的科 技工作,了解科技创新工作。否则不但形成不了正确 的导向,反而形成误导。同时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 动,加强学习,了解国家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外部 的发展形势是什么,努力将

13、大讨论引向深入。第二,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希望广大师生员工, 尤其是教授、学术骨干都能参与大讨论,提意见,提 建议,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来。希望大家在讨 论过程中,不仅提出问题,还要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 办法。在讨论中发挥智慧,体现价值,做出贡献。另 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学习兄弟单位、兄弟学科、实验 室的好经验。第三,重在落实,务求实效。这次科技创新大讨 论旨在为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思路、举措 和目标,要务虚和务实相结合,以务实为主。找出不 足,明确目标,提出举措,而且要形成固化成果。紧 密结合学校和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对学科点、拔尖 人才、创新团队、基地平台等,该培育的要培育,该 扶持的要扶持,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最后要 形成一套有助于加速推进学校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提 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推动学校 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